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疗效及应用优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疗效及应用优势分析

唐颜春

桂林市秀峰区甲山社区卫生服务, 541001



【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疗效及应用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研究两组神经缺损程度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缺损程度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活动能力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有21例,正常率为70.00%,优于对照组的9例(30.00%),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疗效显著,有助于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尽快恢复,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大优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针灸;脑卒中;偏瘫后遗症

脑卒中,又称之为中风,是一种急性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发病特点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致死率高等,并且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会有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偏瘫的后遗症,其中偏瘫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工作生活[1]。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遵循通络息风、补气活血的原则,对于改善患者偏瘫的症状具有积极意义。补阳还五汤全方标本兼顾,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对脑卒中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针灸疗法操作方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显著[2]。近几年来,综合治疗方案成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趋势。因此,本文就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疗效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患者的信息: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2岁和81岁,平均年龄为(61.87±5.63)岁;

观察组患者的信息: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4岁和78岁,平均年龄为(58.76±5.92)岁;

纳入标准:①经脑CT或MRI影像学检查确定为脑卒中患者,且符合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标准;②病情稳定,发病时间超过6个月;③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排除标准:①确诊为脑卒中,但无后遗症;②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偏瘫;③存在语言、行动、认知功能障碍。

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主要成分:黄芪120g、归尾6g、赤芍4.5g、地龙3g、川芎3g、桃仁3g、红花3g,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加减。患者病情程度不同,所用药方要有一定区别,患者神志模糊,加入冰片、郁金等;有便秘症状,加入火麻仁、郁李仁;有高血压升高表现者,加入夏枯草、杜仲等。

1.2.2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疗法的治疗方法。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如上肢活动功能受限者,针灸其肩井、肩贞、肩髎、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穴位;下肢活动功能受限者,针灸其委中、环跳、秩边、承山、足三里等穴位;口眼歪斜者、针灸其迎香、承浆、鱼腰、攒竹等穴位。穴位消毒后,用无菌针施针,每个穴位留针30分钟。

两组连续治疗一年。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总分42,评分越高,代表脑神经损伤程度越严重。

1.3.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3.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分1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3.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肌力评定结果和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结果为判定依据,共分为正常、轻瘫、不完全性偏瘫和完全性偏瘫,若患者治疗后肌力为5级,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功能均正常,且活动自如,则判定为正常;若患者治疗后肌力为3-4级,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功能存在轻微异常,且活动轻度受限,则判定为轻瘫;若患者治疗后肌力为1-2级,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功能部分异常,且活动部分受限,则判定为不完全性偏瘫;若患者治疗后,肌力完全丧失,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功能完全异常,且活动完全受限,则判定为完全性偏瘫。若正常患者占比多则说明治疗效果更佳。

1.4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24.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本次研究设计到的数据类型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均数±标准)的形式表示,验算方式分别为卡方检验和t检验,并以p<0.05为数据间差异显著的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观察组神经缺损程度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分,62623c7c75a9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0)

33.71±2.15

19.42±1.57

观察组(n=30)

33.53±2.29

14.95±1.34

T

0.314

11.861

p

0.755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活动能力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分,62623c7c75a9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0)

60.95±1.78

74.93±2.19

观察组(n=30)

60.89±1.85

85.47±2.32

T

0.128

18.095

p

0.899

0.000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较高(p<0.05)。详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62623c7c75a9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0)

6.28±0.35

8.29±0.39

观察组(n=30)

6.25±0.47

9.35±0.59

T

0.280

8.209

p

0.780

0.000

2.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有21例,正常率为70.00%,优于对照组的9例(30.00%)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

组别

正常

轻瘫

不完全性瘫痪

完全性瘫痪

对照组(n=30)

9(30.00)

13(43.33)

6(20.00)

2(6.67)

观察组(n=30)

21(70.00)

5(16.67)

4(13.33)

0(0.00)

卡方值

9.600

5.079

0.480

2.069

p

0.002

0.024

0.488

0.150


  1. 讨论

本次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应用优势,补阳还五汤加减和针灸皆为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角度认为中风是由于患者体内气亏血虚、气血淤积,导致心、肝、肾脏阴阳不调,表现为气血不通导致的半身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

[3]。补阳还五汤有活血化瘀、补肾益气之功效,方中红花、桃仁、川芎等药物有活血通络、形散走窜之效;当归等活血化瘀;黄芪补气、祛除淤血;蜈蚣有祛除风寒之功效[4]。补阳还五汤诸药合用,还可修复受损神经。针灸疗法操作方便,尤其对面部中枢神经、舌下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好疗效[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比单一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瘫后遗症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有很好疗效,可以让患者的病情快速恢复,减少患病的疼痛,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宪.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的Meta分析[D]. 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2] 丁鑫.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Meta分析[D]. 河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

[3] 吴艳荣,谭仁飞,李明.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2021,48(16):114-117.

[4] 赵玉昌.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6):273-274.

[5] 高志群.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2):58-62.

[6] 吴爵慧,冯海燕,田育苗,等. 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