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混凝土性能和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公路隧道混凝土性能和控制

谢洪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南岸区 40000


公路建设市场的招投标活动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其做法与运作程序不断完善和提高,向着更加规范、科学与合理的方向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体现。随着公路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工程数量增多,为公路隧道混凝土性能的控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其中由于公路隧道混凝土比一般混凝土复杂,导致其公路隧道施工难度增加。对此,应将研究重点放在公路隧道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更快进行公路隧道混凝土施工,如何保证公路隧道混凝土的性能与施工的效率与成果。




关键词:公路隧道;混凝土;性能;控制










公路隧道混凝土性能和控制


引言

公路隧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整体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伴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混凝土市场需求日渐增加,通过市场调查可得,公路隧道施工对于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例、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建筑工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公路隧道混凝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变形,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同时也制约了工程施工进度。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水化热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外界气温的影响;钢筋约束条件。对此,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案例研究

1.1涪丰石高速公路隧道介绍

方斗山隧道是涪丰石高速公路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涪丰石高速公路最长隧道,隧道左线长7285米,右线长7310米,属于高瓦斯特长隧道。隧道设计为分离式4车道,进口位于丰都县高家镇太运乡蒋家沟,出口位于石柱下路镇罗林沟之间。



1.2该工程混凝土控制难点

1、混凝土中的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裂缝

众所周知,混凝土组成成分不同,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凝土在搅拌、混合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化学变化。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因受到温度、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不间断发散热量,最终在高温下混凝土才能得以稳定、成形。比起一般的混凝土,公路隧道混凝土更加吸热,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层不断加厚,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混凝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裂缝。从施工经验来看,混凝土因化学反应等出现的裂缝与其受温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施工三天公路隧道混凝土内部升温迅速,五天后高温增速,公路隧道施工进入挑战阶段。裂缝是当前公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下文将会对防止裂缝的对策进行分析。

2、减少温度收缩所致影响方面

从事公路隧道施工的人员都知道,在混凝土浇注之后其会在浇注表层渐渐硬化,混凝土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这就导致很多已经完成建筑结构遇到冷热不均的情况,出现膨胀或者收缩的变形现象。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出现硬化收缩现象,而在这期间,温度差异是对混凝土硬化影响最大的因素,需要施工人员格外注意。如果混凝土热胀冷缩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后,内部会产生压强,导致建筑结构破坏或者崩塌的情况。

  水泥混凝土中,增加钢筋是减少混凝土收缩的一种重要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多数施工单位在钢筋下面都没有放置保护层的预制垫块(少数施工单位用小石子垫上,也是不符合规定的,因小石子易走位,且保护层厚薄不一)。浇筑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将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向上提一提。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既不能达到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又使钢筋骨架或钢筋网走位,更严重的是产生弯曲变形,不能保证质量。在现场施工中,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制作高强度的圆柱体砂浆垫块。砂浆垫块的半径和设计保护层厚度一样。垫块中空部分和钢筋直径一样。钢筋加工时,将钢筋插入砂浆垫块中空位置,这样,钢筋保护层厚度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1.3该公路隧道对混凝土性能和控制的要求

第一,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满足施工需要。喷射混凝土要符合设计要求。二次衬砌混凝土属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20mm之间,和易性能较好,防止施工中混凝土堵塞泵送管道。仰拱混凝土和调平层混凝土,以及基层混凝土一般坍落度100~120mm,无离析。路面混凝土要易于成型,水灰比较小,坍落度控制在40~60mm.所有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公路隧道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卸料时间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将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尽量缩短浇筑与开始养护的时间差。并根据当天天气情况,采取必要的防风等措施,防止砼表面失水。

第三,混凝土入模后,要立即进行振捣。振捣必须密实,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过振,振捣时间宜为15~30秒,以砼开始反浆和不冒泡为准,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点布置要均匀,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以免振捣不实,造成渗水通道。振捣时应尽量不接触模板、钢筋、止水带,以防止其移位、变形。

第四,对已浇筑的路面混凝土,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压。以防止表面裂缝出现,终饰抹面要掌握好时间,理论上以砼的凝结时间为准,但由于施工现场白天、晚上以及季节气候的不同,对砼的凝结时间影响很大,因此可用常规方法即按压方法控制。

2案例分析

2.1隧道外界施工环境

隧道施工具有24小时不间断的特点。一般混凝土搅拌站选择就近的原则,这样减少混凝土运距,节约成本。混凝土搅拌机生产要满足现场混凝土需要。混凝土搅拌站计量设备必须强制标定,并须期间核查。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因为原材料的含水量不均匀,配合比中实际用水量应有所调整。通过该项目施工发现,单位耗水量是影响流动性的最大因素。水的消耗增加了10kg,坍落度增加30mm,即流流动性明显增加,但硬化后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孔隙,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这种外界施工条件下,容易使新的混凝土分层、泌水、离析现象,降低了工作性能。因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来确定单位的耗水量。

2.2隧道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

2.2.1水灰比、水胶比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水灰比比例不当会降低其施工应用性能,加剧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拉低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能和质量。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混凝土配比调试和确定。

2.2.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设计主要控制混凝土配制强度、工作性能。而高性能混凝土不但从强度、工作性能提出高标准、高要求,而且更注重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初期,就需要根据工程所处的水文、气候、地质环境等对混凝土可能造成影响,提出了相对应的耐久性指标要求。

