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

柳水龙

杭州申华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质量都较过去有了不可忽视的提升,城市化进程更是不断推进,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但是与此同时,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清晰而明显,这不符合城市环境建设的有关要求,也不利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南阳地区气候特征的了解,寻找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策略可谓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融合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关部门开展了生态化的园林景观建设工作。而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之前,需要立足于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科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城市发展需求、形象展示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生态性和美观性的城市园林景观,促使园林景观能够在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当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融入低碳理念后,首要遵循的原则便是因地制宜原则。该原则是指在设计时密切遵循城市园林设计规律,根据所在地域的天气、自然环境等特征展开景观设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该原则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融入了人类的智慧与劳动,最终打造出理想的城市园林,因此可以说园林景观在人类与大自然间形成沟通的纽带[1]。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站在多重角度结合真实情况综合考虑,如此才能达到景观设计目标。

1.2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最能体现低碳理念的原则之一,意味着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结合园林景观所在地区文化特色、城市经济建设及发展情况等加以设计。同时,为避免给城市园林造成负担应尽可能保持园林景观的应有特征,在现有基础上就地取材。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材料运输造成的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也能有效降低景观设计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建筑计划的质量,提高综合计划水平,并提高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但是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尤其是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的。显然,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越来越远离自然,体现其赏心悦目的特性。离得越近,建筑计划的设计水平就越高。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也在逐渐增强。通过推进建筑规划,实现园林设计与园林绿化的互动,可以满足精神需求,整个规划过程可以让人们更舒适,提高经济利益。建设和城市规划过程中,离不开园林的景观设计。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就会导致构图上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两者的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建筑规划中非常重要。

三、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

3.1重视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建设中,园林设计应跟上环境变化,不可脱离环境单独设计,进而让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要内容,在建设中应综合考虑植物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具体变化[5]。比如,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该全面了解植物的不同生长需求及特征,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种植条件,这样才能使植物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土壤的性质以及酸碱度,充分分析是否适合种植。如果出现土壤被污染的情况,就需要重新改良土壤。专家可共同研讨净化土壤的方案,比如添加腐殖质,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性状的同时也改善了周边环境,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自提出以来,在强化生态建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园林景观是生态建设重要的项目之一,在未来人们需要承担这份重任,方便人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顺应城市化建设,逐渐形成一套全新的建设理念。

3.2绿化景观分布规划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重视植物之间的冲突问题,即不同绿化景观植物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诸如某些植物的养分争夺能力比较强,而也有部分植物争夺能力比较弱,如果将这两种植物安放在一起,就会导致能力弱的一方难以生长,生态环境也无法达成平衡。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植物养分争夺能力进行绿化景观分布规划,尽可能避免植物之间的冲突。另外,在规划中设计人员还要注意植物生长要求,遵从因地制宜原则完成规划,不可盲目,例如某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中先分析了周边环境,结果显示该地区冬季平均温度为-7℃,属于低温环境,故选择耐寒性较强的绿化植物,有效保障了植物成活率,成果实现绿化。

3.3基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科学设计

考虑新农村建设区域设计,科学开展园林景观设计,从宏观层面为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基于科学设计原则,在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求重视保护当地原生态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突出本地区的地域特色。如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原始村落本身的自然生态较好,且村落地域文化浓厚,此类村落在实施新农村改造时,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本的山体、河流,减少占用耕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还应从整体进行布局,开展一体化设计。现阶段,有较多农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未考虑新农村建设的其他要素,如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文化和商贸服务功能考虑不足,使新农村设计各元素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和矛盾。新时期,应重视这些问题的基础处理,提升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

3.4科学布局,提高协调性

景观建筑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也会影响园林艺术的形态,因此设计师们往往会在景观建筑的运用中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确保建筑的布局能够实现与整个园林的和谐统一。比如选择的环境和景观建筑独立,以此能够在园林中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还可以选择以景观建筑围成庭院的空间和混合式的空间组合,即采用对比的造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通过景观建筑之间的对比,对多样化的景观进行协调处理,也可以把具有显著差异的景观建筑相互对比、相互衬托,这样可以突出主次,达到景观的完美组合。但是,对比运用不当就会破坏园林景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运用对比手法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规则对称和不规则对称,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序列的安排。其中,一些对艺术意境要求严格的景观建筑群落的布局比较倾向于规则对称,而一些轻松愉悦且极具思想意境的建筑群落布局更倾向于不规则对称,具体需要结合整个园林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除此以外,设计师还可以使用借景的手法进行造景,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景观建筑的艺术情趣,还能够让园林的景色出现变化,提升艺术意境效果,丰富画面,有力地提高园林整体的和谐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低碳绿色环保的重视,将公共建筑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已经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园林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得益彰,呈现出密切的关系。实现园林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不仅带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优化和实施,也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为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设计师需要慎重考虑如何将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不断提升融合设计的功能性,最大化融合设计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文娜.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J].江西建材,2021(07):255+257.

[2]倪海良.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J].花卉,2020(10):141-142.

[3]赵志峰.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2):37-39.DOI:10.13655/j.cnki.ibci.2020.02.011.

[4]林瞳.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36.

[5]解维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