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民间传统游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关于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民间传统游戏的研究

杨建荣

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幼儿园 250014

摘要:在幼儿阶段,活泼好动、天真与浪漫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在孩子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在游戏中幼儿获益良多。民间传统游戏的资源丰富,如果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不仅有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传统游戏;核心素养

引言:

民间传统游戏是广大人民自编自创的民间活动,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传统游戏符合幼儿们爱玩、爱说、爱动、爱模仿等心理特性,同时该游戏具有较强的乐趣,可以满足幼儿心理特性,且该游戏种类繁多,深受儿童喜欢[1]。该游戏取材便捷、模式简单,附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指导幼儿园实施民间游戏时,幼儿教师要全面探索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进行活动时的有效指导策略。

1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的必要性

1.1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潜能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他们沉浸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使他们精神振奋,身体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活动状态,有助于幼儿体能的增强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幼儿参与的游戏多是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这更有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加这些游戏,并在游戏中勇于表现自己[2]。这些游戏通常包含一些走、跑、跳、转、钻、躲等动作,有助于活跃他们的动感细胞,锻炼他们的运动系统,使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更加协调。在群体性活动中,还需要幼儿做好与同伴的配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友谊。可以说,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思维,不断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更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完成挑战任务,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与快乐感,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在以后游戏中的积极性。

1.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民族的复兴,最终要归源于文化的繁荣。而现代文化的繁荣,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游戏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能够有效增加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幼儿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些文化性的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使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幼儿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并成长为一棵文化大树。事实证明,唯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了解,才会形成民族文化的自信,产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将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民间传统游戏互相融合的策略

2.1科学地进行游戏,调整游戏内容

我国民间传统游戏方式均较为灵活,可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创新、学习,能够始终让幼儿处在活跃学习状态中[3]。但幼儿年龄均较小,安全意识与认知水平不足,严重欠缺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教师应融合幼儿的实际状况,科学实施传统游戏,适度整合游戏内容,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同时丰富教学活动。

例如,在做“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小班幼儿没有体力承担老鹰及鸡妈妈的角色,教师可让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共同进行游戏,以弥补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不足。再如,在做“扔沙包”游戏中,一些幼儿对力量控制得不是很好,极易对其他幼儿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会出现扔不动的状况。这时,教师需把沙包换成布球、小皮球等实物,以此锻炼幼儿的抛物能力,强化幼儿力量及方向上的操控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创新传统游戏内容,诸如在放风筝游戏时,可将风筝换为塑料袋等,如此一来,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创新及环保意识,便于获得材料操控游戏,还可强化幼儿在游戏中的成就感。

2.2充分激发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虽然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幼儿接触较多的都是一些富有现代社会特质的游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他们都比较熟悉。对于民间传统游戏来说,他们相对有些陌生[4]。因此,教师在引入民间传统游戏时,要注意研究其游戏素材,并注意与幼儿所处的生活与教育环境相适应,降低他们的陌生感。在引入前,教师要让幼儿提前熟悉,并创设相应的游戏情景,使其具有生活化与儿童色彩,从感官的角度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游戏规则的讲述,游戏的规则不能太多,要在幼儿接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可能会降低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因此,幼儿初次接触到的民间传统游戏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文化意味,规则也不能太复杂。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发挥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以便让幼儿尽快地熟悉并参与到民间传统游戏当中。

2.3在区域游戏中渗透民间游戏

在我们班级中,为了让传统游戏也逐步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童谣说唱三大类,并在各个区域中开展相对应的民间游戏。如我们在表演区提供了京剧脸谱、古风扇子、民间戏服和皮影戏,并播放一些民间戏曲音乐,使幼儿在表演区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感受民族乐曲的韵律和节奏。在皮影表演区,我们让幼儿自己设计皮影,自己制作皮影,在皮影的幕布上表演自己创作出来的皮影人物,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拍卡片”“翻花绳”和“石头翻翻乐”这类简单的游戏,让幼儿在民间游戏的海洋中进行头脑风暴,让幼儿们在传统游戏中感受民间游戏的乐趣。

结束语

总之,民间传统游戏是一块瑰宝,它的魅力经久不衰,也是幼儿园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能有效丰富当前幼儿园游戏内容,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将民间传统游戏深入幼儿园活动,让民间传统游戏得到传承和发扬,让幼儿传承民间传统游戏的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马琳.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与创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4):43-44.

[2]郝晓霞.当传统游戏走进现代化幼儿园[J].山西教育(幼教),2020(12):7-9.

[3]董晓霞.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的意义[J].新课程,2020(50):24.

[4]杨春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创新与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