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俊龙

阳江市代建项目管理局 邮编: 529500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多重功能带来现了建筑工程管理实效的提升,特别是三维模型的建构实现施工管控中各项目的统筹,更带来施工资源的优化整合,使得工程管理针对性更强,统筹管理效果更好,不同阶段工程管理效果更有保障。BIM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势在必行,而本文主要就新时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BIM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也有目共睹。我们应看到,在新时期建筑工程规模普遍扩大、施工复杂度提升的现实环境下,BIM技术的运用是必然,以技术优势的发挥解决工程面临的难题,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也减少风险发生,真正做到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保质保效。因此,积极探讨BIM技术的应用特点,明确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对于实现BIM技术建筑工程领域价值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属于典型的信息建构模型,通过建构完整的信息模型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各要素的统筹,各周期的关注,带来管理的高效化、直观化[1],阶段管理与过程管理得以整合,管理实效更明显。BIM技术对应的三维数字技术能采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真实数据与信息,整合推出统一协调的信息模型,带来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形式的统一,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加快项目管控进度。作为以计算机辅助设备为依托的工程数字化设计方式,BIM技术以整体虚拟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实现对建筑工程全方面、全方位的管控分析,其强调事前模拟,可在建筑施工、运维前进行工作成果、绩效指标及生产过程的模拟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整改或做好防范应,减少施工中的风险,也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管理价值,真正为建筑行业的长远规范化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

二、BIM技术的三大特征

(一)可视化特点

在BIM技术支持下,建筑工程项目全部信息会直接呈现出来,且呈现方式更直观,更生动,不局限于数字信息,也包括图形、图像[2],使得管理人员可对工程全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更有参考。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采取的是二维管理模式,BIM技术将二维管理模式发展为三维管理,以直观、立体化的数据信息呈现带来管理分析的高效化与精准化。在一些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可视化优势更明显。

(二)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也在于其具有良好的模拟优势。BIM技术可模拟工程施工过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统筹兼顾[3],保证施工者施工的规范、精准,操作的安全、标准,施工流程节点衔接更好,施工人员操作过程更顺利,也避免无关要素对施工的干扰,且BIM技术的模拟性优势也能帮助管理人员提前预知施工风险,主动规避施工作业风险,施工安全更有保障。

(三)协调性特点

BIM技术协调优势明显,可支持协调作业、协调沟通,对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进行预先调节,对项目进行提前监测,模拟预测施工中的多种情况。建构工程项目的模型也避免各环节交叉作业引发的冲突争议。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普遍扩大,施工工序更多、更繁杂,新技术也不断被引入[4],工程管理的难度不断提升,而发挥BIM技术协调作业优势,能让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作业人员参与项目管理,避免工程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在工作人员的鼎力配合下让工程建设效率更高。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BIM技术在设计环节的应用

设计环节作为起始环节,设计效果对整个工程管理及施工效果有直接影响。在设计管理环节中,施工图纸的设计是重点内容,企业需要根据施工区域具体情况以及施工项目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优化设计,使得图纸设计内容与实际生施工场景相匹配,保证设计的科学有效性。而BIM技术运用于设计环节可带动施工图纸的优化检查,让施工图纸对应较高的施工可行性。具体来说,可以使用BIM技术对应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碰撞检查。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设计多独立完成,施工方、设计方及管理方沟通较少[5],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图纸有说明但无法施工的问题。而传统的施工图为CAD图纸,无法直接修改,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中的小问题难以被发现,增加后续施工风险。应用BIM技术进行碰撞,确保实际作业数据信息与施工图设计信息的匹配融合,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施工三维立体模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就三维立体模型数据展示进行沟通与交流,加强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所对应的所有流程节点数据信息都在三维立体模型中有具体的呈现,且呈现方式更直观,帮助工作人员理解,能快速发现问题,协同解决问题,合理规避返工风险、作业风险。BIM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共享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中应发挥信息共享优势,提升施工管理实效。BIM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有效数据整合起来,综合体现在三维立体图形中,为后续管理及施工部署提供有效参考。

(二)BIM技术在施工环节的运用

施工环节是管控的重点环节,BIM技术在施工环节管理价值的发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记录管理价值的发挥。工管理比较综合,需要对施工相关流程、节点、重要事件做好记录,而记录的内容较多,很容易出现错误记录、记录遗漏等情况,管理工作开展受影响。BIM技术可发挥记录管理价值,以工程建设参数及工程设计图纸为记录依据,通过汇数据信息汇总,让作业面更完善,且三维立体模型的建构能把控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实现人力资源、材料物料、资源之间的合理调配,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质量。

BIM技术用于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可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使企业获得理想的效益回报。BIM技术可对成本进行动态化管控,实现成本的科学预测,并落实到管控部署中,使得后续施工过程中资金核算更有效,计量统计更准确。企业可利用BIM技术,以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人力资源信息、材料信息、设备信息的转化,让成本管控带有自动化、现代化的特征。BIM技术在质量管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筑施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质量管控,而质量管控又要求各项目统筹、各阶段观照,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等进行统筹化的管理,以提升施工质量。BIM技术辅助下,管理人员可进行施工项目的整体性管理,避免传统质量管控受单一因素限制。BIM技术支持建构的三维立体模型支持信息快速导入,实现施工质量问题的探查,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发展方案,让整体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BIM技术作为相对成熟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在造价控制中优势明显。其以项目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深度的技术交流,实现设计、生产、运输与施工的一体化,减少二次返工与返修频次,大大提高项目效率,减少成本投入,其与建筑造价管控诉求一致。因此,基于BIM技术进行建筑全过程造价管控将带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BIM技术在竣工环节的运用

施工管理也包括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在项目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建设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可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验收的重点主要是常见施工隐患的排查,保温隔热效果的验证等。如果施工单位发现实际情况与验收标准不符合,需要及时调整改进,直到符合标准才准许项目审批使用。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反复检测、反复调整,周期较长。BIM技术的问世及其在竣工结算环节的运用能够提前开展检测工作,防止出现验收不合理的问题。BIM技术可以主动收集工程各环节的信息,利用BIM技术推动信息共享,支持信息整合分析,为竣工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BIM技术可以快速计算工程总价、各项单价,方便验收结算,对应较高水平的造价管理。特别是针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项目变更问题,一旦出现项目变更会影响项目工程实施和成本,甚至出现成本超预算的情况。而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改变传统项目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变更问题,解决不同专业或空间结构位置冲突问题。一个参数的调整带动整个系统参数的调整,管控更精准、管控效率更高。竣工结算阶段,BIM技术也支持历史数据采集与分享使用,通过对项目工程数据指标的归类整理,于系统中长久保存,对于验收管理起借鉴和参考。

结束语:BIM技术支持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将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带来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并带来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因此,BIM技术理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现我国对于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的支持远远不够,特别是技术方面、政策方面的引导比较缺乏,因此,BIM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有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鉴于未来建筑工程管理将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BIM技术以及智慧管理优势的发挥将使得建筑工程处于良好的建设状态,对应理想的管控效果,BIM技术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工程管理,也将在其他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中发挥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原则与技术分析[J].居舍,2022(02):76-78.

[2]施丽波.新时期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52-153.DOI:10.16673/j.cnki.jcfzdx.2021.0346.

[3]李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1(29):49-50.

[4]潘明榜.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要点分析[J].居舍,2021(28):134-135.

[5]张炜.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220-221.DOI:10.16673/j.cnki.jcfzdx.202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