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细节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1田红梅 2吴欣华 1公宝霞 1梁红 1邵志彦

1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2牡丹江南山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取样74例,皆为2019.10-2021.02入院就诊,抽签分为细节组(n=39,细节护理)和常规组(n=35,常规护理),对比总有效率, PSQI、HAMA分值。结果:细节组总有效率94.87%,比77.14%的常规组高,细节组护理后PSQI(8.34±2.15)分,HAMA(9.06±3.19)分,比常规组(10.77±2.34)、(12.24±3.48)分低,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可减轻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度,改善其睡眠质量,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更优,值得借鉴。

关键词:观察效果;焦虑症;护理方式

广泛性焦虑症为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涨[1],患者可出现敏感易怒、记忆困难、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昏眼花等临床症状,可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困扰,仅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复发情况,鉴于此,本文结合74例2019.10-2021.02入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资料,观察论述了细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焦虑程度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取样74例,皆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19.10-2021.02入院就诊,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抽签分为细节组(n=39,细节护理)和常规组(n=35,常规护理)。细节组21至56岁,平均(35.90±10.27)岁,53.85%(21/39)女,46.15%(18/39)男,1至9年病程,平均(4.35±1.27)年,常规组22至57岁,平均(36.03±10.21)岁,54.29%(19/35)女,45.71%(16/35)男,1.5至9年病程,平均(4.80±1.15)年,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细节组行细节护理:(1)认知护理方式:①建立信息档案,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完善档案信息,深入了解患者家庭背景、病情发展过程、个人成长史和既往病史,进行护理评估,分析患者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据此制定干预计划。②利用宣教手册、宣传板报、科室健康讲座、视频等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具体可包括广泛性焦虑治疗效果、疾病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产生原因、护理配合要点等内容,使患者及家属客观认知疾病,保持积极心态。③针对疾病认知偏差者,可指导患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呈现出来,重新审视后,尝试提出可替代性解释,引导患者以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身疾病,提升其治疗信心。(2)心理护理方式:①介绍成功案例:邀请预后良好,已经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其内容感受和治疗经过,以此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其康复信心。②共情倾听:选择舒适、安静的沟通环境,进行诱导式提问,鼓励患者表达真实感受及自我想法,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其面部表情,充分尊重患者,以共情的态度倾听患者想法,若患者存在焦虑不安、紧张表现,则需通过肢体抚触、握手等方式进行安抚,表达对其的理解。(3)减压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耸肩、拉耳垂、揉太阳穴等减压技巧,稳定患者心态,减轻其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1)判断有效性:①好转:HAMA评分降幅在30%至60%以内。②显效:HAMA评分降幅在60%以上③无效:HAMA评分无变化或升高。(2)观察PSQI、HAMA量表分值,分值越低,说明睡眠障碍、焦虑度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260129c2103f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有效性分析

见表1,细节组总有效率94.87%,比77.14%的常规组高,P<0.05。

表1 总有效率 n(%)

组别

例数

好转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细节组

39

9(23.08)

28(71.79)

2(5.13)

37(94.87)

常规组

35

16(45.71)

11(31.43)

8(22.86)

27(77.14)

X2

-

-

-

-

4.961

P

-

-

-

-

0.026

2.2 PSQI、HAMA分值

见表2,细节组护理后PSQI(8.34±2.15)分,HAMA(9.06±3.19)分,比常规组(10.77±2.34)、(12.24±3.48)分低,睡眠质量、情绪状态更优,P<0.05。

表2 对比睡眠质量、焦虑值(6260129c2103f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分)

组别

例数

PSQI

HAMA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细节组

39

15.80±2.15

8.34±2.15

15.72±3.34

9.06±3.19

常规组

35

15.77±2.06

10.77±2.34

15.56±3.08

12.24±3.48

T

-

0.061

4.656

0.213

4.101

P

-

0.951

0.000

0.832

0.000

3.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昏眼花、出汗、肌肉紧张疼痛、震颤、腹部不适等一系列躯体症状,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干扰[2],降低患者睡眠质量。药物治疗同时,为减少患者复发情况,还需实施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客观认知疾病,稳定其心理状态。

总结表1、表2得:细节组护理后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SQI、HAMA分值低于常规组,P>0.05,讨论原因:细节护理中,建立信息档案可提升护理计划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知重建护理,可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使患者及家属客观认知疾病;介绍成功案例,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共情倾听可构建友好护患关系,稳定患者心态,提升其依从性;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耸肩、拉耳垂、揉太阳穴等减压技巧,进行减压护理[3],可及时排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焦虑度,改善其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干预可减轻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度,改善其睡眠质量,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更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江晓琼,胡晓燕.护理干预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743-1744.

[2]高莹.情感交互模式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6):1092-1093.

[3]全丽丽,林一冰,邓玉瓶.正念运动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28):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