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课程思政”视域下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浅析

叶剑飞 沈海华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赣州市第三中学,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成人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着力加强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措施,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开展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注重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找对正确的教育途径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 成人教育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途径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此,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序幕迅猛拉开。成人高等教育同样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成人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建设”的重要一面,加强成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也就成为德育领域应有之义。综上,可以看出,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着力加强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措施,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

一、深刻把握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它有别于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各个专业课程领域,融合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之中。因此,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就是将各学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融合,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挖掘各学科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寻找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契合点,以受教育者易接受、吸收、消化的方式,推动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校育人合力,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成人大学生学习特点

一是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更为特殊、多元。成人大学生重新提升,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学习目的是更多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的问题,更渴望学习现实中急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二是成人大学生往往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的学习属于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再学习,并容易以已有的经验作为依据。但同时,成人大学生的来源更为宽泛、多样,年龄跨度大、职业分布广,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这就决定了成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各不相同。三是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但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当下的发展需求。成人大学生有着信息迅捷、知识面较广、反应更灵敏、自主性较强的优势。他们充分认识到提高素质和增加经济收入之间的密切关系,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更多地注重和追求学习的实用性。

三、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是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如何开展成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既没有出台明确规定,对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也远远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相对滞后,没有把生态文明素质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往往散乱,学生参与面少,普及率不高,这使成人大学生普遍缺乏形成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知识基础。二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明显弱化高校传统思政工作。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常规的说教教学方式已难以在他们的思想中产生共鸣,工作的效果明显弱化。

四、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新途径

开展成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注重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找对正确的教育途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可以采用将生态文明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时事政治及道德规范等相结合的生动化授课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有计划的授课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交流体验、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高效率的完成教学内容。并注重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对比,既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完善,又通过现实的警示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产生生态危机意识。二是发挥选修课和专业课的扩展和渗透作用。高校可以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指导,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利用好多个学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实施了学分制的高校,可以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有规划的开设一些相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环境保护、国学与生态等课程,并采用学分挂钩的评价机制,确保课程体系的目的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好高校选修课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扩展作用。同时,将专业课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多学科相互渗透,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各门专业学的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本身具有涵盖学科面广的特点,高校应将生态文明教育加入到各类相关专业课教学之中,在专业课程里结合讲授生态文明知识,把生态文明理论和各门专业课程系统的、全面的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科之间渗透生态文明知识。这不但有利于生态知识的消化掌握,还有利于引导成人学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立足社会去思考和探析生态文明。三是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课程教育中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将课堂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创新教育手段和丰富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生态文明诉求结合起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原则,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热情。


参考文献:

[1] 罗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万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社科纵横,2015.

[3] 王冬伟.新时期成人教育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1.

[4] 张云萍.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8.

[5] 郑薇玮,游婷,陈星娥,郑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叶剑飞(1981.11),男 汉族 江西南康人,硕士,讲师,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电话 13576797578

第二作者:沈海华(1982.1),女 汉族 福建安溪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电话 1597009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