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韩冬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新城中学

老话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方式,也同样应从兴趣爱好开始。只有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了,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这样才能把阅读算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愉快,从而保持充实的热情和情绪,就可以主动徜徉在广阔的书物中。在从事教育工作的5年里,调查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大多数的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不爱读书、一提起读书就烦躁。阅读本应是人生一件快乐的事,为何却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让他们谈“书”,就面露苦涩呢?

一、 孩子不阅读的原因。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知识的渴求以及塑造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大多数学生面对课外阅读不是阳光明媚,嬉笑颜开,而是愁眉苦脸,消极懈怠。纠其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课内外阅读意义的认识。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是属于学校语文书目必学必读篇目,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在校园里的作业负荷也不少,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到家庭作业。而课外阅读是指家长给学生单独购买的一些不在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范围的书目。学生需要抽出空余的时间进行阅读。简而言之,课内阅读是必学,课外阅读是额外的学习,

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是一台学习的机器。在“双减政策”的今天,学生们的时间同样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这就需要学生做到自律。从早上到下午的时间虽说是一直坐在校园里上课,中午和晚上即使有休息时间,也是用来写作业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同样也需要温习功课。孩子不是一个学习的发动机,他们需要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在这样情况下,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没有时间的,无法阅读。

3、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课外阅读是可以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不可缺失的。但总是由一部分家长和教师把“影响功课和考试成绩”为理由,主观臆断地认为课外书物是“闲书”,总会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和选择书物的权利。在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下,天天朗诵语文书或者英语书中的内容,翻来覆去的读那薄薄的一册书,就如同天天吃着重复的饭菜,在美味也会觉得腻。而家长担心的是学生面对考试,担忧学生的成绩,所以说学生们没有自由选择的阅读权,这种极具功利性的阅读正破坏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且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

4、缺乏阅读的检测与评价。

针对于学生阅读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手段还不完善,学生阅读的方式也是不尽人意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的奖励手段,并且强化学生成功的乐趣,对于学生的努力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们更积极地真正地阅读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检测和评价的方式完善。真正有效的对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有一定的检测和评价。

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阅读起来呢?如何让他们对书爱不释手呢?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1、以满腔的热情面对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论在任何场合里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在学生面前,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老师,还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向灯”。学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要做表率、树立榜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座右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严于律己,用饱满的热情的去面对学生,用独有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

2、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作为一个领航人,帮助辅导学生去客服一个又一个难关。针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并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学生就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

3、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性格不一,但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对于学生而言更爱展现自己,表现他们所具有一切。我们要从侧面去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用奖励机制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当然奖励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学生真正地阅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外书物的海洋里。

综上所述:在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在根据《新课标》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转专研教育教学的改革内容,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