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费用控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费用控制探究

陈娟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为了寻求建设项目更好的综合效益,应合理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各个阶段。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各阶段成本管理的具体控制措施,引导建筑企业重视成本管理,将具体的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项目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控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资金,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合理控制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应控制好施工成本,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确定合适的成本管理措施,从工程造价的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方面合理控制整体成本投入,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效果。

1、招投标阶段

在建设工程招标阶段,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招标文件。施工方案关系到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因此,在投标阶段,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考察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投标文件,建立工程量清单,协助施工企业明确工程造价,准确计算施工项目的经济成本,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在项目报价阶段,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报价方案,以确保所提出的项目报价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各种投标技巧,科学分析建设项目和施工单位的特点,明确建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利用大数据分析施工利润和风险,最大程度规避施工项目的风险,避免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2、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需要做好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在施工合同签订阶段,委托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可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明确双方的合理利益,避免后期引起利益纠纷。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各部门和员工密切配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损失。例如,某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阶段的准备阶段与委托方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力。在实际施工中,员工需要了解合同条款,施工单位应合理利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工程中的利益纠纷。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将生产安排和材料采购清单交付给成本管理部门。通过对工程预算和实际消耗的分析,根据数据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3、设计阶段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此外,还要研究设计方案,以节约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竣工质量。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的材料、技术和设备,根据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便于施工人员详细了解施工标准和要求,减少施工返工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为了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招标选择设计人,并对设计方案负责,这种方法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在投标阶段综合考虑项目方案的造价和设计。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择优选择。

4、施工阶段

4.1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费用

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有效控制整体施工成本,员工应注意控制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应根据工程要求提前预算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以控制整个工程造价。结合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畅通材料供应渠道。如果材料缺口较大,成本经理需要分析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化,确定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的波动。建设单位要注意严格监督采购人员,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严查超预算情况,合理调整采购清单和实际支出。为了控制材料消耗,有必要利用BIM技术建立材料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计划内容控制实际施工进度,同时根据材料计划方案控制材料的实际用量,保证材料的动态管理效果。如果计划内容与实际内容出现偏差,系统可以给出预警,通过改进保证成本管理的可控性。例如,一个建筑项目涉及电气、通风、管道和其他内容。建筑企业可以利用BIM模型数据库管理建筑材料,整合建筑企业各部门,有效共享造价信息,加强工程造价控制。

4.2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

在项目成本核算阶段,承包商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施工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的各种因素,根据施工目标制定施工指导方案,有效指导工程的施工。施工进度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成本,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有序进行施工,避免大量施工人员闲置,高效利用各种机械设备。

4.3统计工程造价的变更和工程量

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项目施工不符合招标条件,从而引起工程变更。如果设计缺乏合理性,需要修改设计图纸,当工程环境发生变化时,整体施工行为会发生变化,导致施工工程量增加,最终不符合成本预算值。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计算分析变更需求,明确施工变更行为,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统计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招标文件和合同签订表格,明确合同的内容和标准,确定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项目统计工作的细致。

5、工程竣工阶段

项目建设完成后,必须进行结算环节的成本控制。鉴于传统的建设项目,投资者对项目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够重视,最终导致超预算问题,使投资者承担经济损失。因此,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工程竣工后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一方面,需要审查签证的内容,以避免签证伪造。另一方面,要对签署文件和最终设计资料的各种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与设计师沟通设计出入部分,及时消除存在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建设初期签订的合同内容,明确安全事故和经济纠纷的责任人,合理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需要承担的成本。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关系到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收益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对各阶段造价的控制方法,那么施工结束后,实际造价很可能会高于预算,工程各方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或者因为造价控制问题,施工方最终会交付不合格的建筑,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建筑问题。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助于其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相关人员要重视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是设计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总成本预算。预算低的话,最终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建设者的利益,预算高的话,也会影响核心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刁博华.对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51.

[2]刘宗志.对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的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18(21):256.

[3]唐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478-479.

[4]郑元革.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