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配电网产生线路损耗的主要原因及降损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高压配电网产生线路损耗的主要原因及降损措施

1江佳明 2徐鹏宇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红山输电工区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阐述高压输电的线损影响因素,提升运维质量的应对措施,包括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系统的监督管理、完善的调度机制、影响输电的因素控制。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线路损耗;主要原因;降损措施

引言:高压配电网降损施工过程复杂,涉及的专业技术强、专业领域广泛。为了解决当前的降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故障抢修的效率,针对高压配电网线路损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降损措施,以促进电网系统运维水平与发展。

1高压配电网线损的成因

1.1 材料设备因素

材料设备是高压配电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生线损的重要节点。据线损相关论文和数据的统计,来自材料设备的影响在线损中占比高达14.3%,这就必须引起线损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材料设备产生的高压配电网线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把材料设备的进口关。一方面,在经济效益和施工工期的双重压力下,一些企业在高压配电网建设中选择没有经过技术检验和质量控制的不合格材料设备作为母材,在长时间负荷的状态下,这些低质量材料设备会出现过热、绝缘下降、动作失灵等问题,造成高压配电网的严重线损。

1.2 管理体系因素

(1)没有科学的线损管理目标体系。这造成线损管理工作没有战略眼光,对评价线损缺乏指标性和导向性的约束,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目标混乱、系统重复、工作低效等一系列问题,不能实现对高压配电网线损的完整、全面、系统管控。(2)在管理体系中缺乏责任和奖励机制。管理者和线损水平没有直接而必然的联系,出现线损扩大的问题时不能做到有效追究,对于线损控制良好的人员不能得到有效肯定和奖励,出现了责任体系不清晰、奖惩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3)现有的管理体系不能与企业组织架构做到统一。线损管控变成了单一部门的单一行为,难于在企业内形成合力,不能做到各部门共同应对高压配电网线损难题,进而大大降低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1.3 高压配电网网络系统不合理

在高压配电网构成的大系统和大网络中如果存在一个部分或节点不合理,将会造成线损指数型增加,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造成高压配电网的老化、损毁等问题。别是在当下用电单位数量和电力负荷大幅度增长的大背景下,在输配电网络和用电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私接烂搭现象,这在客观上造成高压配电网网络和负荷上的变化,如果不注意此项隐患,则会因网络结构和负荷中心的改变而出现巨大的线损。而且,当前网络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老旧设备和陈旧技术,这些已经不适应新时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的要求,并且还会成为形成线损的主要成因,严重影响高压配电网的稳定与安全。另外,对网络系统的检查工作存在不足,难以按照技术规范和相关要求对高压配电网进行电压和电力的监测工作,导致高压配电网的风险和隐患难以得到有效发现,进而提升高压配电网发生线损的概率。

2应对的措施

2.1增强对于材料的控制

目前,我国工作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是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材料的选择上被忽视。在选用工作物料时,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那些质量好的工作物料。针对目前高压传输线作业材料质量不达标的现状,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增加作业台面,严格控制作业材料,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监督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对工程材料招投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根据自身需要对影响输送质量的相应整改,创建更符合自身工作招投标规章制度的,培养专业的材料采购工作队伍,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有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材料水平低,严禁在高压传输线材料中使用。同时,要完善质量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为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应对全局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及时让管理部门及时让质量管理部门对情况进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证质量,实现全局施工的规范化。

2.2建立专业的队伍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地影响了整个高压传输线的输送质量。在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各施工队可以加强对员工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让员工更全面了解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低质素的问题。此外,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员工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符合建设标准,对团队合理应对工作中的紧急情况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与高校研究所、高校交流合作,为质量管理团队输送人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就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高压传输线的质量管理将会更加精细、复杂,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这对传递质量冲击的团队大有裨益,同时节约投资成本,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3重视对于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使用

随着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高压传输线输电管理的质量,由于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非常有效,能够更好地控制每一个工作环节,利用这样一种技术,对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对整个过程的控制,同时,在加强对工作质量的保障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的综合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高压传输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管理系统是一个更重要的要求。在传统的高压传输线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系统来完善和调度机制,这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高压输电质量的传输线控制,这样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高压输电线路的成本管理。只有全面控制和加强各方面工作,才能真正化解各种风险和隐患。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措施、高压传输线管理和工作质量控制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措施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管理和工作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应用的方案,进一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质量。

2.4优化高压配电网的网络系统

(1)在现有的条件下平衡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网络关系,做到对既有高压配电网系统的优化和调整,尽量控制高压配电网的线路长度,统一高压配电网的线路规格,在保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稳定运行的同时,消除因网络关系不良而出现的线损问题。(2)在重构高压配电网网络系统的过程中,要鼓励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发挥科技方面的优势,提升输配电的效率,增加用电工程的安全性能,实现有效降低线损的目标。(3)对于优化后的高压配电网网络系统,要定期进行电流检测和电压监测,及时发现网络系统中不合理的节点和部位,在及时调整和快速更换的基础上降低高压配电网线损发生的可能,减小线损发生的范围。

结语:当前各工作在应用高压输电线路工作时,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该项技术应用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不利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各要加强对该工作过程开展中存在各种问题的分析,将问题妥善解决,进一步提升高压输电线路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靓靓.高压输电线路金具能量损耗评估研究[J].电气应用,2020,39(12):4-9.

  2. 王宁.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2):114-115.

  3. 陈子辉,许巧云,李辰盟,李皓.电压波动与闪变对架空线路损耗影响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22(06):39-44.

  4. 马鑫.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2):143-144.DOI:10.16457/j.cnki.hbhjjlw.2019.12.096.

  5. 张少功,霍励,李云鹏.基站电源线路损耗的思考和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73+82.

[6]汤海燕,杨海燕.电力线路降损技术措施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