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江浩然

34060319900127 **** 安徽省 宿州市 234000

摘要: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在专业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思想,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目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要充分发掘医药学科的人文精神,自觉地把道德教育引进来,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努力探索职业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的途径与战略。

关键词:药理学;德育;渗透

引言

人文主义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它的核心内容是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就是医者的誓言,代表着医者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激励着无数的医学工作者,不断地认识和研究疾病,与疾病抗争,战胜了无数的疾病。所以,医术和人文科学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医学是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结合,如果没有人文价值,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医学。

一、药理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药理是一种既是自然科学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它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发掘。

(一)药理学的基本理论蕴含着哲学思想

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是对立统一的,药品的治疗和副反应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法则。而剂量效应关系与医学哲学思想相一致,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问题的分析、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的认识,并使其具备辨证思维能力,从而为构建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药物的临床使用蕴含伦理学原则

医疗工作者的用药伦理是影响药品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做到严谨,要充分考虑病人的身体情况、药物的效果、副作用、禁忌、病人的经济负担等因素;所以,在临床上当应用大量的药物时要仔细观察、询问病人的情绪,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伦理学相结合的目的。

(三)药物作用融入了医学心理学知识

在药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因素是影响药品疗效的一个主要因素,而病人对药品的信任程度和医护人员的语言水平则是影响药品疗效的主要因素。首先,乐观、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人体的内部环境保持稳定,而药物的作用更大;其次,药品的信任程度对药品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病人认为这种药物没有效果,不但会让病人感到效果不好,而且会降低病人的用药遵从。安慰剂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心理上的作用。最后,良好的言语交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体现,其言语既能体现医患关系,又能影响病人对药品的信任。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认识到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用药的影响,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辅导,积极关爱病人,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心理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用药疗效的目的。

二、药理学教学中实施

(一)增强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生物学模式,使我国的医学教育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不能正确理解,导致许多教师"重医轻文"。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多,课时短,教学难度大。因而,在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

药理学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将学科教学的特征与学生的认知、医学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实现学科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相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实践表明,要使药理学人本化,必须持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在教学各环节中,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教育

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德的关键在于使医学生在学习与实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疾病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从而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1)在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讲课的时候,要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感受到“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次,在教授<镇静催眠药>时,该类药物低剂量引起安静或困倦,表现出镇静作用;较大剂量诱发类似生理性睡眠的催眠作用;过量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即剂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临床用药必须严格剂量,籍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讲授药物不良反应时,我们结合临床病例,比如在讲述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我们请接触过或者见过肿瘤化疗的病人的同学谈见识和感受,同时我们让同学们看一些相关病人的图片,培养学生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另外,还适时引入药理学先辈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战胜困难的毅力,获得成功的艰辛等方面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

(2)在实验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动物,据统计,在生物医学领域中60%的医学研究课题需要借助于实验动物,许多问题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实验动物就会一事无成.因此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所以,我们在动物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动物实验准则,养成对实验动物的感恩,悲怜之心,升华为对病人的医者之心,仁者之心。药理学实验研究还包括设备,信息,试剂等要素。在要求学生爱护仪器的同时,也要强调,任何高科技的仪器,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仪器的缺陷,比如,很多仪器,比如对疾病的定性、心理、社会等,都有可能导致仪器的不精确。根据国内外文献记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临床上的误诊率并未降低,因此,无论多么先进的仪器,都无法取代人类的大脑。临床诊断的基本要求是:理论基础扎实,思维方式科学。要想提高诊断率,必须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当实验资料或资料有误或有误时,应教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记录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有差错或错误是很正常的,要做到真实、准确、准确地记录、发现问题,这是一种严肃、负责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会培养起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每一次的实验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小组5-6个人,选出一个小组的组长,并安排好主刀、助手等。为了激发大家的热情,在实验打分的时候,对成绩好的队员和小组都会进行加分,而对成绩差的队员则会进行严厉的批评,以此来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同时也会锻炼主操作者的组织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药理教学中,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药理学的教学中,既可以充实医人的知识,又能使药理学的人本化,从而丰富药理学的内涵。医学人文科学与医学专业的课程应密切结合、相互渗透,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职业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艳春,路倩,任旷.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J]. 中国西部科技,2015(3):102-103.

[2] 王玉琴,张伟. 浅谈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内容[J]. 科学时代,2015(11):265-265,266.

[3] 屈红煊. 人文素质教育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282-282.

[4] 开伟华,丁彩娟,戴晨. 浅谈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86-87.

[5] 赵梅. 强化药理学课程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