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议·练中学变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1

读 ·思 ·议 ·练中学变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傅怀琼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说说备课构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从点滴做起。“读·思·议·练中学变句”正是为了体现这一理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把字句、被字句,把字句与被字句在第一学段的语文学习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学生对这两种句式并不陌生。但不陌生,不等于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对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的方法,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模糊阶段。

这两种句式的转换,安排在第一学段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节课的教学,本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说说采用的教法——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到放的教学方式;

说说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读、思、议、练中体会和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相互转换的方法。由此,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把字句、被字句的组成,掌握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培养语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说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说说教学课时:一课时

说说教学设计

一、微课展示,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整体感知要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二、细化学习,掌握方法

(一)启发诱导,认识把字句组成。

例句:小明把作业完成了。

1.帮助孩子找出句子中的主动者、被动者和主动者发出动作

2.得出结论:把字句由“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组成。

(二)学法迁移,认识被字句组成。

例句:作业被小明完成了。

得出结论:被字句由“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组成。

(三)出示一组句子,判断其是否为把字句、被字句。

目的是巩固对把字句、被字句组成的认识。

(四)观察分析,找出转换方法。

1.出示转换好的把字句、被字句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转换方法。

完 成 了。

↓↑

完 成了。

提示:留意主动者和被动者、把字和被字的位置及变化。

2.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探究中,形成基本的认识:不变的是两句话的基本意思,主动者发出的动作“完成”;变的是词语结构,主动者与被动者互换位置。具体说就是把字句变成被字句时,被动者在被字前面,主动者在被字后面,余下的动作部分照着写下来;被字句变成把字句时,主动者在把字前面,被动者在把字后面,余下的动作部分照着写下来。

(四)尝试变句,说明理由

出示句子:青蛙消灭了害虫。把句子转化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再说说是怎么转化的。 由于前面的知识储备,本题目的重在尝试。

(五)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出示:勤劳的小鸟吃了可恶的害虫

思考并讨论:“小鸟”和“勤劳的小鸟”在改变句式时,谁是主动者更为恰当;“害虫”和“可恶的害虫” 在改变句式时,谁是被动者更为恰当。

得出结论:“勤劳”是用来形容小鸟的,变句时把“勤劳的小鸟”当做主动者,看作一个整体移动;“可恶”是用来形容害虫的,变句时把“可恶的害虫”当做被动者,看作一个整体移动。因此,变化后的把字句和被字句分别是:

把字句:勤劳的小鸟把可恶的害虫吃了。

被字句:可恶的害虫被勤劳的小鸟吃了。

三、说说板书: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板书体现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学意盎然,应该有以下收获:

一、从表象到内在

过去,孩子们只知道今天所学的叫句子。现在明白了它们的名字叫把字句和被字句,知道了它们的组成。

二、从变句中获能力

孩子们在读、思、议、练中,分析观察力、思维表达力、探索真知力得到培养,熟练掌握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三、不同句式,可丰富句子表达形式

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汉文化的奇妙,激发孩子对汉文化的热爱。

本节课我也收获不小。体现以下特点:

  1. 扶放结合中助得法,读思议练中学变句

老师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讨论与探究中学习知识,熟练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二、关注问题生成,难点突破有法

教学中发现部分孩子对含有附加成分的句子在变句时有困难。讨论怎么变才正确,质疑后明确告知:主动者和被动者前面的附加成分,要把它们分别和主动者、被动者看作一个整体。变句时,按照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方式进行整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