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4

终身教育理念下 “ 1+X” 证书制度实施路径探析

郑晶予

云南开放大学

摘要:终身教育理念为“1+X”证书制度提供更加通汇贯通的环境,更加契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分析“1+X”证书制度内涵及重要意义,剖析“1+X”证书制度推行的现实困境,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终身教育、“1+X”证书制度、学分银行、资历框架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国家对教育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二是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这三个重点工作可以追溯到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建设继续教育学习银行和终身教育学习银行。另外《“十三五”规划纲要》还提出通过建设国家资料框架来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以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学分互认。这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1+X”证书制度的意义相一致。这是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改革并不会仅限于职业教育领域,而是关系到每个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过程。因此,本文认为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推进“1+X”证书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1.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

“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于1965年由保罗·朗格朗提出,倡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这与社会发展需求不谋而和,社会个人通过个人主观要求,持续不断的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进而适应社会快速发展。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并推进终身职业技术能培训制度,且多次提及“终身,并将“职业教育”以“终身”冠名,由此可见,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终身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化、成人化、大众化、职业化的特点更加契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一方面,终身教育理念为“1+X”证书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职业生涯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新增技能及相关知识,职业教育也必须贯穿人生的米格阶段。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是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终身教育理念为“1+X”证书制度提供“纵向多层递进、横向多元复合”的框架洗,为学习者搭建了职业教育“立交桥”,“1+X”证书制度也为学习者实现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中,“1”指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为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培训和考核获得的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职教20条“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习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可推知,“1”是基础、支撑,“X”是延伸、发展。

(二)“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1+X”证书制度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制度的出现对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以及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

  1.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和转型日益加快,快速发展的产业和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1+X”证书制度是伴随产业升级转型变革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1+X”证书制度不仅要求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产业需求紧密关联,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还要求学校不仅开展学历教育更要面向圈社会的求职人群、转岗转业人群及在职人群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考核。系统性的对接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填补各行业领域的人才供给缺口。

  1. 加速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9年2月,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重点强调“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人们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所必须经历的教育形式,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增强了职业教育开放性,同时也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1+X”证书制度打破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壁垒,将学校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都纳入学习评价机制,为实现职业人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条通道,有利于将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培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终身学习者,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1. 推动国家资历框架构建

资历框架通常也被成为学习成果框架,她是对不同层级的学习成果进行分类、分级、认定和衔接的一种新型资历制度。国家资历框架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各种类型的学习成果提供认证和转换的标准,是各种学习成果的兑换工具。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国家资历框架,但随着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的不断研究实践,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意识和基本条件已经具备。“1+X”证书制度的推行是我国建立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实现学习成果互换迈出的关键一步,也为我国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提供了重要支撑。

  1. 搭设职业教育“立交桥”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不均衡,被认定为低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层次。国家一再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多次开展“3+2”“3+4”等工作,推进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转换,但大多没有实现有效推广,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更加困难重重,职业教育面临断头路的境况。“1+X”证书制度价格多维度实现热点发展按需求,有效提升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1. “1+X”证书制度推行进展及现实困境

(一)“1+X”证书制度推行进展

“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源于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2019年11月9日,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财政支持、证书考核成本核算、师资培训、招募和管理培训评价组织等方面进行规定,保证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1+X”证书制度实施两年多来,主管部门已经先后发布四批共计300多个“X”证书试点,涵盖了这两年几乎所有的热点行业和领域。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已经发布的300多项证书项目启动速度不一,有的根本没有启动,已经启动的项目效果也参差不齐。“1+X”面向的是高校,针对的是学生。所以无法完全按照市场竞争模式去推动。从资金投入方面,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引导地方财政和学校进行补贴,后续是否会有专项资金扶持尚不得知。但从企业经营角度讲,这种非市场、带有 一定公益性质的项目,不是企业发展的首选。

(二)“1+X”证书制度推进现实困境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实施“1+X”证书制度是对过去学习制度的超越、创新和探索,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及困境,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一是“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度不够深入。如何将职业技能相关证书的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三教改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浮于表面,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另外目前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张合作的机会较少;三是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X证书需求。目前大多数试点学校中双师型教师虽多,但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相去甚多,更多具有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实操能力,严重阻碍了“1+X”证书制度的具体落实;四是学分银行建设和推广使用举步维艰,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之间条块分割,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1.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的路径探析

