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油藏单砂体挖潜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复杂油藏单砂体挖潜研究与实践

孙成刚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天津市 300280

摘要:某油田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多,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开发,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围绕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工作,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采取边认识边开发,持续攻关、不断摸索,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细挖潜工作,见到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近年来复杂断块精细挖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可为同类型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复杂断块;开发措施

前言:某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高含水低效井多,为控制含水上升,减缓产量递减,以精细剩余油认识为中心,精细注采调整,通过地下认识的逐步加深、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1、油藏开发存在问题

随着措施挖潜工作的持续强化,措施挖潜受到了来自油藏、工艺、地面、成本等多方压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小层多,高含水井多,整体潜力不清

该断块共发育67个含油小层,含油井段达到500米,由于具有较强的边水,经过多年的开发,随着边水的日益推进,油层水淹状况严重,高含水井逐年增多。油、气、水关系复杂,加之高部位注水、气顶采气导致剩余油潜力认识不清,综合含水达96%,实施整体调整的难度较大。平面上主力层大面积高度水淹,只有局部存在部分剩余油富集区。层内上受沉积韵律和渗透率的影响,总体上每一沉积韵律中下部水淹严重。

1.2事故报废井多,井况较差,局部井网完善程度较差

该断块馆陶组油层为正韵律沉积的中一细砂岩,而油层为反韵律沉积的粗-细砂岩,由于气顶广泛发育,生产时套压高,再经历多年的高速开发携砂能力增强,以往可以光油管生产的井现在需防砂生产。目前该断块的防砂方法主要有割缝、绕丝、滤砂管、复合管等,高强度的防砂工具对地层的供液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断块受到高含水、高矿化度、高含硫等因素的影响,油水井套变腐蚀严重,井况恶化。而且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该块的报废油水井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分布较少。由于停产停注井较多,造成井网不完善,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2、油藏精细开发措施

油藏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过程,随着对地下认识的逐步加深,积极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展挖潜思路,推进了措施挖潜水平的整体提高。

2.1精細剩余油研究,深挖非主力层潜力

该断块各层的开发状况差异大,剩余油分布不均,剩余油呈“普遍分布、局部富集”,主要富集在非主力砂体和主力砂体的非主流线。非主力砂体含油面积小,储层物性差,与主力砂体合注层间干扰严重,同由于外围断块油藏埋藏较深,封隔器有效期短分层注水效果较差,因此对非主力砂体实施单注,与油井进行一注一采的对应关系,对生产油井的供液能力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I类断块采出程度高、层间干扰严重是非主力砂体挖潜的主要对象,首先对I类断块主力——非主力砂体进行系统评价明确了非主力砂体的潜力规模,同时针对非主力砂体挖潜特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挖潜流程,保证了非主力砂体挖潜效果。近年来共实施非主力砂体挖潜措施25井次,累增油45605t取得了很好的挖潜效果,还将在进一步潜力评价的基础采取层系重组、单砂体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潜非主力砂体。

2.2精细注采井网完善,提高储量控制程度

在深化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注采井网、强化流线分析和动态调配、恢复报废井、长停井产能等多种手段,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和水驱开发效果。精细水井动态调配、强化流线分析,提高非主流线剩余油动用程度。为强化非主流线注水,近两年在各断块共实施油井转注6口,水井措施10井次,水井调配30余井次,确定了较好的效果。精细注水和水质管理,确保水质合格稳定。针对个别水质不达标的情况,增建精细过滤器。处理水质由B3级提升至A2级,基本满足了各类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需要。以注水井井口水质达标为目标,实施全过程水质监测,实现注水井井口水质考核。针对注水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加强井口设备管理,实施定期洗井,合理调配,保证安全注水,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落实,注水系统合理运行。同时还不断完善注水工作考核机制,增强了注水管理基础。每月进行注水井工作量和月注水量完成情况考核,坚持严考核、硬兑现,从内容与形式上彻底摒弃了重油轻水的思想。并狠抓污水处理符合率、洗井达标率、增注泵时率、分注井层段合格率等基础环节,实现注好水、注足水注有效水,夯实了稳产基础。

2.3精细套损,长停井治理,完善井网控制程度

该断块受到地层水矿化度高、高含水、原油含硫高、出砂严重等因素的影响,油井腐蚀套变严重。发现套变井,严重的影响了产量的运行,套损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套变井增多造成井网完善程度差,油层控制程度变差。因此打通道下小套管固井技术、套管补贴等套管修复技术的应用为油井正常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深入论证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了套管修复技术治理套破井,推广应用管外注泥封堵、打通道下小套管固井、套管补贴、取换套等技术治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套变井,保证了修井工作的顺利进行,恢复油井产能,提高油井利用率,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针对复杂断块剩余油分布的特点,优选井层,恢复长停井生机,改变注水流向,挖掘剩余油,取得一定效果。针对沙二上层系的井组开展注采调整,增加注采多向对应,降低主流线注水量,强化非主流线注水,改变原有注水方向,使地层压力场重新分布,提高井网控制程度。

结语:复杂断块该具有较强的边水,是被断层复杂化的多油水系统的断块层状高饱和油气藏,因套损井多等原因造成开发效果较差,采出程度低,但仍具有挖潜潜力。随着对复杂断块油藏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治理技术趋于成熟,大力推广新型的套管修复工艺,为增产增效开辟新的途径。加强挖潜措施的后期管理,搞好油藏动态分析,要在强化注采关系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工作制度,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改善地层供液状况,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确保措施长期有效。
参考文献:
  [1]仇燕,耿海燕,高园,等.饶阳凹陷河间洼槽带复杂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实践[C]//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学会,2017.
  [2]赵思航,关炜,王雨佳,等.复杂油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9,011(004):67.
  [3]吴月辉.岩性断块复杂油藏开发技术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7(22).
  [4]魏友谊.复杂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J].建筑技术研究,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