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3

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分析

赵家政

云南交投公路建设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并且在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于相关的施工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是建设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部结构施工是重点环节,决定了桥梁的整体质量与美观性。通常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时,会采取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施工环节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把控施工效果,确保符合施工标准,从而促进桥梁施工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分析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

桥梁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出行有密切的关系,能够加强不同地区的联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桥梁投入使用后,上部结构直接承担车辆荷载,只有上部结构施工质量合格,才能为车辆安全通行奠定基础,因此要加大对桥梁施工项目的管理,了解具体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效果。通常针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采用的是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落实现场技术监督,提高上部结构的荷载力。

一、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现场浇筑和预制安装,两种方式的施工成本与施工步骤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属于现场浇筑的类型,能够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选择合适的施工位置,确定施工作业平台,按照从两侧到中间的施工顺序进行浇筑。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预应力技术,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优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1]。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挂篮制作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挂篮主要由承重结构、悬吊系统、锚固装置等组成,其中承重结构是主要的受力构件,需要承担施工设备与浇筑节段的重量,所以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通常施工单位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会分段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每段的长度控制在5米以内。结合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减少在施工场地中的占地面积,为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桥梁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中使用频率比较高,混凝土的性能决定了施工的效果。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砂石和水,混合均匀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和其它材料紧密的融合。混凝土中的水泥遇到水后会发生水化热反应,水泥在释放热量时,释放的速度和热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凝固的效果。如果水化热的过程比较快,会加快水泥自身温度的变化速度,从而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2]。桥梁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环境,也会对混凝土带来影响。在温差较大的施工环境中,没有做好养护措施,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中,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降低其强度,从而无法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二)结构设计不科学

一般桥梁项目施工中,桥梁跨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主梁所承受的结构压力增加,为了确保上部结构的承载力,需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以此来提高道路桥梁结构化设计的科学性,进一步确保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对于结构设计的认识不到位,设计缺乏科学性,导致结构设计的整体效果与实际施工不相符,结构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桥梁结构发生形变,甚至还存在桥梁坍塌的风险。

(三)主拱结构被破坏

在对桥梁上部主拱结构进行施工时,通常需要安装支架,借助支架力才能完成施工。放置支架时工作人员要综合进行考虑,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位置,避免影响施工的质量[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欠缺,会直接将支架架设在主拱结构上,这样就导致主拱结构承担的压力变大,稳定性降低,从而会引导主拱结构变形,严重的会导致其出现裂缝,影响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

三、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一)案例工程概况

木板河特大桥位于东村镇石桥村,隶属富民县东村镇所辖,左幅起止里程K28+156~K29+285,全长1129m,右幅起止里程K28+156~K29+288,全长1132m。左、右幅桥跨布置为:(3×19m钢筋混凝土箱梁)+(90m+4×160m+90m连续刚构桥)+2×(3×41m)连续T梁。桥址区高程介于1568~1817m之间,相对高差约249.4m,最低点位于木板河沟谷,最高点位于寻甸岸山顶,地形起伏大。下面对木板河特大桥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二)施工准备

2.1作业现场布置

在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施工前彻底清理便道及场地上的障碍物,转移临时停放的设备、材料,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安排专人检查施工用水管道、用电线路是否工作正常,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后备水源与电源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用水、用电的连续供应。;其次,复核施工的图纸,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认图纸设计与施工现场需求一致,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图纸设计,准备好所需的支架和钢结构,并加工验收钢筋、钢绞线、锚具等材料,由试验室对主梁施工的C55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并报监理审批,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以此保证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4];最后,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

2.2设备质量检查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中挂篮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锚固、吊杆和平衡系统等组成,施工时能够沿着轨道行走,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脚手架,为了保证施工效果,施工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当构件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后,需要先检查构件的质量,使挂篮的荷载力与施工需求一致。完成挂篮搭建后,也要检测整个挂篮的安装质量,保证挂篮托架的承重符合要求,每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一致,连接质量稳固,螺栓不存在松动问题,才能避免托架发生变形。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梁与墩之间没有连接好,会在两侧悬臂浇筑施工时,出现失衡的情况。因此要提前进行固结,保证两侧悬臂的平衡性。

(三)挂篮施工技术

3.1挂篮拼装

挂篮主要是为了方便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人为制造的一个活动支架,需要结合桥梁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挂篮的重量。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挂篮构件是零散的,使用之前要按照相关步骤完成拼接,再利用塔吊将其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进行焊接工作,做好防护网,保证挂篮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3.2挂篮静载实验

安装完成挂篮后要检查挂篮的荷载能力,明确其承重水平与变形情况,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为此,需要进行荷载试验,第一,检查挂篮的安装质量,保证静载检测合格;第二,根据桥梁不同段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分级,并进行加载作业;第三,每完成一次加载后,最少间隔四个小时;第四,持续进行加载作业,当达到100%荷载后,加载时间应超过24小时。加载时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四级加载[5]。在此过程中,堆码是比较关键的,需要遵循平整稳定的原则,并且在预压时容易出现挂篮不平衡的情况,工程人员要加大重视程度,做好加载与监测工作。

(四)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4.1挂篮前移

当挂篮完成悬浇后,或者预应力张拉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挂篮沿着轨道移动到下一处工作的桥梁段中,为下一段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在悬浇好的梁段上进行轨道作业安装,先将手拉葫芦底模平台两个后梁移动到外模上,达到固定的位置后,松开吊带,使后梁掉落在外模上部,然后拆除吊带,在安装好手拉葫芦,牵引主桁架向前移动,到达固定位置后,固定底板钢筋,再移动内模板。

