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朱震立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700

摘要: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蓬勃发展,但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无法落实,导致自身的经营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的控制与管理手段,能使企业顺利进行资源配置与内部控制等,从而有效组织与协调开展经营活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只有在企业内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合理进行企业资源配置等,才能为企业的良好经营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特点;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相较于具备连续性、均衡生产经营的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其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基于工程项目所展开的。但同样的对于项目之外的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亦是不可忽视。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实施能否获得应有效果,是由多个环节所共同构成的,笔者对此展开探讨,望能够给同行业企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1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特征及预算管理的特点

1.1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特征

一是项目周期长。由于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参与施工的人员和工种类型较多,受交叉作业的相互影响对工作的协调配合要求高,又经常受到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普遍施工周期长,较大的工程施工可长达若干年。二是地域分布广。建筑施工生产地点具有不固定性,生产地点会随着建筑物所在位置的不同发生变化,进而施工机构也会发生整体转移,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多项目多地施工的情况。

1.2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特点

一是资金占用量大。通常单个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少则上百万,大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主要涉及项目前期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成本费用及垫付资金等,需要企业统筹规划资金的使用。二是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的上游单位主要是材料供应商、专业及劳务分包公司、技术服务公司等,目前市场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钢材、砂石等因供需关系紧张带来价格的大幅上涨,卖方市场的特性决定了材料购买需要先付款才能发货;近年来国家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理力度,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做了特别规定,劳务人员的工资要按月发放不能拖欠,这就要求企业的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否则很难维持正常的经营。

2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领导缺乏对资金的全面控制意识,工作主要集中在承包工程和现场施工上,关注点更多集中在业务拓展、项目工期、项目产值和利润等方面,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忽略了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费用浪费严重、工期延误导致产生额外赶工费等问题,对资金的流向和具体使用情况不了解,对资金管理概念理解片面,认为资金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和协调,造成建筑企业在资金使用和预算过程中出现了不必要的损失。

2.2预算编制与规划合理性不足

预算指标编制规范性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效具有较大影响,在新时期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较多建筑施工企业未能认识到此点,未能将预算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有效结合,导致预算脱节问题突出。在开展预算编制活动中,未能对多项财务信息实施有效核算,加上多个部门发展中缺乏完善的信息交流过程,这将导致预算目标与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难以对应。在实际执行中对各项指标随意变动,会影响到预算管理成效与管理权威性。

2.3所承接项目的资金质量不高

一方面,建筑业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优质地公开市场项目竞争十分激烈,一个项目几百家建筑企业竞争,所以在另外的非公开市场,如房地产等市场上,企业获标心切,为了承揽工程,不顾项目垫资、付款条件差等关键商务条款,采取不合理低价中标的方式,不考虑资金成本、项目利润率、资金流量,给后续履约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弥补低价中标带来的潜在损失,会以增加签证的方式增加收入,但往往签证部分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条款比例收款,须待项目竣工结算后才能按合同条款比例支付,资金回收严重滞后,实际工作中签证金额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3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资金管理理念

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加强资金管理的宣传,使公司全体员工明确现金为王、以收定支的理念,全面提升企业全体员工资金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管理层应该向全体管理人员普及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资金管理习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加强对项目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团队。企业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明确资金管理与每个部门息息相关,各部门也应紧密联系,加强交流沟通,将资金管理理念贯穿项目承接、施工、结算、收款等全过程,提升项目承接及施工质量,提高过程结算效率,落实项目催收清欠力度,保障企业资金稳健发展。

3.2预算编制与规划合理性不足

预算指标编制规范性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效具有较大影响,在新时期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较多建筑施工企业未能认识到此点,未能将预算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有效结合,导致预算脱节问题突出。在开展预算编制活动中,未能对多项财务信息实施有效核算,加上多个部门发展中缺乏完善的信息交流过程,这将导致预算目标与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难以对应。在实际执行中对各项指标随意变动,会影响到预算管理成效与管理权威性。

3.3要严格把控住项目资金整体质量

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能力守牢项目承接底线,加强对投标的管理。投标前应充分了解外部市场环境,对拟参与投标的项目尽职调查项目税收、市场环境、资金条件、外汇汇率等内容。应设立类似标前评审机构,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履约能力、资金保障能力选择项目,对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业方(总包方)的资信情况,业主(总包)方对承包商是否要求垫资、借款、让利、参与投资、以房抵款、项目进度款支付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测算项目资金,特别应考虑资金成本,做好实施方案规划并分析不同方案,审慎决策参与投标,坚决守住底线。对部分资金条件差的项目,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充分预估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预案,审慎研究才能参与项目。

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顺利经营和持续发展有关键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企业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并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并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能明确企业的导向及战略目标,并配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助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鑫.Z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8.

[2] 王涛.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22):171-172.

[3]隋春峰.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134-135.

[4]王岩花.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0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