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研究

周 政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 404000

摘要: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体系,其为我国工业发展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的“教育歧视”,职业教育缺乏应用的重视,就业指导作为职业院校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也没有得到科学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水平不足,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也缺乏相应的教育内容,导致我国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乏善可陈。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各职业院校也开始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选择高质量的企业进入校园开展校招工作等多种方式,有效完善了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下文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科学开展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前言:随着国家加强了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各职业院校开始重新焕发活力,一方面是是开始加强对于专业设置的改革,开始追求以满足社会需求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开始提高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通过科学的指导学生就业来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1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开始逐渐回归。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逐渐提高并回归,这对于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个阶段科学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就业率,提高院校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岗位,实现院校的社会价值。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其教学内容与社会各行业逐渐发展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行业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职业教育就会讲授什么样的技能,甚至大量的行业企业将会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领域。职业院校科学的就业指导可以有效促进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的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2当前职业院校就业存在的问题

2.1就业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多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在部分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甚至就是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的。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最后一环,很多教师缺乏对于当前社会人才市场的了解,在学生结束学业进入社会,面对职业生活的时候,没有能力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活规划。就业指导教师不仅需要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于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还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生心理与社会需求。

2.2学生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开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很多学生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和家长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于职业生活的规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是很懵懂的状态,自己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长或者其他人的影响,自身缺乏对于专业的热情。这两点原因导致学生在面临毕业,面对职业生活的时候,表现出了茫然的状态。

2.3近年的就业形式不明朗

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但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式不明朗,很多技术岗位出现了竞争过于激烈的局面,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进入相关行业或者进入相关行业之后难以收获相应的报酬。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我国灵活就业的群体不断增大,一方面说明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其他行业。职业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来开展,如果社会就业形式不明朗,教师开展就业职业工作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

3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措施

3.1教师积极参与社会调研

教师开展就业指导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对于社会的人才需求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之前,需要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明确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教师要能够对各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认知,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增加学生的信心,指导学生科学开展职业生活。教师在完成社会调研之后要帮助学校更加科学的完成专业设计,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才能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受众是学生,因此教师还应掌握充分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了解学生在 结束学业进入社会之前的心理变化,结合学生的心理来开展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针对部分学生对于本专业职业缺乏积极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其快速进入其他行业。部分院校缺乏开展社会调研的能力,可以聘请大、中、小不同规模和3年内、5年内、10年内不同时间的从业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因为,市场上各个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而不同时间的从业人员也能给予不同的意见。

3.2引导企业进入学校开展校招工作

科学的开展校招工作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在结束自己的学习进入社会之后,通常由于缺乏对于专业相关企业的了解难以快速进入职业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自己在毕业季邀请各专业优秀的企业进入本校开展校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出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学校在选择进入校园的企业时,要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学生在进入该企业之后能够得到稳定的工作。在学生进入校招阶段前期,教师要通过对比各家企业将各家企业的优劣势告知学生,包括它的战略布局、行业地位、发展阶段、内部结构、薪资待遇、晋升机制等,帮助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企业与岗位。学校还应积极与各家企业沟通,引导其在完成校招工作之后,首先开展一段时间的就业培训,如岗职培训、产品培训、文化培训等,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帮助新入职的员工更加全面的了解公司。

3.3将职业规划融入教学工作中

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其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通常会直接进入职业生活,为了更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科学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将职业规划融入日常教学工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指导其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

结束语: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其次是引导高质量企业开展校招工作;最后是通过将职业规划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思想。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就业率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我国各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各职业院校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直接帮助国家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对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