4.2绑扎钢筋

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筋材料,才能保证上部结构的荷载力。在进行钢筋绑扎前,需要确认施工图纸设计,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绑扎。绑扎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箍筋和波纹管的碰撞,切勿将箍筋分割,而是要移动波纹管,这是因为箍筋是一个整体,被割开后会影响钢筋的闭合力[6]。当进行张拉作业时,如果箍筋的闭合力不够,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加大出现裂缝的概率。主筋作为整个桥梁结构的主体,承担着大部分的重量,要加大重视程度,在绑扎时要核对长度,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连接。例如,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主梁钢筋是在钢筋车间制作成的半成品,安装前要对其进行清理,保证表面干净无杂物,并且在使用前必须调直,调直后钢筋弯曲度应不大于长度的1%,并不得有局部弯折。钢筋加工时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结合施工技术规范,接头处采用绑扎的方式,绑扎长度为35d,并且要保证同一根钢筋只有一个接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绑扎钢筋的扎丝和丝头要朝结构内弯,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进入保护层。

4.3混凝土浇筑

4.3.1浇筑方式

浇筑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根据箱梁高度,从而确定浇筑方式。常见的浇筑方式分为一次浇筑成形与分层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形的方式需要在箱梁的顶部位置设置一个预留孔,将其作为底板浇筑的入口,在完成底板浇筑后,需要立即将其焊封,同时浇筑两侧的肋板需要同步分层浇筑,最后在浇筑顶板,从外侧一次性完成浇筑,能够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分层浇筑的方式是根据桥梁不同的梁段分层施工,完成底板浇筑后,再进行腹板浇筑,需要严格的把控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例如,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就是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的原则是:由下而上,由低向高,先底板、腹板、最后顶板[7]。具体在浇筑底板过程中,要遵循浇筑的原则从底向高、从外向内开展浇筑工作,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堆积,并且还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与效果,降低出现收缩裂纹的概率。对腹板进行浇筑时,需要保证其处于水平状态,分层进行浇筑,每次浇筑的厚度要小于30cm,并且控制好间隔的时间,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效果。针对顶板浇筑时,由于顶板厚度不大,混凝土入模时,为避免因顶板悬臂过大,模板支架变形而产生裂纹,顶板宜采用由外向内(横向)的浇筑顺序。顺桥向由箱梁边跨现浇段墩顶面两端向墩中线合拢。

4.3.2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时,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作用,需要按照工程设计确定浇筑顺序,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中不同原材料的占比,能够影响具体的强度,桥梁混凝土浇筑要根据具体工程,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工程中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C55,混凝土配制要求:坍落度18~22cm,坍落度损失1小时不大于2cm。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针对封头处的混凝土不能随意晃动,并且为了加强稳定性,要做好锚垫板的固定工作。施工人员应在脚手板上走动,并在管道两侧对称下料和振捣。防止管道踩扁和移动,加强锚下混凝土插捣和振捣,防止锚垫板下出现空洞。③振捣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工序,应分工明确,定岗定职,分区专人负责,并有专人检查配合,用钢筋插捣、排气、检查。④如果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天气比较炎热,容易增加其产生的水化热量,使其出现开裂等情况,影响最终的质量。因此,可以利用冰凉的井水代替一部分拌合水,或者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以此达到控制混凝土浇筑效果的目的。

4.4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作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提前检查预应力管道的质量,了解管道的弹性,确定截面积,为计算伸长值做准备。一般情况下,在计算预应力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际的数值与预期差距在6%以内,这样才能使最终的施工效果接近设计方案。如果发现预应力的伸长量不足,要查明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8]。预应力张拉操作时要先了解纵向预应力张拉数值,再明确竖向预应力张拉数值,最后才能测量横向张拉的数值。不同方向的预应力张拉重点不同,并且方式也存在差距,以纵向预应力测量为例,张拉的顺序是先腹板束,后顶板束,左右对称张拉。

4.5封锚施工

桥梁上部结构在封锚施工中,要提前做好混凝土清理工作,除去表面的杂质,使用阻锈剂处理外露的锚头,保证封锚混凝土与混凝土完全贴合,凝结成一个整体[9]。本工程在进行封锚施工时,对预应力锚固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合格后才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时使用的是砂轮机,切割后的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0mm,且不得小于1.5倍预应力筋直径。针对长期外露的锚具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结合锈蚀的措施,以此保证施工的质量。对于横向预应力,封锚外的主梁钢筋应根据具体情况移动、弯折、断开。若钢筋断开,应将钢筋留出槽口外一定长度,待横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用短钢筋点焊后封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重点,对施工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做好挂篮安装与试验工作,缩小误差的数值,以此保证整个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在施工中也要控制好钢筋绑扎环节,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注重预应力数值的计算,从而提升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9):281-282.

[2]冯卓.桥梁悬臂浇筑法中挂篮施工安全技术与措施[J].交通世界,2021(25):35-36.

[3]熊兆华,黄春.桥梁上部结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1(14):133-134.

[4]周伟.关于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4):123-124.

[5]李鹏飞,高菲娟.大跨度桥梁施工中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公路,2021(02):114-115.

[6]崔智敏.桥梁施工中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9):105-106.

[7]李振军.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8):203-204.

[8]顾汗生.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1):87.

[9]白恩郦.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素探究[J].建材装饰,2017(47):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