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张桂香

敦化市官地镇中心小学校 133722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德育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想要将其做好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好对幼儿的引导与启发至关重要。从德育工作角度来看,幼儿德育工作难就难在幼儿尚不具备良好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所以,如何做好德育内容的表达,并让幼儿可以对其产生思考,就成为考验教师教育能力的关键。在我看来,想要让幼儿产生感官认知,并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启发,教师就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德育渗透,让德育成为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部分,由此完成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引言

幼儿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其今后成长、良好品德的塑造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德育,将德育置于重要位置,对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有积极的效果。可通过一日生活、游戏、活动、班级管理等方式融入德育,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前教育阶段正是幼儿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认知领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果能够将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积极思想渗透到他们的思维意识当中,那么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将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阶段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幼儿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前教育是对幼儿展开德育教育的重要窗口,这一阶段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足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划性,这样才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将这些思维意识有效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当中。学前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在德育思想的引导下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尤其是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减少不利因素或不良思想对幼儿道德品质造成的侵扰,利用好学前阶段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对幼儿园德育现状进行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革新。它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性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的重要场所,德育工作备受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德育工作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发育,所以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德育,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根植在幼儿的内心。但是在幼儿的德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大多数孩子都是由长辈照顾,所以会出现过度溺爱的现象,导致在幼儿的世界里只有自己,难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多数家长十分重视幼儿的文化水平,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孩子缺少道德观念;家长和教师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式教育,缺少实践教育,使得孩子不能深刻理解德育素质的意义。

三、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了解幼儿的状况

要想做好幼儿教育这份工作,幼儿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爱好以及家庭环境等,给班里的每一位幼儿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档案,以便深入了解幼儿的各项情况,从而因材施教地安排教育活动和进行恰当的教育设计。在做了解工作时,教师不但要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状况,按照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制订出不同的教育方案,并且在教育时,要有机地将德育元素渗入其中。

(二)基于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性格、思想、思维方式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可以从情感教育着手,注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例如,幼儿之间玩玩具容易出现争抢的情况,对于孩子之间的争抢教师应该说明道理,并让其自主解决。在事后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一方要加以引导,再根据这件事情对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会给表扬,没有得到表扬是因为哪里做错了,再次发生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扬与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循循善诱,耐心教导,能够有效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对于其健康生活、责任担当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以此逐步提升其核心素养。

(三)通过班级管理融入德育

要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并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当中,与幼儿成为好朋友。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树立良好师德,建立良好班风,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榜样。教师让幼儿在课堂上完成手工操作,不能采用命令的方式让幼儿去执行,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最后手工操作也学不好。在手工操作活动中,教师可先给幼儿进行示范,提起幼儿的兴趣,再让其进行实际操作,在幼儿操作时,教师进行引导,但是不能帮幼儿直接完成,教师耐心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幼儿学会了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操作后,对于完成得比较好的幼儿要给予奖励,让其继续保持认真的态度,尽自己的能力完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逐渐培养其独立的能力。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幼儿,教师也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并给予其帮助,教会其不轻易放弃、尽力做好。教师通过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其中,久而久之,便能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另外,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师也可通过午睡、吃饭等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让幼儿在午睡时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其他同伴;吃饭时教导幼儿不能浪费粮食等,这些都属于德育的渗透。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对幼儿引导,教师良好的品行也能引导幼儿,教师将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对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有很好的促使作用。

(四)教师起好“领头羊”作用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做出正确的示范,例如,遇到老师或者家长时,幼儿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并且在交谈中要使用礼貌用语。这样通过潜移默化的德育方式,能在一定程度影响幼儿的道德行为,进而有效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生活当中的知识,也能够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军.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103.

[2]史婷.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分析[C]//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473-475.

[3]王昭,石利.刍议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9(06):160-161.2019.06.076.

[4]刘竹英.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吉林教育,2019(20):79.

[5]蔡天丽.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J].理论观察,2019(0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