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怀远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浅析怀远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崔标

安徽省怀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 233440

摘要:为切实提升玉米收获质量,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深入推进玉米机收减损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我县开展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本文主要介绍怀远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的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及落实玉米机收减损工作。

关建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收减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怀远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总播种面积32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80万亩。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20强,全省前五,连续8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是全国第四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加快玉米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技术应用,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能力,怀远县农机部门积极开展了2021年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效。

一、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落实情况

1.确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基地,树立示范片标牌

在全县玉米主产区乡镇集中连片建设10000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示范区集成应用玉米板茬直播、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秸秆打捆、粮食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全县范围内遴选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过经营主体自主申报,所在乡(镇)政府同意,县农业农村局审核等程序,综合考虑示范片应具备集中连片、交通便捷、机械装备程度、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带动能力等条件,最终确定了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怀远县常春农业专业合作社、怀远县诺言农机专业合作社、怀远县陈集永厂种植专业合作社三个乡镇的四个经营主体作为服务主体。四个服务主体共承担全县共10000亩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每个示范片明确了技术路线图、机具配备标准、树立示范片标牌等建设内容。

2.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

我县玉米种植方式以板茬直播为主,在项目示范片内集成运用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粮食烘干等多个生产环节农机化技术,开展板茬播种、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籽粒收获和茎穗兼收)、秸秆处理、烘干等各环节机械化作业。

1)播种、施肥环节

主要采用90马力以上四轮驱动拖拉机配套玉米精量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板茬开沟、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特别的是,在全县玉米主产区创建2000亩玉米高效种植示范片,示范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玉米播种农机化技术,将大大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行走路线均匀,解决了重播或漏播的缺点,作业质量明显比人工操作要高,出苗整齐成行(基本成直线),玉米成熟后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加快了我县绿色高效、先进智能农机化技术应用,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

2)高效植保环节

玉米植保作业分为苗期除草、虫害防治,大喇叭口期虫害防治,抽雄扬花穗粒期病虫害防治三个阶段。玉米苗期除草、病虫害防治:当玉米播种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封闭除草,所用机械为轮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者植保无人机。但轮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较为适宜,效果更好。玉米大喇叭口期病虫害防治,所用机械为植保无人机。玉米抽雄扬花穗粒期主要防治叶部病害和穗部虫害。玉米抽雄扬花穗粒期病虫害防治采用植保无人机作业。

(3)收获和秸秆处理环节

采用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或者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采用玉米籽粒直收联合收获机收获后,利用大型拖拉机配套圆盘式搂草机进行搂草作业把秸秆集中并搂成垄状。再利用大型拖拉机配套秸秆打捆机进行打捆作业。采用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能够实现玉米果穗及秸秆同时收获,在保证粮食收获的基础上增加了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4烘干环节

谷物机械化烘干包括低温批次循环式粮食烘干或者连续式烘干两种方式,玉米烘干主要采用连续式机械化烘干方式。我县配置较多的为处理量100顿/天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使玉米籽粒含水率降到13%左右,保证粮食的正常存储,以减少玉米籽粒霉变、降低玉米晾晒人工投入,提升玉米品质和生产效益。

3.关键环节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

在示范片中创建2000亩高效玉米种植示范片,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应用示范。对玉米高效种植示范片内,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和对在核心示范片进行玉米穗茎兼收或籽粒收获,给予一定作业补助。

使用安装智能辅助驾驶套件进行玉米播种的作业面积和开展玉米收获的机械加装信息化远程作业监控设备显示的作业轨迹和作业面积,将作为服务主体创建示范片建设面积的认定依据,对服务主体全面完成建设创建任务将按方案规定给予一定的作业补助。

4.推进玉米

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玉米机收减损

为深入推进怀远县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玉米机收减损,适时推广示范应用新机具新技术。9月24日,怀远县农机推广中心在包集镇组织召开了玉米机收减损暨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会,重点示范推广玉米穗茎兼收、智能辅助驾驶、深松深翻、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先进适用技术。此次现场会的举办,广泛宣传秋粮机收减损技术和主要做法,在全县营造“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的浓厚氛围。同时邀请市农机推广总站和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技术专家前来莅临技术指导。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片保证了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98%以上,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机智能装备能力、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机械化应用水平。

二、工作保障措施

1.强化项目实施。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定期检查、严格监督,确保项目各环节建设任务的落实。

