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探究分析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

朴虎林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 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中接受急诊内科急救治疗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受急救的脑出血患者160例,基于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实验组额外添加乌拉地尔,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诊内科急救期间采取乌拉地尔的疗效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死亡率的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急诊内科;急救措施;临床价值


脑出血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急症,临床中主要是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属于脑部的严重并发症,带有发病速度快且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特征,同时在诊治不及时时还有可能导致肢体偏瘫、意识障碍以及失语等多种症状[1]。目前来看,关于脑出血的急救措施比较多,近些年有许多研究者认为脑出血患者在满足适应症的情况下应当积极采取乌拉地尔,能够达到较高的救治率,对于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与体征水平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3]。对此,为了进一步探究脑出血的最佳干预措施,本文基于对比研究探讨急诊内科面对脑出血患者时采取不同急救措施及其效果差异。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受急救的脑出血患者160例,基于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80例,男女分别46例、34例,年龄平均数(64.48±9.56)岁,出血量(36.55±3.79)ml,意识模糊患者25例;常规组患者80例,男女分别47例、33例,年龄平均数(65.24±7.89)岁,出血量(367.8±3.83)ml,意识模糊患者2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干预措施,主要是做好院前急救与保守降颅压治疗。

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包含绝对卧床、吸氧、降低头部移动,同时清理其道分泌物、呕吐物,采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压等。

实验组额外添加乌拉地尔,选取药物12.5至25mg加入到1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后观察15min,如疗效理想则将50mg乌拉地尔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基于5μg/kg·min速率进行静脉滴注。如首次用药效果不佳则重复用药。整个治疗过程基于患者血压积极调整。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症状全消失且神经功能恢复达到50%为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并且神经功能改善在20%至49%之间为有效;其他患者均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一般资料、观察指标均应用SPSS24.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与检验处理。数据采用T值或x2值检验,数据对比基于双人录入与核对方式保障数据结果准确性。在数据分析期间根据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检验,在两组数据对比期间数据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以P<0.05表达。

2.结果

2.1抢救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下表1。

表1抢救成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80

36

41

3

96.25%

常规组

80

22

46

12

85.00%

p

-

-

-

-

<0.05

2.2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请见下表2。

表2并发症对比

组别

例数

再次脑出血

肺部感染

下肢静脉栓

压制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80

2

1

1

1

5(6.25%)

常规组

80

5

3

6

7

21(26.25%)

p

-

-

-

-

-

<0.05

3.讨论

脑出血的发生普遍是因为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高血压等因素而引发,其主要是以颅内压异常提升与眩晕为主要的疾病表现,短时间内如果出现昏迷、呼吸循环障碍,还会导致死亡风险的形成[4]。对此,在疾病发生之后应当及时提供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临床中发病1至3小时内属于最佳的抢救阶段,医院方面应当积极构建完善的急诊系统并按照患者的发病特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评估与诊断,从而保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除了做好医院前的急救还是内科保守治疗[5]。乌拉地尔属于α受体阻滞剂,其能够发挥外周和中枢双重控制作用,同时在外周阻断受体后能够接触交感神经,从而实现对血管张力的控制,达到血管扩张与降压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状态,有利于脑出血的防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乌拉地尔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治疗脑出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属于一种积极且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另外,在急诊内科治疗脑出血患者时,不仅需要选择最佳的急救方案,还需要针对性的完善与优化院前急救、手术技巧,在患者入院时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并简化挂号、检查以及治疗措施,摒弃以往先缴费后治疗的击锤原则,并创建先抢救与后缴费的基本流程,从而节省抢救时间,规避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同时科室方面还应当做好多方面急救准备工作,保障抢救工作的连续性并为医院内抢救提供良好基础。另外,乌拉地尔手术的操作要求较高,在手术治疗之前应当先做好多方面准备工作,保障引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早期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乌拉地尔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早期预后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玲.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分析[J].智慧健康,2021,7(06):58-60.

[2]赵宏福.探讨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74-75.

[3]王高峰.探讨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6):71.

[4]夏志宇.急诊内科优质急救措施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3):61-63.

[5]胡献礼,刘超侠.探究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1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