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论如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张胜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723200

摘要:对于生产企业,必须备份安全元素,如基础设施、人员、材料、设备等。互联网企业需要安全元素,如人员、硬件、网络、应用程序等。企业类型差别很大,但内部安全管理功能是兼容的。企业规模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安全管理是保障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严格控制不安全的经济行为,确保其内外安全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引言

企业在投入生产和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与监管。需能构建符合行业发展标准和要求的新模式,指导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合规操作、安全作业。同时,管理者应加强生产和加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在前期的原材料采购和管理、中期的产品生产和加工、后期的包装和配货等方面,都应生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和监管程序。需组织所有人员在各个工作流程中安全操作,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企业需致力于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与监管模式,在工作流程、程序、制度等方面进行合理创新和优化,为员工和相关的人民群众创建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创造组织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增强贵公司的安全管理功能。系统和基于流程的管理企业内部和外部安全元素允许在高质量的业务环境中创建流程。考虑到市场经济中存在严格的自然规律,企业必须确保其财政利益的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安全。良好的公司治理促进了市场上积极的竞争机制,减少了货币上市的糟糕商业环境。精细管理内部和外部安全因素需要遵守经济和理论相关技术的要求,逐步促进市场经济的积极变化,创造统一的经营环境。

1.2提升经济效益

生产经营企业的财政和技术安全比短期经济成果重要得多。许多企业将经济安全要素交给金融部门管理,但忽视了技术层面的安全管理要素,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扭曲和下滑。从企业管理理论看,建立健全、运作良好的安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以生产技术为中心的企业类型,必须利用人力和技术资源的独特优势,将生产项目的安全管理任务与日常经济财务运行进行比较。

2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整改督促不够及时和到位我国新修订发布的《安全生产法》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然而当前的企业存在消防设施老化与安全设备建设投入不足等情况,受改制的影响和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部分企业无法或不愿承担设备更新和引进的支出。同时,离岗人员数量的增多和管理人员逐渐老龄化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限制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周边隐患整改没有落实到位,存在监管不力等情况。

2.2外部方面的原因

企业发生安全管理与监督管理问题的原因还来自于外部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所以少数地方政府未能有效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并且为了招商引资而逐渐降低企业安全生产的准入门槛和管理要求,导致一些未经过安全措施、职业卫生检查的企业逐渐显露出来,部分地方过于注重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为其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发生出台政策不许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让查的情况,从而导致一些非法违法经营生产建设行为越来越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点多面广、散步城乡的特点,加上安全监督和管理部门受到人员、经费等条件限制,所以难以具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动态监管。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落实和发展。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未能做好企业奖励和鼓励等相关政策工作,在面对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时,缺乏追究和监督管理力度,进而使很多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降低其发展的水平和效率。

2.3企业员工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内部员工安全管理的敏感性低,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不足之间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安全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许多员工只是为了这个职位的业务内容才承担这项任务,不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也没有企业文化中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内部人员必须充分注意生产设备和技术安全的重要性。为确保成本效益,您必须在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避免公司保密。对于运营企业,内部员工必须确保硬件设施的运营安全,以及数据管理技术的数据和网络安全元素,以避免因网络管理不足或不安全而带来的企业信息披露和数据安全风险。

3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3.1设计可与时俱进培养优质人才的方案

企业职工的学历普遍较低,不具备操作现代化生产设备的超高技能,不利于实现安全管理。同时,管理者缺乏正确的监管意识,无法构建科学和完善的安全生产和监管机制。若想切实增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生产效能,就必须注重培育具有现代思维及极高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人才。管理者应主动设计可与时俱进培养符合要求的技术性和管理类人才。一方面,需加强所有员工的信息技术教育,确保他们能熟练地操作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操作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与大型企业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先进的人才引进、培育和管理经验,对内部员工的信息素养、岗位胜任力进行科学培养。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即通过培育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确保各项生产和加工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完成。而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既要明确和客观地指出员工存在的问题,还需帮助他们有目标地进行自我改建与完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能设计科学和系统化的培训方案。

3.2倡自主,强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涉及专业类别多、覆盖面广,不能仅依靠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单位需积极调动所有员工的力量,集思广益,全员参与,落实好“一岗双责”,层层压实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大力鼓励基层单位员工自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自查自改自报管理手段,减少汇报层级和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安全工作由强制被动管理向自我主动管理的转变,彻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集团可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制定中长期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原则,推动基层单位进行自主安全管理。

3.3设立监管部门,加强监督

设立监督办公室和加强监督,一旦有了安全条例制度,就能更好地实施安全管理。监管人员必须在现场而不是表面进行监管,同时在整个物流、仓储、交付等过程中进行全面监管,以实现主观流动性,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及早预防安全问题和及时解决安全问题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安全管理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源,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处理问题。在制定安全管理方法时,可以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与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相融合,让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蔺锡东.如何提升企业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9,18(29):108-110.

[2]李晓军.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1-2.

[3]杨垒,张松涛,雷世香.信息化管理对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6):206-207+222.

[4]欧登.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中国标准化,2018(06):93+96.

[5]粟镇宇.如何系统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现代职业安全,2018(1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