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黄日模

身份证号码: 45092119910905****

摘要:我国正处于传统低端产业向高端新兴产业转型时期,产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扩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变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实融合等智能化技术在测绘行业不断渗透与发展,并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相融合,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工程测量从测量制图为核心的传统测绘发展到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对测绘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建设也对工程测量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是工程测量创新发展的动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详情如下。

关键词: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引言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体量被动增大。近年来,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遥感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测绘新技术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飞速发展,新型的测绘仪器被开发,新的测绘手段被应用,新的测绘理论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测量课程。在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普遍面临课程学时不足的困难。而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众多高校选择压缩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的做法,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难。为了在规定的学时内,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任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开展了教学改革尝试。

1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内涵和方法研究

以本科生导师制全过程引导为保障,实施专业导师制教学管理,旨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效果的优化。实行本科高年级专业导师制,即在大一、大二年级为学生配备以班级为单位的班导师。班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大三、大四年级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一般8~15名学生(学生组)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学期不少于8次或16学时,以学生组为单位集体进行。这样就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智慧、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以全面性、超越性、开放性、主体性、实践性、差异性为培养方法,实现个体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

2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1基于“岗课证赛”融合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实践

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学校道桥类专业群已推行“多证书”制度数年,学生在毕业前应至少通过一门与岗位对应的技能等级考试才能毕业。同时,各类技能大赛引入了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构建拟真的生产环境,根据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和素养要求设计竞赛内容,切合了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我们根据近年来技能竞赛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确定了四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和工程施工放样等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形成“岗课证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推进《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从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教学组织形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考取资格证书、参与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岗课证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契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培养模式。

2.2企业实践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助推专业建设

通过教学素材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将实践成果转化到科研及教学工作中,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企业实践期满,教师积极参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诊改与课程诊改,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努力申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通过深入了解行业对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需求,深入剖析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矛盾,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服务教学改革。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方面,根据社会发展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优化完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等新知识、新技术。以生产项目、案例、测绘规范等为结合点,修订课程标准。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淘汰过时或生产单位很少用的项目,开发信息化测绘新技术项目,如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使用、BIM技术、无人机测绘等与生产实践对接的实训项目,并以职业道德素养为标准,稳步推进专业建设。

2.3教学形式改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6人。小组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兴趣,根据给定的模块任务,自行进行任务组合。小组需灵活应用课程理论知识及可查阅的相关资料,首先制定各模块任务的测量方案,其次进行分工协作,开展测量作业,最后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测量成果,完成实习任务。新的教学形式继承传统实践教学的优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护测绘仪器和团结协作的基本素质,但是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对于传统测量实习,测量仪器、作业步骤和成果要求相对明确,学生可根据任务书要求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思维训练。改革后的测量实习仅给出应用场景,小组成员要自行商讨有关测量仪器、作业方案和作业步骤等事项。改革后的实习成果要求较为宽泛,小组成员可结合相关资料,选用合理的表达形式。新的教学形式更适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更多处于辅助地位,起到引导的作用。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测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工程测量的服务保障。实践表明,加强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内涵建设,落实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场所、设备和经费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导师的业务能力,能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学校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初见成效,但创新项目导师团队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经验尚不够丰富。建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构建工程测量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创新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花向红,邹进贵,王中全,等.测绘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261-263+279.

[2]花向红,邹进贵,汪志明,等.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实施与效果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19,44(5),104-106.

[3]赖双双,段炼,龙嘉露,等.“人工智能+”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导师团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17-318.

[4]陈娟.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16-117.

[5]梁永平.基于注册测绘师职业需求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测绘工程,2020,29(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