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

何红梅

四川省 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628017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范文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吸收范文中的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通过习作练习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本文从教材、阅读迁移以及写作情境的创设来论述读写结合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而习作则是表达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吸收的输出和表达,这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读写教学中,应顾及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两个方向,将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需要立足教材中的经典范文,拓展范围解读的深入性;基于教材延伸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迁移性;依托生动情境的创设来增强教学效果。

一、立足教材,开展习作教学

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教材阅读内容时,需要把握阅读重点,抓住知识小点,详略得当,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挖掘并展现出语文阅读的潜在魅力,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立足教材开展“读写结合”的多文本阅读,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来寻找切入点,明确阅读训练的起点[1]。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相关内容为例,教材中的《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经典新闻消息为学生进行新闻的仿写做出了精彩的示范,在进行新闻消息的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就其中经典范文为学生介绍新闻写作规范,如新闻的标题需要恰当,能够准确地概括新闻消息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尽可能地突出新闻的重点,简洁醒目,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简明扼要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突出了“首届”、“诺贝尔”的重点。关于新闻标题的设定,教师可以在分析上述题目特点的同时,让学生就班级中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新闻报道,仿照上述新闻标题,为自己的新闻消息拟名。

二、加强阅读,增强写作迁移性

教材中的编排较为经典和固定,不具备阅读新颖性和多变性,对分析重点语言表达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初中生的生活经历十分有限,教师需要通过开展课内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开阔眼界,将教材阅读分析和理解技巧迁移到更丰富的阅读材料中,并通过“读写结合”来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输出,使通过教材内容学到的理解和表达知识真正为学生所用,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以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为例,介绍了《庄子》中记载的怪异小故事。《庄子》中的志怪内容非常多,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介绍《庄子》中其他志怪小故事,如经典的“屠龙之技”、“呆若木鸡”、“庄周梦蝶”、“自由之龟”等等,结合该单元的习作练习“学写故事”来开展故事仿写,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仿写。在进行仿写之前,教师可以就学生选择的故事进行结构和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按结构来分步进行仿写。以“呆若木鸡”这个故事为例,故事是总分结构,先总起说明周宣王好斗鸡,后面分写纪渻子训练斗鸡的过程,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不同训练程度下斗鸡的状态,随着时间发展,在最后揭示故事的结局。学生可以以其总分结构和以时间线索串联全文的特点,进行简短故事的仿写,以此迁移总分和时间线索的写作技巧,深化阅读理解,打磨写作技巧。

三、依托情境,提高教学生动性

要提高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地参与课堂、表达自我,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时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依托相关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并转化表达的主动性,转换阅读视角,降低学生理解阅读的难度,打消阅读和写作环节的分化,“读写结合”,双向促进,强化学生对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的内化[2]。以八年级下册《蝉》为例,作为说明文,文章使用了时间顺序说明了蝉卵孵化成幼虫,从幼虫成长到蜕皮到钻入土中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蝉的相关纪录片如《地球脉动》中蝉的部分,让学生将文章中的描述与镜头中的记录相对照,结合视频中的蝉的形态进行观察,为学生创设具象化的学习情境,力求在学生脑海中将文章中描述的蝉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与视频中真实的蝉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描写从何而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昆虫,将自己学习到的说明技巧进行化用。

结束语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为教师开展学生的阅读训练活动提供了指导作用,教材中的阅读内容选材经典,贴合学生当前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教师需要立足教材,以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读写素养,并结合课内外阅读延伸并深化对语言技巧的理解和使用。阅读分析和思考相比学生的日常思维活动更具有深度,教师营造互相尊重、相对宽松的讨论和交流范围,从学生的发展共性出发统筹课堂内容和环节设计,从学生的发展个性出发,鼓励学生展示思考方式和语言表达的多元。

参考文献

[1]胡晓清.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析[J].文学少年,2021.

[2]李建秋.关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深思[J].新教育(海南),20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