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评价

胡士玉

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酶联免疫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电化学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对比两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化学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组(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确切,其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出水平高于酶联免疫法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化、科学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评价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疸、发热等症状。一些病人因长期不能治愈而使肝组织发生癌变、细胞变异增生,从而引起恶性病变,危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多种,有生活接触传播、输血传播、母婴传播等。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有效地遏制病毒传播、扩散和降低病毒的危害。乙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皮肤的损害来传染,如不及时诊断,不但会延误病情的恢复。这也会使他人的生命陷入困境。实时荧光 PCR技术是乙肝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是由于时间长、费用昂贵,目前尚不能作为乙肝的主要检测手段[1]。目前,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多为酶联免疫法检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两者均有利弊。本研究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电化学组男性28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6.42±5.82)岁。酶联免疫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1岁~63岁,平均年龄(37.22±5.39)岁。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 方法

在采血的前一夜,全部病人均为禁食期,并从5 mL的空腹血中抽出5 mL,然后进行差速离心,然后进行血清的分离。酶联免疫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电化学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

酶联免疫组:按照英科新创科技公司的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仪器中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的步骤,滴入对应的标准液到阳性或阴性孔中,然后滴入对应数量的特定酶,然后进行涂覆。用37° C的水浴温养30 min后进行洗板和显色。用酶标记法测定其含量。

电化学组:该发光仪为Sysmex的HISCL-5000型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装置,酶免试剂为英科新创(夏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并严格遵守仪器使用说明书及使用方法检测。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AFP、CEA、CA199、NSE、CA125血清标志物水平。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化学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组别

n

HBsAb

HBcAb

HBsAg

HBeAg

HBeAb

电化学组

50

10(20.00)

35(70.00)

42(84.00)

23(46.00)

18(36.00)

酶联免疫组

50

8(16.00)

34(68.00)

31(62.00)

11(22.00)

9(18.00)

X2值


0.363

0.058

5.824

4.257

4.045

P值


0.642

0.807

0.023

0.034

0.037



3 讨论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乙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肝炎症,发病率最大。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乙型肝炎是一种很容易感染的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染。尽管近年的发病率在控制和控制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其发病基础依然很大,其发病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乙肝病毒一旦进入肝组织,会引起肝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肝细胞的功能紊乱,从而引起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慢性肝炎的慢性肝炎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肝炎,在进行一系列的纤维化修补后,会引起肝组织的变化,从而引起肝组织的硬度升高,从而引起肝硬化。在这个时候,病人的肝脏机能会出现明显的降低,会出现腹水、门脉高压、静脉回流受阻等相关的临床症状。而肝细胞癌可以是长期的肝硬化,也可以是单纯的因为乙肝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治困难,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手术、化疗等积极的治疗措施,很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再次发生,给病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造成很大的影响[2]

乙肝早期的病征往往不具典型性,导致误诊漏诊,对早期诊治不利,因此,如何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来改善 HBV的临床检测,是目前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3]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通过酶结合的方法标记抗体和抗原,从而反映出血液样本的问题。但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相比,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效果不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技术可以将抗原与抗体相结合,甚至很小的血清标志物也能很好地进行标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

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如果操作不当,检测过程中存在过多的杂质,可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临床试验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检测,其准确度不高,不能100%确诊,且不能完全控制诊断偏差。若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可以通过自动化仪器进行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分析,从而凸显更多的异常标志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增强对血清标志物的识别,从而更好地判断病人的情况[5-6]

本研究显示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化学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组(P<0.05)。虽然酶联免疫法检验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检测的正确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与此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利用全自动的检测设备及相应的试剂,可以进一步改善检测的效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确切,其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出水平高于酶联免疫法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化、科学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美芹.电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197-198.

[2]刘彬.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J].系统医学,2021,6(11):11-14.

[3]张梦莹,周军,张晓洁.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0):1385-1389.

[4]苏德信,李海荣,梁美霞,黄燕平.乙肝五项实施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1):7-9.

[5]方芳.探讨乙肝标志物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析检测的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3):121-122.

[6]李东东.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效果比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10):763-76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