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刘刚 华春光 王磊

宝鸡市煤矿安全生产救援保障中心 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开采越来越多,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矿资源开采的力度不断加强,直接带动了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矿井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煤矿一般都是处于地下,所以矿井的通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管理不到位,将会出现火灾,水灾,瓦斯爆炸等多种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意义,其次探讨了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及相关因素,最后就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的分析和防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煤矿通风管理在整个矿井生产管理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通风状态的优劣直接关联着井下作业的安全保障,影响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随着近些年来各地频发的由于通风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的井下安全事故,煤矿通风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煤矿井下工作人员能够安全的进行开采工作,矿井的通风管理方法也要进行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技术和设备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来不断改善,从而有效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于煤矿生产作业来说,通风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不但关系着井下有害气体能否顺利排出,还影响着煤矿的生产安全。纵观全球煤矿安全事故,一旦井下通风系统出现问题,基本都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煤矿企业只有合理开展通风管理工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然而受到外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煤矿企业若未加大通风安全管理力度,其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降低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

2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及相关因素

2.1客观因素

①周围地理环境因素。A.煤矿深度的增加所到达的地质层越复杂,该深度所受的地压也随之升高,瓦斯压力和地温也越来越高,其安全隐患也逐步增加。B.煤矿瓦斯的产出随着煤矿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煤与瓦斯所产生化学效应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安全系数也在不断降低。C.煤层本身温度存在升高现象,当煤层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煤尘爆炸的危险系数也随之提高。②矿井的工作环境因素。A.矿井内部的通风系统薄弱,矿井的基本通风得不到保障。B.没有完整的通风网络结构,基本的风流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通风渠道不合理,通风设备得不到妥善安置。C.在矿井机电管理中存在漏洞,出现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和配套设施不一致的问题。D.矿井内没有配置完整的防尘设施,容易造成煤尘的飞扬和堆积,容易引起矿井内粉尘的爆炸。E.矿井在深度的影响下,会对矿井内部的监控系统,仪器仪表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出现故障。

2.2人为因素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通风存在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多数开采人员的素质较低,甚至不理解安全施工的流程、标准,所以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他们无法有效落实安全预防工作,轻则会引发小型事故,重则会导致人员的伤亡问题,甚至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在生产实践环节,即使是微小细节的疏忽都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此,煤矿企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与规范开采煤矿,只有这样才能高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的分析和防范

3.1不断完善和优化矿井通风基础管理

要实现现代化矿井通风管理,①要对通风基础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以现代化管理体系为前提,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畅通并做到及时共享,整合矿井资源,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②要把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煤矿通风系统、局部通风、巷道阻力和通风设施管理上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矿井通风工作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③还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数据能够高效、便捷地处理的优点,不断的完善矿井通风基础管理,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对通风设备的整体管理,对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时管控,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录入、整理和分析,预防通风管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改善通风管理上的缺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注重安全监督管理

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与安全管理机制有着极大的关联,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煤矿通风安全作业能顺利、有效地开展,企业必须加大对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优化通风安全管理体系,在制定和落实制度时也能有一定的参考依据,这样煤矿通风安全工作也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依据通风安全工作开展的需要,针对性制定符合通风安全作业要求的安全管理机制。同时企业还要优化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针对性设立监督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煤矿通风安全的实时跟踪检查与管理。在检查期间,如若发现有安全相关问题存在,企业就要派遣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这样不仅能及时解除安全隐患,还能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这样企业便可安全、稳定地开展煤矿开采工作。

3.3引进安全管理人才

在目前的采矿作业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高度重视。但只有意识与技术,依旧不能够完全的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对安全进行规划,对施工人员科学安排,同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这样才能够全方面减少煤矿采矿事故产生的几率。由于目前大规模的煤矿作业时间都很短,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这就需要煤矿企业聘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在技术上保障开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并且还要让这些人员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感。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让开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够被保障。增强安全监管不单是企业责任,更是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增强安全监管能够对企业形成一定压力,促进企业对煤矿采矿安全问题的重视。国家方面要出台相关的对策,企业要加强监管,个人也要进行自我以及他人的监督工作,共同努力保障安全生产。

3.4建立健全通风评价机制

通风评价机制指的是结合煤矿通风原理及通风现状,构建相应的体系,从而实现对井下作业通风数据的实时监测,并通过对通风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通风评价机制的构建角度来看,我国的煤矿生产行业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个级别的煤矿生产企业纷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多种评价体系。整体来看,通风评价体系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前者指的是根据矿井开采深度对通风量进行评估,进而判断井下的通风安全性。后者则是依据矿井的规格和性质对通风标准进行判断。这两种通风评价机制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矿井使用。与此同时,煤矿开采企业还应当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煤矿安全和通风系统的稳定程度制定特定的评价指标。任何评价标准的使用,都应当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为基础。

结语

总体来讲,开展煤矿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首先要认识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于整个煤矿产业工作存在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对传统管理观念的改变和方法的创新优化,达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目的。随着我国煤矿工业的逐步发展,煤矿开采的难度和矿井的深度会随着时间逐步提升,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方式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才能有效的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煤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亚权.煤矿通风安全隐患预防的措施探讨[J].石化技术,2019,26(11):378-378,380.

[2]郭辉.煤矿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8):130-132.

[3]宋金科.煤矿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2):122-124.

[4]谢兵.煤矿通风安全隐患预防的措施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38):217.

作者简介:刘刚 (出生年 1987-) 身份证号码:610323198710222611

汉族 陕西宝鸡市 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机通风与安全


华春光 (出生年1987-) 身份证号码:610431198708060612

汉族 陕西咸阳人 本科,职称:采矿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机通风与安全

王磊 (出生年 1984-)身份证号码:610329198412120017

汉族 陕西宝鸡市 大专,职称:技术员,研究方向为矿机通风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