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践

吴凤丹

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91



摘要:本文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合理的因对措施,科学处理,以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并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从而为居民提供优质社区医疗服务,充分保障服务公平性、可及性。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



前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践医改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部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从坐等患者上门向深入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模式的转变,形成了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签约服务主要以家庭为核心,依托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利用签约形式,促使全科医生和约家庭构建一套长期、稳定服务体系,为签约家庭及个人提供安全便利、持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签约情况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1年,根据当地卫健委统一部署,分阶段的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人数5807人,签约率10.72%,续约率80.62%。

  1. 广泛宣传,让居民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2021中心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在多个居民小区、村居委通过横幅、免费义诊等咨询活动,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服务内容,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并在活动现场与居民进行签约。

  2. 签约对象。为辖区居民,以离休干部、残疾人、低保、计划生育特殊人群、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等为重点人群。

(3)签约方式。以全科团队为依托,全科医生与所管辖区域的重点人群签约,采取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面对面签约。签约时评估签约对象的健康状况(如未建立健康档案的,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告知联系电话,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及服务流程。

(4)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开展服务,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做好服药、健康状况及健康指导等随访评估及1次/年较全面的健康体检等。

(5)签约后,协议书一份留档,一份交给签约对象,以便签约居民可以随时检查服务内容执行情况。

2签约体会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方式,使居民了解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增进了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2)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健康讲座、指导、咨询等,潜移默化,社区居民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增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通过签约服务,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由原来的坐等病人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增强家庭医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4)和谐了医患关系,家庭医生签约通过深入居民小区宣传和面对面的签约,加深医患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提高了签约居民对医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3不足及困难

  1. 全科医生严重不足

随着服务区域的扩大,工作任务加重加大,人才紧缺,人才断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中心管辖东北塘街道13个村居委,目前注册全科医生有29名(只能返聘了2名退休的全科医生),要做到全覆盖,困难重重。虽然近年来中心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了4多名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来中心工作,但是医生有一定的成长期,人才短缺问题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首要瓶颈。

(2)服务功能不完善

目前家庭医生签约后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病人提供定期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健康情况评估及用药、运动、饮食的健康指导等。联系转诊、住院床位等服务,未达到预期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落到实处还需多方面的协作。

(3)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还局限于卫生部门倡导和主推,人力社保、民政和村居委协作力度不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展示牌、电子显示屏、横幅等媒介,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街头、社区、居民小区等进行宣传,但宣传广度还不够,解释还不到位,社区居民不理解或一知半解,所以还有居民拒绝签约。

(4)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家庭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及沟通技能,才能使签约工作顺利开展。

(5)居民传统急功近利的就医行为未完全改变,自我健康责任意识不强

就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某种疾病症状,或者即便现在没有感到不适,可是感觉到有潜在患病危险时采取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观念、表现和行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调查显示,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职业史、是否有医疗保险和就诊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设备等,其中就诊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是主要因素。居民都希望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希望接受的治疗能够立杆见影,这种传统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未完全改变。同时,居民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治轻防”的观念,自我健康责任意识不强,也是影响社区居民理解和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因素。

4建议及对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服务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新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以下总结分析后认为,在今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过程中,需做到以下几点:

(1)人才是顺利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保障,政府要尽快出台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的人才引进政策,使优秀医技人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工作,不然很难找到适宜人才。

(2)明确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做到有章可循。首先,二三级医疗机构设立专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接的科室,使双向转诊取得实效;其次,激励二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结对,为社区居民更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如糖尿病人的用药、饮食、运动指导等,同时帮助提高社区卫生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政府对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居委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做好宣传,为家庭医生签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强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巧。

(5)根据按需服务和分类服务原则,严格考核,做实签约后的管理,才能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有效、有力地向前推进。

(6)需要新闻媒体和我们自己进一步宣传其重要性和优越性,通过更深入的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逐步转变群众的就医观念,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结束语:

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在探索中实施,社区居民还不了解制度的优越性带来的实惠。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居民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流程及标准,自愿与家庭医生签约,让制度真正惠泽广大群众,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文献:

[1] 程东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1(23):65-66.

[2] 程敏,田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生,2013,(25):2260-2263.

[3] 袁莎莎,王芳,李陈晨,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8):56-62.

[4] 邓宏艳,李一童.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生,2015(10):1145-1149.

[5] 伍星,廖生武,黄晓梅,等.大型综合医院利用远程模式对山区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163-165.

[6] 张玲,裴红鸽.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华西医学,2015,30(5):947-949.

[7] 王敏,李鹏,何志宏,等.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