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高希辉

聊城市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环节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伴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范围的扩大,操作技术和操作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积相对较大,这也造成了一定的质量隐患,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混凝土凝固,可能会因为凝固不完全造成的开裂现象,一旦有裂缝,就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要点

引言

目前建筑行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并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浇筑量超过1000m3或断面尺寸在1m以上或结构厚度超过5m或内外温差最高超过5℃的均可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但从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业内人士将那些需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温差的变化,防止水化热、体积变形等问题,裂缝开展控制到最低程度的现浇混凝土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而这一类混凝土浇筑也通常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厚度,必须进行散热等控温处理,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不可只注重于表象,要结合其施工影响因素、施工要点和施工效果等合理区分,并根据其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及养护方案,以充分保障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1施工工艺复杂

大体积混凝土项目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大影响,整体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期间存在大量不稳定因素,会对后续施工开展以及竣工后应用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养护温度要求也较高,在振捣时,要确保整体振捣作业的合理性。此外,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材料,各种材料性能也都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因此,要保证各项材料性能都可以达到预期。虽然施工中各项操作难度都不高,但是需要施工人员注意的细节较多,这也就导致了施工工艺复杂。

1.2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在不同的建筑结构部位应用此技术时,会有不同的施工方式和标准,总结当下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经验,施工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控:一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主要用于地下基础工程施工中,为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地下施工环境复杂,对结构渗透性要求较高,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的支撑作用,不仅要考虑水化热的问题,还要配合复杂的工程条件,做好防水防渗处理;二是,严格控制裂缝,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于高层建筑时,伴随而来的会有箱形基础和筏板基础施工,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基础工程施工时不能在顶部预留接缝,其次要确保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较多的裂缝,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在25℃之内,此外还要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合格,以有效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2.1水灰比的合理管控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混凝土水灰比也是需要重视的。首先,对水灰比配置的人员选择上要合理,一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二是要选择认真,耐心,负责人的配置人员。在制作混凝土的整个过程,还应该成立监督小组,对作业者定期监督,从而保障水灰比的合理配置。配置完成后,还需要送到检测部门,全面检测混凝土的所有性能指标,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各个指标都符合标准。

2.2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有几种方式可供选择,但一定要按照标准规范和流程有序执行。①浇筑前要先验收模板和钢筋施工质量,检查钢筋和预埋件是否安装准确牢固,确保其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并清理干净模板,涂刷界面剂;②根据结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控制好混凝土装车到泵送完毕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性能改变;③为了实现无缝浇筑,要保证浇筑连续性,尽量避免浇筑中断;④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入模温度控制在28℃以内,并根据现场测温结果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差;⑤混凝土入模后,充分振捣,根据浇筑方式、表面和泌水处理要求布设振捣点、选择振捣设备、控制振动棒移动间距和速度,当其表面出现泛浆时即可停止振捣;⑥振捣时要避免钢筋及预埋件位移或变形,加强对定位筋、受力钢筋等的防护;⑦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渗性等性能,在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可进行二次振捣,但要控制好振动力度和时间,以避免混凝土无法塑形,或是因振捣扰动过大而造成破坏;⑧振捣完后要进行抹面处理,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在表面均匀施撒一层25mm粒径的碎石,用木模抹平拍实,以减少凝块表面裂缝。

2.3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会在结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泥浆,随后应采用“两次振捣、两次抹面、三压三平”方式进行处理,振捣时间间隔15s~25s为宜。混凝土浇筑到标高位置后,先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然后用长刮尺刮平,随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铁滚碾压、滚平2遍,再用铁板平整1遍,在混凝土终凝前,还需要用木蟹打磨压实1遍,最后搓平1遍。

2.4合理优化测温技术

稳定性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开展时的一项常见问题,为了确保稳定性,要采取合理控制各项裂缝,以免出现大量裂缝,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而引起裂缝出现的关键因素就是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开展时,对温度有着明确规定。因此,合理应用符合要求的测温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可见,要不断优化测试技术,提高测温技术的先进性,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完成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情况全面监控,实现对裂缝的合理预防,减少裂缝的出现。具体施工开展时,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电阻型的温度传感器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设置多个采集点位,对各个温度检测点位进行精准编号,依据点位依次测量每个点位温度,并做好各项记录。在进行温度测量期间,要确保测温线和钢筋的接触都是合理的,保证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温差过大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做好温度控制能够减少裂缝的出现。如果工作人员可以在温度恒定情况下开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作业,在拆模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和内部温差始终都被控制在25℃以内,保证温度差不会超过这一数值,且强度需要超过75%,只有达到这一要求之后,才能开展拆模作业。同时,还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表面隔热作业。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撒热速度远低于表面散热速度,这就会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因此,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塑料膜进行覆盖,并且要采取洒水方式进行养护,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结语

总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不同于常规的混凝土作业,由于其体积较大,也导致了操作时间较长,对技术要求更高,包括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操作过程中的流畅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首先施工方要对浇筑作业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然后安排技术水平符合要求的作业者按操作方案操作。最后,操作完成后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浇筑作业的后期维护和管控,比如出现裂缝后的补救措施等,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27-28.

[2]黄晓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20(12):154-155.

[3]康红刚,徐忠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