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3

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兰顶仁

身份证号码: 45262419770813****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国民大众生活水平质量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然而,水环境监测和水资源保护是当下环境工程工作的重点,虽然在多年的水环境监测实践中,监测技术已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但因为地区工作水平不一致,水环境监测尚存在着很多的发展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本文针对水环境监测的目的及意义展开了详细的分析,结合我国当下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改善当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产生的污染逐渐地增加,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水环境检测,不断的完善检测网络,促进检测的科学有效性,增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对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但是,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人们不断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力度,采用针对性的有效策略,解决相关问题,不断完善监测指标、注重检测实践,研发先进的检测技术,提升水环境检测工作开展的实际质量和效率。

1水环境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1.1水环境监测的目的

水环境的监测主要是通过相关化学过程对水环境的质量进行控制机制、控制结果的严密控制,对水环境的采样地进行相关样品的保存与控制,可以对水环境进行密切监管,改善水环境。通过对水环境进行监管,能够建立合理的监测机制,并量减少人们在监测数据上的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立相关机制对水环境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保证水环境监测的结果能够被相关部门与企业应用,保证水资源的质量能够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安全需求。

1.2水环境监测的意义

在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自然资源中,只有水资源足够充实,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正常稳定建设。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的迅速壮大,加快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因为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比较浪费,造成地下水资源储备量的急剧下降。因此迫于人类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水资源的水环境检测成了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助于对水环境的检测污染准确、及时地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存储量、污染程度,通过对监测的结果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高质量的水环境监测数据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作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防治的效果。此处所提出的水环境监测所实现的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用水的监督监测,还有对各个社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生产用水的环境监测等,更全方位地对当地水环境监测,可以让当地的人们和社会经济体对本地域内的用水情况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根据当地区域内水资源的污染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用以改善水污染情况,从而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由此可见水资源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现代生态环境防护的过程中,对于水环境的监督监测的意义相当重要,对当地水资源的保护和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加强对水污染环境监测,确保监测的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性,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

2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水环境预警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

从当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在这一方面工作开展时,存在着监控预警不够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水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在监测系统建设时缺乏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即使部分地区在水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但却缺乏对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对比,仪器的功能多样性和先进性不足。(2)水环境预警中的职能分工不明确,水环境监测预警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保障了不同子系统之间良好的配合与协调,方可促进监测预警水平的提升,但当下的发展条件下,部分职能部门对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做好相应的责任细分,职能划分的不清晰和管理漏洞,都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配合性不足,增大了监测预警的工作难度。

2.2监测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环境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同时对有机物污染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控制指标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造成人们对污染的主要原因无法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在的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水资源严重的短缺,在实际生产中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梁,影响了监测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监测力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将相关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标准,对有机物监测进行高度重视,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做好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更好的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我国水环境检测的开展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比较晚,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实践经验指导,造成水环境监测中存在许多不科学合理的情况,比如我国面对流动性的样品,怎样进行科学的取样反映了我国监测工作进行的不到位。因此,我们要对水环境监测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分析,提高监测分析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否则由于人工不规范的操作就会造成分析结果和实际的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差异。

2.3水环境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

只有保证水环境监测的数据真实性才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监测数据。科学合理的水环境信息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保障各项活动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还能够展现出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当地水文建设质量的表现。但由于相关的环境部门对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善的奖励制度致使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就容易在对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出现懒散的状态,其对于现代生态环境工作的稳定顺畅进行而言,负面影响相当显著。

3水环境监测有效对策

3.1深化水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为有效解决当下水环境监测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水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有关部门应深化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用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指导和约束水环境监测工作。只有在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下,各个岗位人员才可以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根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来参与到水环境监测预警的工作中来。因为水环境监测的任务繁重,不仅涉及了多个部门的工作,且投入的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多,为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在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中应做到分工明确,使得每个岗位人员都可以充分履行其职责,并保障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

3.2加强监测力度、提高监测实践

企业要加强对监测人员整体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对实际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加强管理,保证监测工作开展的全面性。我国水污染比较严重,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需要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新型的水环境检测设备进行不断的研发,对水污染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的依据,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自身专业技能,保证工作行为的规范,满足现代化环境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监测结果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提供基础的保障。另外,水样在实际保存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对相关分析指标、水样容器、性质和保存的温度等进行一定的控制,比如清洁的水样能够储存3天,轻污染的水样储存3天、重污染的水样储存半天。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水质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检测实践。对技术方案的创新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消耗一定的财力和人力,但是能够为水质监测人员提供有效的经验,防止出现基本问题的错误,为技术方案的创新提供新的目标。

3.3重视监测的基础工作

在水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的基础工作包括监测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实验试剂的纯度、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实验室的操作方法。仪器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检查仪器的过程中,应细心检查,确保仪器的安全性,对器皿进行检查,减少外来因素造成的误差。还需要对相关监测仪器进行长期的基础性保养,保证仪器设备可以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实验室的试剂也是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水环境的监测过程中应重视监测的基础工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工作应针对监测报告进行监测,对监测报告进行统计以及分类,对需要的内容进行相应筛选以及屏蔽,得出综合性的评价。要求水环境检测报告当中相关数据均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如果报告当中出现平均值或极值等,要求其和环境检测报告相关的规定要求相适应。此外,还要求检测报告的书写较为整齐,表达足够准确。

3.4合理规划水环境监测点并加强采样质量控制

首先,为了全面保障水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质量要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来优化配置水环境监测点,为后续的水环境保护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实践中,设置监测点应明确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重点集中于能反映出实际情况的典型代表,尽可能通过最少断面以有效控制工作量。其次,合理化设置监测点还应适合采样工作。一是采样器具应通过必要的鉴定,满足性能要求方可投入使用;二是采样器具应满足本项目中水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三是统一编号处理样品,并保障落实没有错误;四是在进行开展水环境监测采样的实践环节,应保障落实每个采样点有两份样品,便于开展实验中的平行样要求。最后,强化样品保存及其运输的质量控制。一是应能保障采样瓶运输前进行密封处理,在特殊工况要求下,应充分重视特殊样品的运输要求;二是在坚持样品送到实验室的原则下,应尽快送达,避免因水样的变质造成的影响;三是在运输到实验室的基础上,应明确相应的水样及采样记录要进行有效、逐一地核对,并加强交接记录的管理工作;四是不同水样应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出合理化的预处理及保管措施。

3.5对水环境监测的最终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水环境监测的最后一步就是对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取得的数据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也是整个水环境监测最关键的一步。在对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专业的数据管理分析人员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操作制度,才能够切实促进分析工作的建设和进行,此外还要对水环境的样本进行污染物的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明确污染物对于水资源所造成的程度不同的污染情况,所分析的实际结果也需要充分结合地方水质状况,有利于相关环境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水环境的防治工作。

结语

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如果发生枯竭的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对水环境保护和监测加强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环境监测的发展,对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深化水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加强监测力度、提高监测实践、合理规划水环境监测点并加强采样质量控制的几个对策,提升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杵序.辽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1):194+198.

[2]张平.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9(01):262,268.

[3]王青云.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及改善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4):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