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人称代词“您”来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近代汉语人称代词“您”来源研究

陆祎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444

摘要: 本文结合北京话语料,首先从“您”字的四种来源入手,分别探讨“你们”合音说、“你老人家”合音说、“你老”合音说以及“你能”来源说;其中,“你们合音说”强调的是与金元时期复数用法的内在联系,其他三种假说则否认这种联系的存在,认为“您”有着其他来源和发展路径;最后确定“您”表尊称的具体年代。


关键词: 您 尊称 近代汉语 来源

南北方受各自方言的影响,在使用普通话时也会有许多差异。如为表尊敬,北方会在称呼对方时使用“您”字;而南方的方言中一般没有“您”这个字,所以在对话中一般避免用“你”直呼对方,即为表示尊敬。而在现代汉语即普通话的交际场合中,“您”表尊称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共识。

现代汉语中,“您”这一尊称1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可谓十分重要,课堂上对于“您”的来源发展以及目前的使用规范却甚少提及。

《汉语史稿》中指出:“您”在宋元语料中并不表示尊称,而是表示“你们”。实际上,“您”就是“你们”的合音。并指出“怹”应该是“他们”的合音,但是不见于宋元词曲。还提到了两个尊称的发展命运不同:“您”字逐渐进入普通话里,“怹”字却逐渐趋于消散了。《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中则指出:您=你们,出现于宋代,也可用于单数。

下面便首先谈谈“您”字的四种来源。又因为“您”也是北京话所特有的方言词汇,其他方言中并没有出现“您”,因而许多学者或从北京话语料中的“您”着手研究,下面以此作为阐述“您”来源的证据。

一、四种来源

(一)“你们”合音说

《汉语史稿》中王力亦持此观点。

在英语、法语、德语等一些语言中,复数标记发展出了尊称用法,而在金元时期,复数用法“你们”合音后恰好写作“您”,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北京话中“您”的尊称用法是复数用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谢俊英(1993)、时良兵(2006)、汪化云(2008) 就在元明清语料中着力发掘尊称用法的用例,试图证明它们跟复数用法有着传承关系。

吕叔湘(1985)很早就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观点如下:

  1. 金元时期文献中的“您”虽有复数和单数两种用法,但绝没有尊称意味,与今天衹用“您”在礼貌场合表单数有所不同。英语的“you”,法语的“vous”以及德语的“sie”均是借用第二人称复数表单数尊称的用例,但是它们的复数用法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您”并没有复数用法。

  2. 缺少文献证据的支持,即没有可以证明用法递变的文献。《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中并没有“您”的用例,直到1906年《老残游记》中才出现了“您”字,且写为“儜”(下文详谈)。


(二)“你老人家”合音说

清末吴趼人在《二十年月睹之怪现状》中写道“你儜,京师土语,尊称人也。发音时唯用儜字,你字之音,盖藏而不露者。或曰‘你老人家’之转音也,理或然欤。”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1937)持类似观点“京兆方言特别字……您读若凝,实南方‘你老人家’四字之省文也。”王筠《菉友臆说》(1848)进一步指出,在“你老人家”发展为“您”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你那”这一中间阶段,其中“那”是“老人家”的合音:“都中称所尊敬者曰‘你那’,即是你老人家,则‘那’者又‘老人家’三字之合音也。”


(三)“你老”合音说

“你老,尊辈称也。……老字急呼之则声近儜,故顺天人相称加敬则曰儜,否则曰你。”(《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十四•方言上》)。但“你老”发展为“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学界有着不同意见。先看吕叔湘(1985)的观点:“老字脱落元音,只剩下一个‘l’的时候,汉语里既没有用‘-l’作韵尾的习惯,就转成发音部位相同的‘-n’。现在口语里‘您’字有时说成‘您哪’,要是现在的‘您’就是早期的‘您’,这是不可理解的;要是‘您’是‘你老’的省缩,就比较容易说明:您哪(nína)是您(nín)凑上老(lǎo)字留下的-a-。”

刘云2则提出“您(nín)”并非直接由“你老”(ní lǎo)脱落元音而成,它先在《儿女英雄传》中以非自由语素的形式存在于“ni-na”(你那)中,到了《语言自迩集》中才独立地充当句子成分,取得第二人称尊称代词的地位并拥有了新的汉字形式“您”。整个路径可归纳为:你老(ní lǎo)>你/您纳(ni-na)>您(nín)。

汪化云3对“你老”合音说提出了不同意见: 首先,使用“你老”的方言很多,为什么只有北京话发展出“您”的用法;其次,“您”应该是“你们”的合音,这导致北京话中没有“您们”的说法;且北京话中的第三人称尊称用法“您”可以表示“他们”,这也许可以作为“您”来源于“你们”的证据。


(四)“你能”来源说

“京师语称你侬,音若你能,直隶则通传为你老。你侬者即古言尔……你侬者,尊之亲之,专言你则贱之矣”(俞理初《癸已存稿》)。在清代北京话文献中,“你能”仅现于《正音撮要》(1810)和《品花宝鉴》(1848)中,在前者中写作“你儜”,书中注明“儜”为“泥耕切”。

你儜怎么这样说呢。我这程子也有点事儿,总离不了家。(《正音撮要》)

三爷你能好造化,我才叫你能一个干爹爹,就又给你能招了一个来了。(《品花宝鉴》第三十回)

从语义来源上讲“第二人称代词+助动词”不太可能向尊称代词发展,类型学研究和方

言研究中未见报道。从语音上看,汉字表音在准确性上有欠缺“你能”的实际读音无从得知,

这就给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

此外,在下面三种清代北京话文献中,第二人称尊称代词又以“你呢”、“你你”和“儜”的形式出现。 

这一种酒是陪阿哥讲礼的酒呢,你呢亲手筛酒咧,实在当我们不合礼啊。(《骑着一匹马》)

老爷,你你用饭咧无(《关话略抄》)

劳停驾,看他伙计送进去,就出来,请把门就锁上。(《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上述四种假说实际上可以归为两类,“你们合音说”强调的是与金元时期复数用法的内在联系;其他三种假说则否认这种联系的存在,认为“您”有着其他来源和发展路径。这两种观点均有一定合理性。

二、“您”表尊称

此外,关于“您”是何时成爲尊称这一问题,张寿康认为“您”表示尊称大约形成于清代乾隆嘉庆之际。谢俊英认为,到20世纪初,“您”就已完全变成了第二人称单数尊称形式了。俞光中认为“您”表尊称的出现不会晚于元代。时良兵认为,金元时期的“您”可用于单数,且不能排除“您”有尊称的可能; 明代文献中“您”表尊敬的意味更明显。

对于以上四说,虽然看上去好像差别很大,但结论并不完全矛盾。从文献记载来看,明确表示“您”表尊称的是《旧京琐记》:“有一字而分两意者,如你我之‘你’,遇平行以下可直呼‘你’,尔、汝意也。然遇尊长则必曰‘您’,读如‘邻’,非是则不敬。”这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记录“您”为尊称的文献,其成书时间大约为民国。此时作爲一种语言现象提及,则可知民国以前“您”表尊称已通用于民国以前。




文献参考: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第1版,2004年3月第2版,2012年7月北京第17次印刷,322-323页。

[2]蒋绍愚,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2006年4月第2次印刷,121-122页。

[3]俞理初,癸巳存稿补遗[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73页。


作者简介:陆祎,女,1997.1-,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1 敬称即为尊称,下文统一用“尊称”这一表述。

2 刘云,北京话尊称代词“您”考源,《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 王化云,《汉语方言代词论略》巴蜀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