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探究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

段淑芳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2


摘要:在全民健身概念大力推广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增强全民的身体素质,强化健康指导的相关政策落实,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作是基本教学原则,还需要将全民健身和高校的体育改革相结合,创造出体育教学的新局面。基于此,下文将对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改革策略


1 全民健身的内涵

全民健身是终身体育实践的一种基本途径,也是终身体育实施的重要的一部分,我国于1995年由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后,我国在社会公共体育场所以及设施的建设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也随之颁布了相关的体育法规和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全民健身较终身体育强调的贯穿性而言,更强调了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即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的差异,都要为了实现对全民身体控制、韧性、耐力等素质的提高和健康资质提高的目标,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活动中,并逐渐提高全社会全民参与运动锻炼的人术的比例,使得健身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2.1 全民健身新时代形势下传统教学理念依然存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实需要。传统体育的固有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学依然有传统体教思想的影子伴随,即统一大纲、统一教学、统一考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固有框架中,学生缺乏独有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学习灵活性不足,无法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注重“三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学生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仔细听、讲、看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传统束缚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全身心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

2.2 高校缺乏指导

高校体育并未肩负起高等教育阶段对高等素质人才的体育知识教育与体育体系形成的重任,即人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终身体育也强调了体育参与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性,终身体育也不仅仅事体育参与,还有对专业体育知识教育的接受和专业的指导的接受以及个人体育理念与体育发展体系的形成,从童年体育活动参与强调的娱乐性、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经济性,到了大学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体育专业知识、技术、理论以及内涵的系统的学习,从而帮助终身体育过渡到更深的层次,而当下的高校体育在一点上仍有很大欠缺。

3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策略

3.1 全民健身背景下建立和制定相对完善的体育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要进行改革就需要不断的从整体上实现体育教学水平,首先是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并且将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目标放在首要位置上,从实际出发,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指示,确定体育教学的定位,将生活体育和社会体育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这样情况下学生认知了体育,并且还能够了解更多的体育技能,相关的知识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更加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去锻炼身体,增强自身身体素养,同时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3.2 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提升

高校的学生身体素质相对高一些,因为课业负担不重,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并且也有了一定的体育锻炼基础,教师可以使用这个条件去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使用适合学生的锻炼方式做教学安排,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全民健身的概念,有效将全民健身和终身健身结合在一起,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也让新的全民健身方法融入到教学之中。高校可以设置健康指导中心,给学生举办一些全民健身的咨询活动,更加系统的具体的进行多方面的配合,由此解决全民建设的重点问题,让学生获得健身知识,增强学生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完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

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完成以及评价体系需要更完善,主要包括,高校体育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针对某一项体育课程运动结束时的成绩的打分,而应该贯穿体育课程开展的整个过程,实施动态的监督与评价,并且评价指标不仅仅有运动成绩,还有运动理念、体育知识储备、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以实现对高校学生的体育素养的真实的反馈以及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3.4 帮助体育院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目前,我国参加体育业余锻炼的人数有所增长,但大部分人还有待引导。资料显示,我国知识分子人均寿命不到六十岁。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身体体质的提升,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便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终身体育的深刻内涵是用体育持续人的一生:学校注重传授技能的同时,更应传授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改变以往只看重体育锻炼和成绩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能要求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应从加强体育锻炼转变到健身上来,提高学生锻炼意识,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牢固基础。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体育课堂教学,还应延伸到课外的每个角落,比如校园、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置标语时刻提醒学生强身健体。

3.5 创新高校教学方式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身处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应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并引进当下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积极状态下主动吸收知识。同时,学校应多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除了学好课堂知识,还需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通过多种尝试后,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有序进行。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还有利于学生挖掘自己的优势潜能,促使其更加主动的尝试和接受,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6 引进教学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体育教学指导人才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着关健性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将重点放在体育基础知识教学、体育基础技术教学、体育基本技能教学上。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重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技能和体育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因此,我国体育院校应引进一些具有先进教学经验的和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不断为我国体育院校的发展进步注入新鲜血液。需要警戒的是,在高校体育院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将眼光停留在“高学历、高层次、年轻教师”这些层面上,一味追求这些师资力量未必能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窗口,想要全民健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高校体育教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顺利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为高校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为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血液,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提供健身服务,才能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向菲菲.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长江丛刊,2021(06):111-112.

[2]李魏平.探讨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15):134+136.

[3]王宝娴.论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全民健身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