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生态学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许云淇

东北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物质的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繁荣,许多生态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开始反思他们的生活。当生态理念逐渐融入人们的思维中,就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运用分析

一、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概念

以人与环境和谐为中心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这意味着确保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的基本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概念,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它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标。具体体现在环境设计的结构、设置和概念上,强调环境艺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后代的发展需要。生态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将生态概念融入生态艺术建筑,能充分发挥和谐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创造更好的生态系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贯穿生态设计的全过程。

二、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过去,在城市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环境艺术的发展是为了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城市服务的需要,更好地设计更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建筑。在生态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示景观空间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和色彩方案,使生态艺术在有限空间内发挥生态建设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环境艺术旨在更有效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充分结合项目指标,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整合生态设计理念,使设计既能满足经济指标,以及潜在发展的要求,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节约原则:简化环境艺术的设计,避免设计的复杂性、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使用,提高资源效率和频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耐久性。多样性设计原则:各种多样性的设计本质意义在于创造环境艺术产品的整体设计。它要促进艺术产品设计的各种多样性。各设计要素必须充分相互整合。可以使用不同的艺术材料和产品设计组合风格。其他艺术产品专为鼓励消费者消费而进行设计,通过一次性产品消费,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因产品消费成本增加而对人类环境健康造成的各种过度污染负担。产品回收废物利用原则:废物回收利用原则是一种指尽可能在人工利用环境中及时回收一些人们日常生产以及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自然废弃物和其他资源,使其像在自然环境中一样自然分解。对于那些垃圾可以及时回收的,必须尽可能多地增加可以回收的垃圾数量和回收频率。对于那些不能及时回收不可利用的,必须尽可能多地促进垃圾消化和废物分解,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生态影响压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科技产品系统的设计或实际应用中都应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并更好地保护优化自然环境。高效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特别于它是利用不可逆的再生资源,消除了在自然环境资源中的浪费,避免使用原材料资源。充分利用建资源,注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率和循环综合利用,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资源效益。充分运用连续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最大尽可限度地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整体空间,优化整体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资源配置。

四、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

1使用天然环保型的材料

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自然环保建筑材料在实现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是环境生态设计理念在实现环境建筑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根本价值体现。我们要充分深入了解各种环保天然材料的主要用途、形状、加工工艺和建筑材料性能特性。天然环保建筑材料不仅具有无化学污染、生态健康、性能优异的诸多特点,它们甚至可以组合成为体现环境设计艺术和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分布点和中心。广泛使用各种天然材料不仅大大节约了自然资源,而且强化了生态观念。环境艺术设计师通常需要时刻树立正确的环境材料使用意识,在生产使用环境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环境材料生产使用管理计划,以才能达到有效节约材料成本的主要目的。

2研发污染系数低和使用新材料减少污染

在环境艺术中实现生态概念,需要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最好是积极开发低污染能源,为环保艺术设计开发环保天然材料是绿色设计的可靠保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低污染能源,并确保艺术设计环境所用的能源没有污染。鼓励发展和创新能源,继续尝试新能源利用,利用环保材料减少污染,加强创新,使新科技材料更加实用,减少能源污染,推动生态理念融入生态艺术设计。

3将环保设计结合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生态设计是生态艺术和生态理念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外,最重要的是环境设计,强调环境设计以满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设计作为生态艺术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新的环保能源,应开发既能被我们所利用,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或影响小的新能源,这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源泉。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尽量减少能耗。增加绿色生活,低碳生活,更多的能源循环系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环保理念必须体现在设计细节上,使整个环境艺术建立生态系统。绿色设计和生产工艺环保、节能减排是环境设计的重要标准。

4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

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环境理念的完美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批专业的设计团队来进行保障。要高度重视我国高素质设计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积极将先进生态环境理念艺术融入应用环境景观艺术设计工程体系,融入我国历史和自然地域性的人文环境。要积极考虑设计保护我国历史文化景观,积极设计保护和完善更新我国传统民居,利用先进现代建筑技术与生态环境文化保持和谐。新一代设计师要树立先进的生态科技设计理念,兼顾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长久延续和对生态充满活力的自然人为因素的合理保护。

5合理地利用、支配室外水土资源,设计出具有自然特点的景观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和生态,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利用,在实施户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城市现有的水土资源,保护和维护户外绿色环境,营造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的城市绿地景观可以稳定、顺利地发展生态环境再比如,可以合理地设计房屋建筑周围的山石或绿色植物、天然水体等资源,并邀请业内知名的、有信誉的设计团队来设计这些户外。将所有环境资源组织成一个将生态系统与室外环境合二为一的综合性绿色系统,既能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生活的作用。

6微地形景观设计

过去,在城市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将城市的气候和地形特征充分融入到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设计建筑景观,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化进程,更紧密地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在微景观设计中,必须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空间和色彩方案,使微景观服务于绿色建筑和净化的作用微地形地貌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结合城市建设的发展,通过选择合适的绿色植被,更好地发挥绿色建筑的作用。

7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在环境艺术概念的生态概念中,我们必须首先平衡生态系统,而不是破坏生态系统,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物种多样性和水资源的再利用非常重要。过去,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发而减少,但如果现在不加以保护,将影响人们未来的生存。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废弃物等相关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使环境设计的生态得以修复而不被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环境艺术时,设计师应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的发展。

8有效利用先进的环保技术

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必须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可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同时,绿色植物的生态艺术设计也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科学的植物可以像建筑的生态设计一样种植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环境保护也是如此。其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与环境的设计受到科技的影响。例如使用电脑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生态保护。

结语:生态理念早已被广泛接受,如何将生态理念环境艺术体系结构并加以有效应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设计的首要目标,以及表达新时代人与自然特殊关系的方式。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发展非常迅速,促进了文化交流,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最基本的联系,缓解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带来的问题,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两者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相结合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高源.基于生态理念指导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0):83-84.

[2]郭润霖.对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5):146.

[3]姜姝娟.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1):186-187.

[4]姚家鑫.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设计方向[J].艺术科技,2017,30(8):272.

[5]杨晰尧,辛佳颖.生态经济背景下室内环境设计方向与发展趋势研究[J].营销界,2019(52):161+175

[6]白洁.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8):69-70.


[7]林祥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研究[J].大众文艺,2017(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