对于结构需要自防水部位,提出混凝土抗渗性指标;对主要结构的混凝土,提出电通量、抗碳化、抗裂性能、混凝土总碱量等指标要求;对补偿收缩部位,提出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指标。

2.2.3水、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

(1)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

(2)水泥:水泥的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选择安定性好、质量稳定且与外加剂适应性好的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3)细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之间的人工砂。级配与细度模数良好、含泥量低的砂在拌制混凝土时能更好的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4)粗集料:应选用强度高、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的连续级配碎石或卵石,粒径以4.75mm~26mm、针片状含量越低越好。粗集料有一个因素容易被轻视,现在大多数石场为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其生产的碎石粒型扁平、针片状较多,宜修整。

(5)外加剂:应选用合格的减水剂和膨胀剂等,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等性能。外加剂的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2.4混凝土工艺与施工技术

第一,重点进行隧道二次衬砌的检查工作,为避免大模板在现浇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漏浆情况,施工人员需要事前在模板底部抹上层砂浆,待砂浆凝固之后再进行模板安装工作。

第二,喷射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湿喷工艺。不宜使用干喷法。以减少粉尘对工人的伤害,同时减少回弹率,降低施工成本。回弹掉下的喷射混凝土,严禁再次使用。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喷射平整。

第三,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还需要对后续进行养护,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管理人员要明确养护工作的责任人,制定明确的养护制度。

3案例结论与建议

3.1研究结论

公路隧道混凝土与其他施工相比,具有不易散热、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的定性与韧性较差等特点,如果运用一般地质土体混凝土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顺利进行,对公路隧道混凝土结构也会造成危害。本文从公路隧道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出发,从公路隧道混凝土的性能控制等一些列过程控制着手,解决公路隧道施工常见问题。

3.2相关建议

3.2.1加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隧道温度比较恒定,适合混凝土自然养护,一般不用特意关注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前7天多次浇水养护即可。

3.2.2合理计算混凝土原材料比

第一,高性能混凝土因要求高,自配合比设计开始就应加强质量控制。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要求,通过计算、试拌、调整等步骤确定。

  第二,高性能配合比在设计思路。需要按耐久性的要求,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抗冻及电通量指标,由此来选择水胶比、控制胶材用量及掺和料的比例。

  第三,一般情况下,矿物掺和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当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0.45。具体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2.3科学合理的浇筑

首先,公路隧道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浇筑砼过程的要点,第一,需要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材料,包括内外墙支板,地脚螺栓及其配套工具材料;第二,浇筑过程需要借助于爬梯、电钻、吊等,需要做足准确;其次,在浇筑砼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分工,将模具、人工、材料进行重新规划和配置。 第三,浇筑砼施工要重视施工工艺及技术组织,在完成每一个流水段的拆模工序之后,保证混凝土不浪费。

3.2.4提高混凝土工艺与技术质量

第一,泥岩地质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遇到天气干燥时施工条件有利,施工稳定性较高。格外注意雨季施工,采用定期排水、改进工作坑护壁、强化工作坑护壁支撑力度等方式,为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第二,运用经纬仪将轴线进行墙身弹线;抄平工作,即施工人员合理利用水准仪站在正确位置进行模板底标高的检测,严格按照事先做好的墙身规划确定好支设的范围,减少后期施工中存在的误差,也可以减少底板浇筑、灌浆中存在的溢出等情况。在上一工序规划好公路隧道混凝土比例之后,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好底板钢筋绑扎,完成机电等设备的预埋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反复检查钢筋绑扎,尤其是确保钢筋在绑扎时不被混凝土及其他材料污染。为增加底板钢筋的牢固性,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漏浆污染清理工作。


3.2.5其他

①均衡截取止水带,借助于止水带,在边基两侧进行搭接,留足搭接的空间与长度,严格依据边墙位置进行搭接,确保止水带位置正确。

②按照具体流程完成止水带对称安装。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为,借助于测量工具,确保安装内外部分均等,采用一隔一的方式进行钢筋固定,形成系统的固定结构,保证止水带的定位准确无误。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止水带处砼的光滑性和平整性。

③工程人员必须要防止混凝土作业时的水流,必要时可采用泡沫等材料,帮助止水带更牢固定位,同时可以确保浇筑的准确完成。进行接头防异物堵塞处理,选择无纺布包裹盲管,促使其在水流流动过程中阻挡混凝土等杂质。



参考文献


[1] 夏才初,张国柱,肖素光. 考虑衬砌和隔热层的寒区隧道温度场解析解[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9)

[2] 尚军. 湾湾川隧道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方案[J]. 山西建筑. 2010(17)

[3] 熊炜,刘明贵,张启衡,王志铭. 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06)

[4] 韩亚飞. 浅谈沈阳市五爱隧道公路隧道混凝土冬季施工防裂抗渗技术措施[J]. 北方交通. 2008(07)

[5] 刘波,(美)韩彦辉编著.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6] 李宁军等编著.隧道设计与施工百问[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7] 关宝树编著.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8] 许文忠. 公路隧道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控制施工技术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9] 侯雁南. 公路隧道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

[10] 王迎飞,黄雁飞,周丽美. 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及其相关性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03)

[11] 王海侠,周伟玲,刘加平,方永浩. 普通强度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初步研究[J]. 江苏建材. 2005(03)

[12] 姚明甫,詹炳根,黄晓梅. 养护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脆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