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衰竭症的中西兽医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牛衰竭症的中西兽医治疗效果观察

毕巴提 · 科训白

新疆阿勒泰富蕴县杜热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6100

摘要:牛衰竭症是在牛养殖过程中牛身体容易出现衰竭的一种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但久而久之,对牛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病牛就会失去原有的经济价值。因此,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出现衰竭症,应尽快处理。首先,查明病因,改善饲料种类,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改善消化。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牛衰竭症的原因、症状及鉴别诊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有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合并治疗;牛衰竭症;疗效

引言

随着养牛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期间,一旦牛出现疾病会直接影响到牛养殖健康发展。牛衰竭病对牛的健康非常不利,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牛死亡。在牛衰的治疗上,中西医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完全结合中西医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牛衰竭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牛的发病可能会给牛的养殖带来经济损失,同时有助于提高牛衰竭病的治疗水平。本文选取患牛衰竭病的100头病牛进行相关治疗分析,相对于西药、中药等单方面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是治标治本,而且药物残留非常低,在临床治疗下治疗效果良好。

1.病因分析

牛春夏两季缺乏青饲料,会导致体脂急剧下降,如果秋后营养跟不上,入冬前不能做到复壮保膘,在进入冬季后,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会造成牛身体营养代谢紊乱,导致严重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病质。在营养不良和过度消耗身体的情况下,受影响的动物会立即表现出生理饥饿,这时身体必须调动储存的脂肪、蛋白质和糖原等营养物质,以启动自我分解。同时,肝脏的解毒功能也降低,导致肝脏营养不良。特别是,肌肉蛋白质的自溶会导致肝脏和肌肉中氮和磷化合物的严重消耗,导致体重逐渐减轻、体温降低、胃肠道松弛和短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年老体弱、幼牛生长不良、牛过早交配、慢性消化不良、内外寄生虫病等情况下,营养物质不能维持正常的机体需要,导致严重虚弱,加速牛衰竭病的产生。在饲养奶牛时,如果出现严重的营养缺乏,会导致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化脓性疾病等。营养不良还会引起锥虫病、绦虫病、片吸虫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从而导致营养性衰竭加剧。

2.症状特点

病牛逐渐消瘦和贫血,站立不稳,不愿行走,低头冷漠,被毛粗糙,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粘膜呈红色且苍白或脏且黑。全身肌肉大量萎缩,骨骼外露,肌肉结合松弛,肌肉颤动。很容易变得精神萎靡、疲倦、出汗,久久不能躺下。呼吸微弱,脉搏快而微弱,摸不到脉搏。大多数病牛仍能采食,但体温往往偏低,皮温不规则,头冷。偶有前腹胀、便秘或腹泻,有的胸、腹、四肢下肿胀。血液稀薄,呈淡红色或暗红色,红细胞数量减少(一般为每立方毫米3400万个),血红蛋白减少(一般为30%40%),白细胞是正常或略低,分类基本正常。临床上,中医兽医将衰竭征分为虚劳综合征和萎瘦综合征。 虚劳综合征常指长期服役、不可逆转等劳动事故,总是很难长胖,常表现为消瘦,头低下,口淡,舌质软,脉细,耳鼻冷,背僵,气短,尿少而黄,大便偏稀且臭。萎瘦综合征俗称饥伤,多因长期饲喂桔梗,缺青饲料,尤其是旱涝、雨雪时间延长所致。受影响的牛表现为虚弱贫血、站立不稳、行走不舒服、食物不足、体温低、下肢水肿和前膝出血。

3.治疗方法

选取本地区某牛养殖场的100例患有牛衰竭症的牛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过程中,两组病牛首先给予西药葡萄糖酸钙200mL、VC50mL、葡萄糖200mL、三磷酸腺苷250mL,并注射病牛治疗,改变病牛饮食。同时,优化了整体进料结构,可以选择含糖量高、易消化的饲料。一些生病的牛病情严重,无法自己翻身,需要人工帮助牛进行移动。观察组病牛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也采用中药治疗。主要药材有附子、党参、杜仲、白 芍、威灵仙、牛膝、肉桂、山茱萸、黄精、甘草、茯苓和黄芪等。观察组要结合病牛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药材用量,确定药材用量后需要进行煎熬,反复煎熬 2 次,防温后对病牛进行灌服。这样治疗2周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4.治疗效果分析