《试点方案》明确指出:职业院校是实施方案的主体,职业院校承载着“1+X”证书制度试点所要求的具体任务。目前“1+X”证书制度的推行正处于试点阶段,正处于探索路径、探析解决难题的研究阶段。对于各院校来说在“1+X”证书制度试点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协调实施“1+X”证书制度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角色,是一次大大提高院校整体教研实力、整合教育环境的重大发展机遇和艰巨挑战。在此大环境中,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1.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构建模式,克服趋同化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国家关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据了解,目前许多试点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院校先关学术委员会来制定,学术委员会主要是由职业院校高职称教师和相关领导构成,企业行业专家和培训机构专家参与度不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仅凭网络信息和借鉴相关院校的经验,没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做到细致调查和分析,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导致专业设置不准确,专业设置不准又导致课程建设开发与市场人才实际需求相脱离,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大相径庭。

介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应需要政府相关专家、企业行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及职业培训部门共同参与,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实现有效衔接。在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各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教育院校应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剥离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利用“1+X”证书制度改革,精心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流水线式的同质化教育模式。

  1.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做好产教融合,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三教改革。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关键时期,“1+X”证书制度鼓励企业社会参与办学,倒逼院校走出去主动对接企业,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跟踪产业发展动态,从而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更多在职工作者再次走进校园,不同于在校生对社会及职业前景的懵懂,他们更清楚当前职业所需要的新技术,自己需要增进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学校及培训所传授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技能”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各院校不得不主动深化与企业行业、培训机构的深度合作,使企业行业深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技能规格水平、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中,以产教融合,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 课程设置

课程的开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准试产需求的脉搏。“1+X”证书制度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合作,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作为证书及标准的开发依据,共同开发“1+X”证书课程标准。证书课程内容应以职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能力为核心,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专业教学与职业京能培训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从而增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依据市场人才需求,建立课程与“1+X”证书制度的衔接、反馈机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证书资格知识技能标准,确保课程设置对应相应职业相关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1. 优化课程内容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规格相应随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课程内容应与学生考取“1+X”证书相对应,这样的课程内容才是受企业、学生欢迎的、人才市场最需要的技能。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推动课程改革和内容优化,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做到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整合对接。优化实践课程资源,盘活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与企业、行业和培训评价组织公建、共享、共营实践资源,为实施“1+X”证书制度提供硬件保障,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增值”。

  1. 优化教材编写模式

“X”证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融入教材,并力图打破传统线性学科体系教材编写模式,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程序的编写上力求符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尤其突出“X”证书的要求。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表明“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在教材中在教材编写模式上应采取与“1+X”证书制度相适应的项目式、模块化、工作过程式的教材编写模式,大量引入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操作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便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教材开发应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及时修改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行业、新产业和具有前瞻性的新领域的教学内容,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课程设计,共同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确保课程内容符合生产实际情况,实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1.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含金量

试点院校应积极“推进教法改革,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形式”优化教学效果,采用校色扮演体验式、探究式、车间课堂、模拟职场岗位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既是开展“1+X”证书制度的依靠力量,也是开展“1+X”证书制度建设的瓶颈。“双师型”内涵中既包括专业中的“专”又必须含有实践中的“技”,即是高等教师又同时获得相关专业准入资格说水平资格证书,具有相应职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但能够讲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职业岗位实践。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思维与教改能力,缺乏同时兼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缺乏产业背景与企业人脉是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应有教育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及考核,推进“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型“双师型”队伍建设。

  1. 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现课证融通,探索构建职业教育国家资历框架

目前,有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简称X证书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简称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经过试运行,效果良好。从目前学分银行建设情况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仅仅存储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没有达到存储职业教育领域所有被认可的学习成果的目的,还不能完全体现学分银行是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当前学分银行发展最大的桎梏在与国内学习成果过于纷繁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界定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即缺少国家资历框架。脱离了资历框架,学分银行和“1+X”证书制度都将犹如“无根之木”,得不到实质发展。“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的发展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了契机,从职业教育领域作为突破口,以解决国家资历框架建设进展缓慢的问题。

另外在试点建设中,各院校应在职业教育中使用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及职业等级证书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账号,进行学习成果存储、认证和转换。同时也应协同推进本地区有关学校间学分银行学分互认,加强同同类院校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区域间、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拓展校际学分互认的领域和广度,实现优质资源互补。

  1.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一大壮举,在终身教育理念下,“1+X”证书制度将积极的促进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为社会提供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维度转变,更大程度满足学习者学习体验和实效,为学习者提供创新型教育服务,实现人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助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