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用于肠造口患者围术期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标准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用于肠造口患者围术期干预的效果

姚丹

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镇江 212200

【摘要】目的: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探讨应用标准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肠造口手术患者,均接受标准造口护理流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组3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较均观察组更短(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标本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用于肠造口患者围术期效果较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其恢复进程,且并发症风险较低。

【关键词】肠造口;围术期;标准造口流程;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通过手术使肠腔与腹壁相通,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然而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且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1]。标准造口流程是肠造口术的重要组成内容,若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及术后恢复均有积极作用[2]。为此,本文采取标准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用于肠造口患者围术期中,观察具体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我院70例接受肠造口手术患者,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5例,对照组中男女占比24:11,年龄28~74岁,平均(51.36±6.45)岁;观察组中男女占比22:13,年龄25~75岁,平均(50.47±6.3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标准造口护理流程,如下。(1)护士整理着装、洗手、戴口罩,准备治疗碗、剪刀等护理用物,查对患者信息及医嘱,做好环境准备。(2)评估患者病情、造口周围等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告知其注意事项,嘱其积极配合。(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下原有肛袋,清洁造口周围皮肤。(4)测量造口直径,做记号并裁剪孔道。(5)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粘贴肛袋并排除袋内气体,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6)告知患者护理注意事项,并说明肛袋储存及清洁方法。(7)整理患者床单位,分类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向患者讲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造口护理相关流程及措施,说明术后正确饮食、活动等内容。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如下。(1)选择造口师、造口专科护理人员及胃肠医生等组间集束化护理小组。(2)肠造口术前护理小组对患者身心情况进行评估,保证其病情稳定,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可向患者宣教手术相关知识,嘱患者不必过度忧虑,若仍存在负面情绪,可借助造口相关用品向患者普及,以提升患者认识水平,减少因了解不足产生的心理压力。(3)肠造口术后定期评估患者造口周围状况并更换造口袋,严格按照造口标准流程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教导患者及家属造口护理的方法,并加强对其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指导,针对患者或家属自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耐心解答其疑虑,提升其自护能力。术后主动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及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同时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给予其心情绪支持,缓解患者术后心理压力。指导患者术后适当活动,可选择散步形式,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应避免剧烈运动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6283578b18d2c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计数资料行t检验、6283578b18d2c_html_5c5682b145328929.gif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均观察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总时间(d)

对照组

35

135.47±16.34

225.64±21.43

17.32±2.35

60.34±10.24

9.74±1.41

观察组

35

138.32±15.45

218.52±19.38

12.46±2.14

32.25±10.14

7.56±1.45

t


0.750

1.458

9.046

11.532

6.337

P


0.228

0.075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肠造口并发症情况比较

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肠造口并发症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造口周围皮炎

造口出血

造口缺血

造口皮肤黏膜皮肤分离

造口黏膜水肿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5

2(5.71)

2(5.71)

1(2.86)

1(2.86)

3(8.57)

9(25.71)

观察组

35

1(2.86)

0

0

0

1(2.86)

2(5.71)

6283578b18d2c_html_c441b5034fdadf2d.gif







5.285

P







0.022

3 讨论

影响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预后效果的风险因素较多,如术后护理不当、患者自我认识不足、并发症等,均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加重其病情,因此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3]。本次研究采取标准造口流程配合集束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标准造口流程能够规范造口护理的操作,避免护理中的潜在因素,并通过健康宣教来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识水平,而集束化护理在循证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弥补患者在认识不全面、自我造口护理不规范、心理压力过大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改善患者身心状况,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及质量。

综上所述,联合标准造口流程及集束化护理,在肠造口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更佳,能够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巧亮,苗蕊.标准造口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9):1149-1152.

[2]何燕.集束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7):859-860.

[3]廖倩,刘学英,罗红梅,等.标准造口护理流程联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肠造口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1,35(2):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