兽医治疗的深入实验有效地缓解了两个病变组的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牛恢复快,有效率98.56%,牛的恢复时间比单纯的中西医治疗组平均缩短30%。实验中,纯西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5.67%,远低于前者,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衰竭症是非常合理的。

5.讨论

首先,牛衰竭症对牛的健康有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而病后牛变得虚弱、不愿进食,导致进食后消化不良。母牛的体重逐渐减轻,营养不良,牛体内的营养物质逐渐流失。增加牛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解率。在治疗牛衰竭症的同时,应给病牛补充饲料。牛衰竭病的恶化速度比较快,发病后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牛病情恶化。其次,治疗牛衰竭症时,可以采用西药快速补充病牛的营养,使病牛身体营养保持均衡状态,促进病牛身体的代谢功能恢复。当应用中西兽医联合治疗策略时,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或中草药有很大提高。治疗牛衰竭症只用中药或西药,疾病恢复慢,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水平。应先用西药治疗,让病牛的身体营养状态先进行恢复,然后使用中草药恢复和调节病牛的身体机能,有效治疗牛衰竭症,治疗期间重点是补充病牛的营养。帮助病牛恢复健康。最后,牛养殖的科学育种是预防牛病的关键策略。在牛出现衰竭症的情况下,要重点加强牛的饲料和越冬保护。在牛养殖过程中,饲料是牛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保证饲料的质量好,营养充足,使牛在配种和生长期都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有益健康,提高牛的免疫力。冬天,天气比较冷,所以要防寒保暖,防止牛衰竭症的出现。因此,有必要运用科学的养牛技术,围绕牛衰竭症的预防,提高牛衰竭症病害治疗技术水平,学习预防牛衰竭症的知识,降低牛衰竭症的发生概率。

牛衰竭症大多是由于养分耗竭而致死,对养牛业的影响非常大。受感染的牛体重迅速下降,身体许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和摄入难以平衡,造成营养不良。因此,防治该病的第一步是改善养殖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本文比较分析了西药与中草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牛衰竭症疾病治疗的疗效。由于本文的实验检测病牛是患病即治疗,且随机分组,因此很难控制病牛的各种状况,而且检测周期的长短会导致相关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牛衰竭症会对牛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的疾病会导致牛的死亡,这将不利于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从牛衰竭病的角度来看,应以疾病预防为主,在牛生病时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和恢复疾病。由于牛衰竭症发病过程相对较长且突然,且在养殖初期难以发现疾病,可在短时间内造成病牛器官衰竭。当饲养员确定病牛需要治疗,病牛大多数都处于晚期,治疗难度更大。通过实验发现,中西医结合不仅标本兼治,而且临床疗效更显着,治愈率更高,治疗周期更短,促进病牛快速康复。因此,养殖户在治疗牛衰竭症时最好选择中西医结合。本文研究采用单独西药治疗和中西兽医合并治疗两种治疗措施,以患牛衰竭症为研究数据。研究表明中西兽医的治疗有效性很高,达到98.56%,而且西医只有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达85.67%。因此,应用中西兽医联合疗法治疗牛衰竭症,可以极大地促进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尚兴英. 青藏高原冬春季节牛营养性衰竭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 (5): 103.

[2]布合里倩木·阿力木.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衰竭症[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 (12): 56.

[3]易本驰.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衰竭症的疗效分析[J]. 豫南农专学报, 2017, (1): 58-60.

[4]吴加伟, 王克功. 牛衰衰竭症的发生、诊断和防治方案[J]. 现代畜牧科技, 2017, (12): 84.

[5]邹小娟. 中西兽医合并治疗牛衰竭症及疗效考察[J]. 乡村科技, 2016, (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