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学科优势高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学科优势高校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王睿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611731

摘要: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迭代,新工科建设成为了我国工程教育的一个新起点。校企协同育人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被赋予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同时,高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也对校企协同育人提出了深度融合,贯通培养的要求。传统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点,本文以笔者所在的电子类学科优势高校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类学科;校企协同;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国家和社会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新需求、新要求。随着2017年“复旦共识”的达成,“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相继启动,开启了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当前,新工科建设成为了面向战略发展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国家层面提出并推进的理工科高等教育改革。

国内学者对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部分学者认为新工科的内涵包含了由新技术催生衍化的新兴学科、由新要求改革转型的新型学科和由和新产业整合的新生交叉学科[1]。电子学科应用前景广、产业升级快、融合空间大,成为了国际科学研究、工程制造的交锋焦点,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理想坚定、视野宽广、能力突出、适应力强的工程创新人才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全国高校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人才培养环节的作用愈发突出,校企协同育人也站上了新台阶。针对电子学科,随着新产业、新技术地不断出现,对人才的需求的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高,进行校企协同育人对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

(一)服务战略需求是鲜明的育人导向

从宏观层面看,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的本质与国家重大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2]。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为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自主创新能力、完整产业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新工科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典型体现,总的来说,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从微观层面看,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根本规律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才培养的成效需要通过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进行衡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联系密切,为满足生产劳动的新形态、新要求,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基础扎实”、“能力综合”、“集成创新”、“引领变革”等多个维度。

(二)实现贯通培养是明确的育人要求

“四个面向”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出发点,鲜明的育人导向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前沿科学研究方面拥有显著优势,是培养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重要保障。但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从“学”到“践”的更高要求,赋予了其在工程应用、创新创业等更多维度的内涵。企业作为生产一线,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技术不断迭代、行业快速升级的今天,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设备积累。只有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互补、互享、互信、互利的育人格局才能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

从现实层面而言,新工科人才培养成效的落地,具体体现企业有才、人才有位,以人才为支撑,向企业的科技创新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此,高校和企业必须实现精准对接,减少从校园到产业的磨合时间,降低从育人到用人的培训成本,真正实现“订单式”贯通培养。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途径与不足

在我国工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协同一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典型的校企人员协同模式。但在新工科视野下,当前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3]。

(一)人员协同模式规律把握不准确

人员协同模式指高校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通过开展课程讲座、进行项目指导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但由于企业工作人员往往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支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外导师的工作开展往往没有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一方面,重知识讲解轻实践引导,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优势,角色定位与高校教师存在重复。另一方面,重能力训练轻信念引领,不能充分挖掘自身成长的榜样作用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毕业生在择业时,仍然以城市发展、薪资待遇等作为重点考量,企业用人成本不能得到良好控制。

(二)平台协同模式保障制度不完善

平台协同模式指高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场地和物资保障。但平台协同往往缺少制度保障,只有建成没有建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企业成本投入大而利益见效慢,参与深入、长效平台建设的意愿较低。另一方面,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导致平台协同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具体表现为高校参与实习实训的学生建制超出企业容纳能力、企业对于学生实践效果缺少严谨的评价指标等。同时,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责任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在缺少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往往也会导致高校和企业契合度不高,缺少长期合作的动力。

(三)项目协同模式学生参与不充分

知识协同模式指企业依托高校的学科基础,解决工程应用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然而由于项目直接与企业的研究成果相关,往往存在“硬核”的技术要求,一方面学生在未经过系统的工程应用训练时难以上手,导致老师参与多而学生参与少,学以致用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时,较难接触到核心技术和系统层级,难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优势。

三、电子类学科优势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

针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路径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以“三全育人”为指导,充分凝聚育人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学科优势,创新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以笔者所在电子类学科优势高校为例,通过

(一)两条途径拓展培养链条,加强育人导向

形成浸润内化途径。通过打造“校企论坛”、“企业家沙龙”等校企联合讲座品牌,将科技创新价值引领与生涯规划、学业发展深度融合,内化于心;以传承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精神、职业精神和爱党爱国的崇高品德为目标,围绕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组建校企联合培养班级,依托行业领军人物、科技创新榜样、创业奋斗精英的示范作用,培育学生创新价值观。

形成实践外化途径。通过开展具备鲜明专业特色、行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将科技创新价值引领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外化于行。依托企业开展“电子科技工业发展”主题社会实践调研、“寻找百件电子科技藏品”志愿服务等活动,牢记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二)三个体系细化培养过程,形成育人特色

依托企业的人才广度,构建多层贯通的科技创新导师体系。以生涯规划、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素养涵育为导向,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需求进行精准指导。启动“科研启蒙”、“联合创新项目”、“行业导师制”等科技创新培育项目,贯通校企培养。

充分挖掘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泛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依托高校突出的学科优势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开放共享的校企协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需求修改培养方案,打造特色教学内容,将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课程和应用型实验;探索新工科教育模式,依托重点实验室,发布基于项目应用的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发挥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完善合作共建的科技创新项目体系,将行业创新需求转化为学生发展需求。建立校企合作育人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支持联合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开展企业开放日和实习实训,提升学生行业认知能力;校友反哺深化育人合作,成立教育基金,强化学生行业认同。

(三)三个平台强化实践应用,巩固育人成效

培育科技创新社群,打造自主互助平台。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自主性,结合企业的业务方向,由企业支持成立校企俱乐部、学生学术组织等科技创新社群,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担当意识。科技创新社群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科技知识、自主组织科技创新活动、自主研究创新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学生间形成了互信互助的科技创新氛围。

依托科技竞赛,打造进阶训练平台聚焦学科特色,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形成常态化的科技竞赛氛围,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本领。由企业参与题目发布、作品测评等环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术打造进阶竞赛训练模式,通过逐级挑战的方式,将科技创新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孵化创业团队,打造潜能激发平台。依托企业经验,打造集科技创新与商业创新为一体的赛会训练体系,聚焦行业需求,锻炼学术的创新洞察力。加强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对接,构建创智服务平台,打通学术创业渠道,提供全方位指导。

作者简介:王睿(1995-5),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工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庆华.新工科建设内涵解析及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25-30.

  2. 习近平.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9-12(002).DOI:10.28655/n.cnki.nrmrb.2020.008856.

  3. 赵哲,宋丹,徐琪.工科优势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及深化路径——基于辽宁五所省属高校的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6):65-70.

  4. 徐晓飞,沈毅,钟诗胜,姜永远,张策.新工科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Π型’方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18-24.

  5. 刘会衡.“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