2.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发〔2018〕1号)文件资金用途和管理要求,强化项目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3.强化技术指导。成立由农机和农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项目课题组,全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指导和把握好关键技术环节,切实提高科技到位率,确保示范片建设成效。

4.强化示范带动。及时总结项目建设成果和经验,收集整理项目实施各种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加强示范片建设的宣传推广,展示工作成果,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生产全程机械化应用效果

怀远县通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的建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1.增加了经济效益

我县玉米种植方式以板茬直播为主,玉米穗茎兼收机械化收获,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能够实现玉米果穗及秸秆同时收获,在保证粮食收获的基础上增加了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对玉米茎穗不再是简单的切碎,而是变为揉丝,易于压实、排除空气,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黄贮饲料。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解决了发展畜牧业必需的饲料问题,有效地改善了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县夏玉米进行籽粒收获时,需延迟玉米收获时间,以降低玉米籽粒含水率、减少收获损失。能够减少脱粒晾晒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玉米品质和生产效益。玉米机械化收获价格是60元/亩,而人工收获价格是120元/亩。玉米黄贮饲料每吨350元左右,黄贮成本150元/顿,每亩可收集秸秆0.5顿左右;玉米籽粒收获后进行秸秆打捆离田,每亩可收集0.2顿秸秆,每吨售价180元左右,打捆作业成本130元左右。玉米脱粒晾晒人工晾晒成本0.05元/公斤。按亩产500kg计算,玉米烘干可节本25元/亩;穗茎兼收型技术路线,每亩可综合节本增效180元。籽粒直收型技术路线,可综合节本增效120元。此次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合计节本增效162万元。

采用玉米板茬直播、轮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机植保等机械化作业环节也有节种节药效果。采用植保无人机打药,完全避免机械作业时对玉米田的碾压,也减少了对玉米苗的伤害,起到了增效作用。

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就完成大面积的玉米播种、施肥、植保、秸秆处理、收获等工作,使得玉米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2.创造了社会效益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重点开展玉米板茬播种、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秸秆处理、谷物烘干等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提高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善耕地质量,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情况,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了发展畜牧业必需的饲料问题,也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使资源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分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强化了农机农信融合,提高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农机装备能力水平,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3.提高了生态效益

高效植保作业环节,优化了防治效果,节约了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玉米秸秆打捆离田和茎穗兼收处理,将秸秆充分利用起来,明显改善了农村燃烧秸秆的情况,减少环境污染,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和有机质含量。总之,应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具有节药、节肥的作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机农艺的融合还不够深入 。一是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与玉米中期植保及玉米机械化收获矛盾仍然存在;二是玉米种植品种、生产目的不同,与收获时间、方式、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我县玉米品种多样,每个品种玉米的生长期秸秆粗细、结穗高度、果穗的大小和形状存在差异,成熟时籽粒含水量不一致,易导致收获作业效率低、质量差和损失大。

2.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能做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目标任务的要求,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但对于小农户,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各环节很难形成统一的机械化生产模式。

我县的耕作模式大都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不便于规模化作业。另外,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要的部分机具价格昂贵,投入资金大,全程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费对于部分农户来说不愿意承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我县玉米主产区大都在北部乡镇,收获环节大都以摘穗为主,籽粒、青贮、黄贮为辅。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是植保和烘干环节,但近几年,随着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购机补贴试点,我县植保无人机得到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我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薄弱的植保环节问题。但我县玉米机械化生产烘干环节还是相对薄弱。我县粮食烘干设备大都分布在稻米生产区的南部乡镇,玉米主产区的北部乡镇烘干设备较少,只有十几台大型的连续式烘干机。大部分农户玉米收获还是以摘穗后选择以人工晾晒为主。由于粮食烘干设备和配套设备投资较大,以及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比较繁琐等原因,降低了农户购买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烘干机械的发展。

  1. 建议

1.强化指导,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聘请农技农机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进行广泛宣传农业农机先进技术。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理念,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印发技术明白纸、实地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加强作业质量标准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工作。推广先进适用的烘储技术,改善粮食收获后晾晒和烘干条件,努力减少粮食收获后的霉变损失。

2.加强政策保障。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多渠道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鼓励引导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行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菜单式、订单式、“一条龙”等多种服务模式。同时玉米生产薄弱环节给予作业补贴和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薄弱环节机械的补贴力度,激发农户的购机积极性。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