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稳定性核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稳定性核心研究

李玉琬 1 毛波 2

1.辽宁省沈阳易莱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110027

2.辽宁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10168



摘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维持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稳定性,理应重视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做好电气设备防护工作,对电力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性能予以全面优化,充分确保电气设备运行效果。本文将简单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的因素,系统论述电气自动化设备管控的发展前景,并综合探讨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方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

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因素。风雨雷电、暴雪等恶劣天气均会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甚至会导致设备受损,运行中断。第二,电磁感应。只要存在电磁信号,必然会滋生电磁感应,这样难免会给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第三,电气设备因素。如果电气设备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因此,要辩证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做好设备管控工作,

1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的因素

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的因素有三种:

  1. 自然因素。如果遇到了大风、暴雨、雷电、暴雪以及持续性降雨等恶劣天气,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露天设备。雨雪会导致设备受潮,因此出现短路问题。雷电天气会影响设备信号的正常接收与传递,也很容易导致设备被击穿。

第二,电磁感应。目前,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磁信号,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电磁感应,进而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受到电磁波的干扰[1]

第三,电气设备因素。如果电气设备自身质量不合格,存在严重的磨损问题,内部零件有损坏,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更换,就会导致设备运行受阻,甚至使整个电气系统瘫痪[2]

2电气自动化设备管控的发展前景

从发展视角来看,电气自动化设备管控发展前景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电气自动化设备步入了智能化,使整个电气设备运行结构得以改善,有助于确保设备自动化、高效化、安全化运转。另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培养电力人才,为做好电气自动化设备管控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资源。在具体培养工作中,非常注重引导电力人才认知电气自动化设备管控的重要意义,学习先进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3]

  1. 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方法

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防护工作,优化设备绝缘系统,改善设备安全防护功能。与此同时,要为电气自动化设备架设避雷线,做好接地电阻组装工作。避雷线可以保护电气设备导线的正常运行,缓解导线所承受的压力,对导线的感应过电压幅数值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导线受到雷击。如果杆塔顶部受到了雷击,就会有部分雷电流沿着避雷线流向附近的杆塔,而这些流入杆塔的电流负荷会有所减少,这说明避雷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杆塔顶部的电流。其次,避雷线和导线的关系属于一种耦合关系,因而能发挥良好的耦合作用,同时,安装避雷线能够对绝缘子所承载的雷电流负荷进行降低。当雷电被转接到架空地线上之后,导线可以避免直接被雷击。在为电气自动化设备架设避雷线时,理应做好双避雷线的安装工作,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避雷线的安全保护效果。与此同时,要科学组装绝缘性避雷线,不断提高避雷线的绝缘性能,增强避雷线的屏蔽作用,这样可以削弱通电导线上的电磁,对磁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予以有效控制。在为杆塔安装绝缘性避雷线时,一般会采用两种组装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杆塔上悬挂安装绝缘性避雷线,以此改善杆塔的绝缘保护效果。另一种是经过绝缘子促进避雷线与杆塔的有机衔接,这样可以维持安全、良好的绝缘状态,改善防雷效果。相比之下,第一种组装方式更为常见。不可忽视的是,避雷线和三相导线(即 A、B、C三相导线)之间的距离并不完全一样,因此,避雷线与每一相导线会产生不同的互感。不能让避雷线直接经过杆塔后就实现接地,这样会产生更多电能损耗,而是要通过设置合理的放电间隙来实现避雷线和杆塔的安全连接。另外,在组装接地电阻的过程中,应注意降低电阻值,适当增加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接地网面积。一般来讲,自动化电气设备接地网的接地面积与其接地电阻两者的关系为负相关,可以说接地网的接地面积越大,所对应的接地电阻值数值会越小。在安装接地电阻的工作中,理应根据地理环境,对接地网的面积予以适当增加,以便于降低接地电阻值,改善防雷效果,维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却需要支出高额成本却很高,因而,要控制好成本问题,不能无限增加接地网的面积。

  1. 要做好自动化电气设备的独立双电源系统安装工作。在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时,要确保两个外部电源的各自独立性,做好独立的双电源系统设计工作。与此同时,要设计和正常电源外保持互相独立的专用馈电线路,并植入自动投入装置。双电源系统是从变压器的低压端出线,启用自动开关安全分离消防和非消防的负荷。如果发生了火灾或者其他事故,双电源系统能够将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以此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进一步扩大,确保消防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2. 定期维修设备。电气自动化设备随着运行时间的递增必然会出现内部零件磨损问题和线路受损问题,对此,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更换出现磨损的零部件,修复线路,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性和稳定性。

  3. 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控制水平。在组装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应借助人工智能和远程控制技术来改善设备的智能控制水平,通过建立高度统一的监控系统随时监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性,理应做好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防护工作,注重优化设备绝缘系统,改善设备安全防护功能。其次,要做好自动化电气设备的独立双电源系统安装工作。再次,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以免出现设备故障。另外,要借助智能化技术,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国智,王铁刚,侯志义.浅析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稳定性[J].科技展望,2019,26(11):99.

[2] 林健正.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8(23):323.

[3] 谢超.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技术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8(03):117-118.

[4] 陈清.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