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教学

段红利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云南省 红河州 652499

摘要:组织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首先要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要认识到美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同时又比生活本身更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感悟到更多的色彩,对美产生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体会到一些独特的情感,这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首先了解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探讨开展情感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更加顺利地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情感教学


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改革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需要关注课堂教学中不同课程的合理性设置,高中美术教学课程的设置符合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要求。要更好地组织开展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工作,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挖掘美术课程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保障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成果。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和开展情感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般来说,在学校中开展的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认知方面的教育,而情感教育完全可以说是在基本的认知教育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体系和模式。现如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进步,已经使情感教育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国内外的美术专业学家一致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对于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还有学生创造力的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课本身是一门艺术类的课程,它是针对美的内容以及美的表现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情感体验,而美育本身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在这种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得到培养和熏陶,使学生从美的事物中真正的发现美、感受美、看到美,也能够感受到这种美的事物对于自身产生的良好体验,这本身就是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美术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主要的途径,需要让学生在这种美学的环境下接受美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融合情境创设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受到启发,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心情十分愉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辨别是非美丑和事物对错的能力,审美教育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精神水平,让学生的品味更高,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学习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方便。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作品去设置美术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1]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特殊反应,在画面中融入情感的因素,才能够让作品的价值更高,作品的独特性更高,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情感的独特性表达,使最终的教学效果更好。

(一)对美术教学的地位产生客观的认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对美术教学的地位产生错误的认识,但是要正确了解美术教学本身是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属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美术教育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审美知识以及原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要摆正美术课程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优秀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

(二)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的内涵

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典型的艺术作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能够更深层次的感受美的内涵,这就是艺术作品潜在的魅力。不同的画面中,往往包含着独特的作品内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去推敲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于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产生理解,在认识到创作者的背景之后,感受作品中的内涵,使学生更加全面细致地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比如说在湘美版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辉煌的美术历程》时,就可以分析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及美术风格,同时掌握这些美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背景,还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古埃及以及古印度和印第安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从这些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文化观念的变化,对于美术的发展史造成的具体影响,理解不同时间艺术的风格,以及变化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对不同的文明产生更高的尊重感和热爱之情,达到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

[3]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需要重视自身形象的表现,教师自己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学生会在这种环境下感觉到更加亲切、轻松、愉快,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面带微笑能够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美术课程的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给学生真诚的微笑,或者是期望的眼神,又或者是幽默的话语,这样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以及关怀和殷切的期盼,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独立自主,营造一种良好的、轻松的、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情感教学的效果[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营造独特的教学环境,体现出教师的重要作用,使情感教育的理念和内容真正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保障情感教学的实际成果,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传贤.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21:150-151.

[2]张勇.初探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J].文化产业,2021,10:106-107.

[3]何长青,何长松.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146-147.

[4]李雪静.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