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作用

张译丹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施行全麻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共有56例。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使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A组则施行优质护理,每组28例。对两组认知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认知功能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术后1天、7天高于护理B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低于护理B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高于护理B组。结论: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麻醉复苏室;复苏期;认知功能;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从而使得其对医疗方面的质量要求增加,相关研究表明,较多的疾病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发展,以致于对患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1]。当前,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中施行麻醉可对患者的术后的认知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在患者麻醉复苏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为次,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施行全麻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共有56例。研究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施行全麻的患者,其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共有56例。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使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A组则施行优质护理,每组28例。两组男女占比分别为(护理A组:男17例,女11例)与(护理B组:男19例,女9例)。年龄(护理A组:25-78岁;平均54.65±2.52岁)与(护理B组:26-77岁;平均54.65±2.54岁)。两组的基础资料对比后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1. 方法

1.2.1护理B组

护理B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按照患者的情况对麻醉室的温湿度进行调整。

1.2.2护理A组

护理A组采取优质护理。详情见下文:

(1)监测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其麻醉效果依然持续,患者各个系统处于恢复期,因无保护性反射,从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例如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检测其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对患者的瞳孔变化予以观察,若患者产生异常,需要第一时间上报,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呼吸系统护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应对其插管进行有效固定,避免产生脱落、弯折和堵塞情况,如果患者采取机械通气,则应确保其呼吸机无漏气,对其痰液进行及时的清理,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摘除呼吸机,听诊患者的双肺。确保操作期间处于无菌环境,避免患者产生感染。此外给予患者保暖措施,防止其体温过低。

(3)手术伤口护理:观察患者的手术伤口,给予其及时更换纱布和药物,如果产生渗血、渗液等,应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液情况,且进行相关记录,确保引流管通畅。

(4)心理护理: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的意识不清醒,其感知需要逐渐恢复,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其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情况,消除其负面情绪,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其进行睁眼和握手训练,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进行拔管。,

1.3效果标准

对两组认知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应用自制的认知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该量表满分为100分,所获得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好(2)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3)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依此来评价女性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满意等级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加上一般满意比上总例数乘以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62845e1ab815d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认知功能对比分析

在手术时间方面上,在认知功能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术后1天、7天高于护理B组。详见表1。

1 两组认知功能对比分析62845e1ab815d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分)



术后1天

术后7天

护理A组

28

78.53±5.42

89.67±4.37

护理B组

28

65.67±5.47

74.31±3.46

t

-

8.837

14.581

P

-

0.001

0.00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低于护理B组。详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A组

28

2(7.14%)

护理B组

28

9(32.14%)

χ2

-

5.543

P

-

0.019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高于护理B组。详见表3。
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护理A组

28

19(67.86%)

8(28.57%)

1(3.57%)

96.43%(27/28)

护理B组

28

12(30.00%)

7(35.00%)

10(35.71%)

65.52%(19/29)

χ2

-

3.541

0.091

9.164

9.164

P

-

0.060

0.763

0.002

0.002


  1. 讨论

患者于麻醉复苏期间,因不能彻底恢复自身机体保护性反射功能,同时在其麻醉后一般存在麻醉药物残留,术前全麻患者通常可产生生理功能紊乱,同时可伴有较多的脏器疾病,采取手术以及麻醉则会加剧患者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2]

本次研究结果中,在认知功能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术后1天、7天高于护理B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低于护理B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上,两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0.05),护理A组高于护理B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产生,从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这是因为优质护理中囊括了监测护理、呼吸道护理、手术伤口护理以及心理,其护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以及科学性,进而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永飞, 马瑜. 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观察与复苏护理方法[J]. 大健康, 2020,43(21):2.

[2]张素如. 优质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内全麻患者复苏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