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时代思政工作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关于网络时代思政工作的创新

李倩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随州 441300

摘要: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论证视角,首先为了在新时代内持续保障思政的教育成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网络对思政工作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况构建具体的解决策略。网络时代下,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的运用,创新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才会使得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政工作;创新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技术作为当今时代发展最迅速的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在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为人们的各方面工作提供便利。在教育工作中,网络技术也发挥出了渠道的作用,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重要手段。这样的环境下,高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手段受到了冲击,面对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应对互网时代的全新挑战和加强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不断地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做好高职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国内各行业软实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时代对思政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扩展思政工作的传播形式。网络时代,互联网早已变成一种变成了使用门槛较低的现代化手段,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精确传送和迅速传递信息。线上教育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现阶段在我国已经有多家高等院校完成了思政课程网上学习空间的探索,学生普遍认可线上教学,积极主动参加网络课程。网络时代为思政工作扩展了传播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实际效果。互联网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民主性。在互联网上,信息散播的形式是互动式即信息散播的行为主体和主客体的真实身份可以灵便转变。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学生传送思政教育内容,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向老师提交反馈信息或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无疑会使品德教育更为民主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明确提出个性化的建议,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也会采纳这些意见。老师已不再是课堂上唯一权威性的人物角色,反而是转换为专业知识集中化的智者形象。这不仅可以推动在校学生以探究的方法学习思想政治,而不是机械性地接纳专业思政知识传递。

(二)消极影响

网络时代不良信息影响学生价值观念。互联网的自由灵活的特性虽然在一定水平上丰富了信息交互的空间,拓宽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极为繁杂,主要表现为其內容品质和意指的多元性,并不是所有与政治相关的信息,都是以披露现实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稳定性为原则而传输。许多信息内容中都裹挟着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夹杂在普通信息当中,或多或少的对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形成影响。例如,当代学生就时常会被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影响,而对社会主义政治管理决策产生怀疑,网络时代下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降低。互联网时期,一些借助互联网存活和赢利的自媒体为了更好地获得流量,不断探索更容易迅速抓人眼球的信息传播方式。小视频、碎片化阅读等信息散播形式,便是这一目标下生成的产物。这类产物的特点在于会在抛出一个问题后,直接将结果展示给读者,帮助读者省略掉从观看到思虑的过程。对于读者而言,这种产物的确令他们快速获得思维快感。

二、网络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

在网络时代,为了充分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运用新的手段将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思想工作管理体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受众的个体特征。建立思想政治宣传网站或微信官方账号,使用qq、微信等日常通讯工具对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传播。充分利用通讯工具的信息传播功能使学生在使用这一些日常沟通方式时能够学习到高职要传播的思想内容。此外,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时代环境和网络环境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建立一个思想政治网络平台,随时收集时代的新信息和新思想。在网络平台上开放言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言论自由,了解学生的思想是工作者更好地进行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

(二)强化网络课程思政的互动性

合理有效的互动能增强网络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改善传统网络教育课堂中学生被动式学习的困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单纯的被动体成为主动参与体。教师要设计好互联网翻转课堂,让学生参与教学,独立思考,从学习实际出发,深刻理解,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分享心得。高职应强化沉浸式体验的网络思政教育。沉浸式体验是通过虚拟网络途径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最重要的是切身领悟,特别是“互联网+”课程思政,如果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其预期效果,具有条件的高职可以尝试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沉浸式教学体验,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贴近现实,以触动学生内心,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

(三)扩建社交型思政工作空间

建议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构建一个以思政话语语境为主的社交型思政工作空间。社交型指的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的一种社交模式。该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地与教师进行社交式互动,对一些社会见闻和政治新闻报道进行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及其成型逻辑,以便于优化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在过程中得到解答,学生的互联网话语权得以得到尊重和落实。该优化策略的优势在于,可以缓解高职思政话语权权威性下降的现状,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令学生在看到自媒体信息时,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引导学生建立深度思考能力

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思维训练的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远离碎片化信息、短视频的负面影响。思政课程可以与心理辅导课程合作,由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通过专业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明确短视频对人思维的负面影响。再通过定期的耐力培训,帮助学生重新找回深度阅读、有效理解的思维能力。思政教育方面可以开通一些论文写作的比赛,以加学分或者全校表扬等方式作为吸引点,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强化深度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习思政知识。

(五)强化互联网空间舆论监督力度,提升思政教育影响力

思政教育除了要开通线上教育外,也应该强化互联网空间的舆论监督力度。所谓舆论监督并不是要找到不合理的言论进行批评,而是要与互联网中信息驳杂的现象进行对抗并及时定位具有恶意引导性质的言论,并及时将其披露给学生们,引导学生们自觉对相关信息进行辨认和批判。这种行为属于见缝插针式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灵活充分借助互联网工具,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线上空间,积极主动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交流方式,以更智能化、民主化和个性的方法与学生创建新联系,能够充分迎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但是现阶段,一些高职在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具有一些不足,需要加强研究,提高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作者简介:李倩,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


参考文献:

[1]李艺全,文鸿莹.论新媒体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48-149.

[2]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47-51.

[3]王明.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时代,2014(12):31-32.

[4]马福运.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趋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