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如何急救护理

/ 1

开放性骨折如何急救护理

刘乙兰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

近年来,开放性骨折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发病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和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改善预后。

  1. 开放性骨折的基本概述

  1. 开放性骨折的基本概念

在临床中,开放性骨折主要是指患者的骨折部位皮肤黏膜破裂,且患者的骨折和外界相通。在暴力的作用下导致软组织破裂,肌肉挫伤,部分患者骨折端刺破皮肤暴露,甚至出现功能障碍和残疾现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相关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

  1. 开放性骨折的发病原因

  1. 切割伤或穿刺伤导致开放性骨折

一般情况下,锐器穿破患者的皮肤所致,此时患者的创口比较整齐,患者污染损伤不严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 绞轧撕裂伤导致开放性骨折

患者的皮肤剥脱、撕裂,且创口呈现出不规则现象,患者伴随有皮肤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血管损伤、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等,此时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

  1. 撞击伤砸伤导致开放性骨折

交通事故导致撞击压砸伤,患者的深部组织挫伤最为严重,呈现出粉碎性骨折现象,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创伤性断肢,治疗难度大。

  1. 枪弹伤导致开放性骨折

子弹、弹片造成的损伤和爆炸力强弱密切相关。

  1. 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症状

  1. 开放性骨折的疼痛、压痛症状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后最常见的局部性压痛、骨折部位疼痛等症状。

  1. 开放性骨折的肿胀、出血症状

患者出现软组织水肿现象,且伴随有患肢肿胀出血等,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在血红蛋白的影响下呈现出紫青色瘀斑。

  1. 开放性骨折的发热症状

在患者骨折后体温稍微升高,主要是因为血肿吸收的时候出现感染现象,从而导致发热症状。

  1. 开放性骨折的休克症状

患者出血量较大导致休克症状,尤其是股骨骨折、盆骨骨折患者产生休克的风险性较高,患者合并内脏器官损伤也会产生休克症状。

  1.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

  1. 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神志意识、脉搏、血压及出血现象等,针对呼吸困难患者护理人员及时清理患者鼻腔的异物,保持呼吸顺畅,对缺氧现象进行预防,积极控制患者的病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放置导尿管,详细记录患者的尿量,给予患者有效措施,对肾衰弱进行预防。护理人员对血氧饱和度利用监护仪进行检测,并实施持续供氧处理,对心衰进行预防。

  1. 抢救患者的生命

对于患者的心跳周通等症状,护理人员需立即进行抢救,一旦患者的意识薄弱,护理人员刺激患者的穴位,也可实施针刺或者按压的方式复苏患者的意识。对于患者的应激情绪,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伤口进一步出血。

  1. 实施止血护理方法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创伤出血量较大,护理人员首先应该评估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性质,护理人员利用无菌棉和敷料实施短暂止血。如果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出血现象比较严重,护理人员使用止血带包扎,但是需适当放松,预防患者肢体缺血坏死现象。

  1. 实施骨折部位固定护理

患者的疼痛感较强,护理人员通过制动措施,减少对断骨软组织的破坏,通过有效的工具将患者的躯干和侧肢固定。如果患者的患肢还未固定,不可移动患者的身体,尤其是头颈骨折患者,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

  1. 建立静脉通道护理

在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后,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补血处理,也可输送平衡液。如果患者的休克症状轻微,可输送500ml液体。如果患者的休克症状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该输送液体的剂量为1000~1400ml,对心衰现象进行预防。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根据开放性骨折患者实际病情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调整。

  1. 实施转运护理方法

在开放性骨折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时将患者送至医院,同时护理人员做好防震保暖措施,避免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在到达医院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体位姿势进行调整,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实施各项检查,护理人员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疾病康复治疗信心。

  1. 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对于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关心患者,和患者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患者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治愈案例,讲解急救流程,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进行施护,消除担忧恐惧情绪。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进行回答,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1. 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而言,急救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急救效果。通过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愈率,有助于降低残疾率和病死率。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急救护理方法,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处理患者的伤情,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急救护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静脉通道、出血护理、转运护理、病情观察等方式,规范化开展护理工作,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做好抢救协调工作,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