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叶滋云

海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叶滋云的高速发展,对于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若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过程中不注重质量问题,那么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在工程进入使用后就会因质量缺乏控制的原因带来很多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本文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为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

引言

交通工程施工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针对该位置进行施工,施工方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施工,否则极易引发相关安全事故。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安全事故中,出现最多的是桥头跳车事故,即车辆在连接处出现跳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车辆的寿命产生严重的影响。要杜绝桥头跳车事件的发生,必须严格监管设计部门的设计工作和施工部门的施工过程。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涉及诸多项目,其中道路与桥梁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保证工程安全性,可以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道路与桥梁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在设计、施工环节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设计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连接处经常发生桥头跳车事故,设计、施工阶段要以此问题为对象提出优化对策,使交通工程建设更具稳定性、可靠性。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关系到建设质量,设计环节要以施工质量为前提选择方案,使交通工程具备经济性,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此外,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结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设计、施工可以同时满足质量和经济性两方面要求。在新时期环境下,交通工程的建设需要达到新要求,除了注重基本功能、施工质量、安全性,还要加强建设方案的经济性。对于路桥连接处的设计、施工,因为需要用到的工艺比较复杂,所以结构体系、原材料等需要高额成本支出,必须挑选经济性高的方案和效率高的管理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2.1搭板设计

(1)为有效避免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本工程连接处设计中,通过设置搭板的方法对连接处进行缓冲,避免路面及桥台间出现沉降,搭板设计中首先要确定连接处的沉降差和坡度值,然后设计相应的坡度调整措施,可以预留反向坡度完成,以确保车辆顺利通过,此外,搭板设计中应明确搭板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以及搭板的受力强度,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2)搭板设计中,搭板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连接处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搭板长度时,应充分考虑本工程路堤高度、实际沉降差、路基压实程度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设计搭板长度,每段搭板最长不得超过5m,对工程中需要搭板长度大于5m的位置,可以采用两段板技术,使路面与桥台形成一定的过渡,从而有效地控制跳车问题。

2.2排水设计

(1)除边坡设计外,还应做好连接处的排水设计,如本工程连接处排水不畅,则易造成桥台路基连接处渗水,从而降低连接处结构层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以及时排除多余的积水。(2)本工程排水系统是在原有地基上设计泄水管,并将基底设计出坡度为3%~4%的土拱,然后在土拱上挖地沟,地沟应与泄水管相通,此外,在台背处设计有排水层,将排水层与地沟之间通过带小孔的塑胶管进行连接,应呈梅花形布置,并在塑料管周围铺设透水性能好的砂石,以便及时排出积水。(3)连接处的上方设计有截排水设施,避免雨水渗入路基中,影响施工质量。

2.3优化台背回填设计

影响台背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回填材料、施工技术、结构原理等,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台背施工质量进行优化,其中回填质量对台背整体质量的影响较重,需要设计人员重点关注。进行台背回填之前,设计人员首先根据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和地址勘察结果,决定选择岩渣、砂砾等作为回填材料,主要因为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透水性和可压缩性。经技术操作后,发现该材料能有效提高台背的整体质量,进而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连接处的稳定性。根据上述经验发现,台背回填材料的选择需要秉承以下几个原则:①保证回填材料的清洁度。应严格控制回填材料的洁净度,若材料中有过量杂质混入其中,会直接影响台背的回填质量和压实度。②灵活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回填材料。当前应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回填材料种类较多,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建设要求和施工环境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如在新建道路桥梁工程中,可选择气泡混凝土作为台背换填材料,该种材料的应用能显著降低地基承受的附加应力,改善传统道路桥梁中因软土地基预压不充分而引发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4填料质量检查与控制

在交通工程中的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当进行到施工环节需要用到大量填料。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前期选择填料类型,最为重要的便是检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以免填料质量不过关埋下质量隐患。设计人员选择填料时必须分析桥梁桩基,结合市政工程周围环境检测地质、水文条件。路桥连接处施工填料如砂砾、砾石,性能上强度比较大,在路基施工阶段应用可以加强稳定性,而且可以凭借渗透性优势保证路桥连接处的施工安全。一些路桥项目的施工也会选择轻质量填料,如泡沫聚苯乙烯EPS,这种填料承载力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环城北路一机场路工程施工环节填料质量的控制要求技术、管理两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填料没有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组织质量检测,以免质量不过关导致后期返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现场监管工作,填料施工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监督,规避路桥连接处潜在的质量问题。

2.5软弱路基与桥梁承受弯矩加固处理

根据交通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交通工程路桥连接处的施工一方面要监督路基软弱段处理、填料质量,另一方面要以道路桥梁为对象对加固情况进行分析。连接处的软弱路基可采用竖向排水体、加固土桩的工艺,尤其是上路堤、路床,选择高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好的填料,采用分层填筑压实工艺,以满足压实度要求。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使用时间较长,难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影响功效,从而对连接处的路面质量造成冲击。施工人员运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监督桥梁承载力。这种方式实际操作比较便捷,也不会给城市中的日常交通出行带来影响,还能够保证受力规范性、高效性与稳定性。一些路桥连接处施工时采用此加固方法,还专门引入了折线型体外索,保证桥体抗弯强度、抗剪强度,也使桥梁承载力维护处理更为便捷,切实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结语

有效减少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出现的不均匀沉降情况,需要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管理,应当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管。进场的所有材料都要一一进行复检,检查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是需要重点监管的地方,应当严格监管施工过程,并且做好相关记录,在施工时进行随机抽查,检查施工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在工程结束以后,还需要再次进行检查,确认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登峰,陆津津.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6(12):69-70.

[2]陈静.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1(4):277-278.

[3]赵子恒.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