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莫苗苗

广西君勉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十分快速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乡村振兴是我国的战略目标,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现在农村的住宅基本都得到改善,泥土房基本都改善成砖瓦房,农村的居住环境在改善的过程中,农村其他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这对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都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农村人口数量不等,我国农村居住环境改善需要逐步完成。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给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实现我国共同富裕道路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径研究

引言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分布地域较为广阔,从国家整体战略发展方向来看,农村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持国情稳定的基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全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目标。但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负面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与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短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一目标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社区的宜居性,促进生态振兴,加快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2)好的整治模式、参与机制,可以增强乡村组织力和凝聚力,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实现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的目标;(3)整治活动有助于培养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管理人才,而乡村宜居性、组织力和凝聚力增强后,还能提升乡村的吸引力,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综合促进乡村人才振兴;(4)在能人带动、人才集聚、环境吸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还可能催生乡村特色产业、地方品牌,进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兴旺的目标。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整治规划的系统性不足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落实统一的规划设计,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对绿化设计、环境美化、污水处理以及资源配置等多环节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实际上,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相关工作的开展对其整体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充分关注整片治理区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有助于提升治理水平。然而,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并没有树立环境连片整治意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也缺少相应的长远目标与工作思路。整治规划的系统性不足,将会造成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缺失的问题,对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工作都会产生一定阻碍。

2.2缺乏乡村建设统筹安排

当前,当地政府部门在农村环境改造、规划建设过程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未对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与设备进行完善建设,房屋的建设未进行统筹安排与设计,政府各职能部门整体工作效率并不突出。即便部分农村地区在改造与建设前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但由于参与实际施工与管理的人员自身能力有限,也无法顺利开展农村改造工程,贯彻落实相关策略规划与政策制度。针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将政府部门、城市、乡村、企业联动融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共同改造农村落后环境。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

3.1优化改进整治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必须转变理念问题。首先,需要改变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的实施者,需要将绿色理念融合到农村居住环境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制定农村居住环境的实施方案,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地进行农村居住环境整治,从本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其次,农民需要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对生活垃圾等需要进行无公害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对农村基本环境具有保护意识,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优化改进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工作理念是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科学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3.2加大资金投入并统筹安排

当地政府部门要对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相关职能人员要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建设方案,科学核算所需要的资金规模,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将整治的重点内容进行优先对序,确保资金的投入能收到预期的成效,切实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置办与完善。同时,财政部门要拨出一部分资金建设农村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人士实现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3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厕所垃圾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水平。探索小型化、分散化的垃圾处理模式,推动解决较偏远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技术难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施运行维护,推行运行管护市场化。优先治理水库、河流等重点区域以及人口集中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严把农村改厕产品质量关,使得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推动农民主动参与垃圾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明确村民责任,将村庄清洁纳入村规民约,着力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维护村庄清洁环境成为自觉行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典型地区污水治理试点,分区分类选择并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和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收运处置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回收利用体系;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和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

3.4探究新型整治工作机制

传统的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机制不适合现代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的需要,创新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机制是必要的,符合现代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的需要。首先需要利用新能源,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例如:某农村地区开展沼气建设,以人畜粪便为原料,生产沼气,用作农村生产生活的燃料,如以沼气作为炉灶的燃料或养殖场灯具的照明能源,沼液可用作农业生产肥料,避免农村地区人畜粪便随意堆放,产生难闻臭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利用新能源创新工作机制符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应用,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引进新能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方案,以绿色理念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居住环境。

结语

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改善与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村环境的规划建设力度,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的基础项目。在实施该项目工程时,当地政府部门要不断创新、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有效提升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规划建设工作,为尽快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萍嘉,苗晏凯.村民参与视角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影响机制研究 [J].农村经济,2019(10):101-108.

[2]余剑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整治 [J]. 2019,30(20):200-201.

[3]周明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