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矿产资源战略安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双碳”背景下矿产资源战略安全研究

邓明显

身份证号码: 45242619791217****

摘要: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我国战略矿产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疫情暴露了供应链安全和运输安全的风险。国际贸易中铁矿石等大宗矿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和频繁的供应链断裂,使我国战略矿产资源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1 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核

1.1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

矿产资源安全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矿产资源供应相对不受威胁和危险,其辩证统一的内涵是:在关键时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能够承受供应,可靠、可持续、有效,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卡死”。

1.1.1能够承受并在关键时刻供电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基础。中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安全尤为重要。在关键时刻,确保市场供应量不飙升、不急剧下降,不断转移和供应。在“卡住”的关键时刻,它能够承受和稳定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人民能够使用和负担得起公共物品。

1.1.2关键时刻的可靠有效供应

可持续性是指矿产资源的长期供应,而不是一夜之间;可靠性是指供电稳定,无任意中断;有效性意味着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不是消极的作用。可持续性和可靠性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前提,有效性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核心。三者相互联系,构成矿产资源安全的内在逻辑。

1.2矿产资源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其安全服务遵循以下过程发展逻辑:

基础地质学是关注地球、了解地球、了解地球的第一步。这是发现矿产资源“实践认识”的重点解决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回答是否有成矿条件;绿色勘探是地质勘探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具体实践。这是一个“认识矿物——剖析资源——实践和再认识”的重复循环过程。它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主要解决资源产业链下游服务的问题;矿产品加工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重要准备过程。它位于产业链的下游,是一个关键环节。

2矿产资源战略安全

2.1 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力度

2021,中国铜、锰、镍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铬矿石接近100%,铝土矿50%以上,铁矿石80%以上。随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钛的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动力电池对镍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该领域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镍消费领域。此外,由于对新能源的需求增加,我们将加强对不同矿产资源的勘探。

2.1.1 具有高度外部依赖性的矿物

铜、锰、镍、铬、铁矿石、铝土矿和其他矿物高度依赖外国。为了不被“卡住”,不仅要继续进口,还要加强国内探索。

2.1.2受技术条件限制的关键矿物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较大,但受技术条件或其他条件限制,回收率较低,导致产量较小,主要是锂、锡、铷、铍和铌。除支持集中攻关外,政府还应支持此类矿产的勘探和增加储量。


2.1.3市场限制主要矿物

由于开发成本高、市场需求有限,难以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铼、镓、钪等稀有分散矿产。对于这类矿产,政府不仅要给予税收优惠和投资补贴,使企业的开发利用有利可图,还要支持其勘探,确保供需平衡。

2.1.4资源短缺是关键矿产

我国资源储量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矿产主要有镍、钴、铂族元素、铬等。中国要大力支持探矿,支持矿业企业到境外勘探投资。

2.1.5加大稀有金属矿山的勘探力度

随着新能源使用的增加,有必要增加稀有金属矿石的勘探,包括铷、铯、铍和钽。

2.2 发展多元化资源国际贸易

中国是光伏技术所需镓、锗、钼、铟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所需稀土元素的主要供应国,全球供应量分别占85%、56%、45%、57%和95%;刚果(金)是一个拥有动力电池技术所需钴储量的大国,约占全球供应量的64%;南非是世界上铬的主要生产国,约占全球铬供应量的46%;铌主要由巴西供应,约占全球供应量的95%;锂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智利,分别占全球供应量的58%和21%。实践证明,任何国家的矿产资源都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然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需求不一致,容易被他人控制。

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能源系统对镓、铟和钕的需求将分别达到2006年的6.1倍、3.3倍和3.8倍;预计到2050年,银、铂、碲、钴和铟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其全球储量的4.4倍、2.9倍、2.7倍、1.9倍和1.7倍;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在《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中指出[18],从2018年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碲和锂的需求增长率最高,分别为6.9%和6.2%。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21的预测,电网的发展将带动铜和铝的需求。铜的年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500万吨增加到2040年的近1000万吨,铝的年需求量将从900万吨增加到1600万吨

中国仍然极度缺乏一些关键金属,如镍、钴、铂和其他资源,这些金属高度依赖进口。铂、碲、铟等关键金属储量有限,难以满足全球低碳能源转型的资源需求;钴、铬、铌等关键金属主要由一些政局动荡的国家生产,全球供应来源相对集中,加剧了关键金属的供应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贸易渠道,以避免被“卡住”。

为了使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克服国内矿产资源不足的困难,中国应该与主要供应商建立友好关系。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铁矿石、镍矿石)、智利(锂矿石、铜矿石)、巴西(铌矿石、铁矿石)、南非(铬矿石、锰矿石)、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钴矿石)、印度尼西亚(镍矿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科威特(天然气)等。

2.3 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2.3.1 优势矿种建立矿产地储备制度

优势矿产是指在中国具有优势、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国际市场的矿产。应建立重稀土、轻稀土、镓、锗、铟、碲、钨、锑、镁、钒、铋、钪、钛、天然石墨等矿产战略储备体系。

2.3.2 与“双碳”相关的小型矿山将被列为战略矿产资源

目前,与“双碳”有关的小型矿山因储量利用率低、污染不合格或成本高而被迫关闭。然而,这些矿山是在早期投资发现的,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与“双碳”相关的小型矿山应纳入战略矿产资源系列,并给予技术和政策支持。

2.3.3允许“三条红线”和储备矿产作为战略资源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均矿产资源量很小,尤其是战略资源。因此,应将“三条红线”和保护区内的矿产资源视为战略矿产。中国各种保护区的建立大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划定的。当时,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并不突出,政府有补贴。因此,在划定保护区时,地方政府没有考虑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三条红线”的设置上,没有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更多地考虑了保护问题。因此,应允许保护区内的矿产资源和“三条红线”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开发。

结束语

保护区的科学和详细分类,目前占国土面积的35%;尽快停止一刀切的环境保护管理。环境执法要依法管理,区别对待不同类型、不同环境影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参考文献

[1]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 曲余玲,邢娜,黄维,景馨.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2(01)

[2]我国的碳排放现状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J]. 焦丽杰. 中国总会计师. 2021(06)

[3]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变革路径[J]. 高世楫,俞敏. 新经济导刊. 2021(02)

[4]全球关键金属-低碳能源关联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 汪鹏,王翘楚,韩茹茹,汤林彬,刘昱,蔡闻佳,陈伟强. 资源科学. 2021(04)

[5]何谓“碳中和”?[J]. 邓旭,谢俊,滕飞.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01)

[6]新时期我国新兴产业所需紧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J]. 郭佳,易继宁,张福良,孙振一. 现代矿业.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