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的效果分析

刘毅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 江苏无锡, 214187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观察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2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处理,观察组运用慢病管理,分析不同管理后患者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患者餐前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97.12%,对照组88.4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98.08%,对照组87.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可以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整体治疗配合度与病情控制效果更好。

关键词糖尿病慢病管理效果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病,容易引发多种心、脑、肾、眼、神经、足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与损害,对人们生命健康构成威胁。随着对有关慢性病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慢病管理理念也不断推广,其实际应用的效果也值得持续关注。本文采集208例糖尿病患者,分析运用慢病管理后患者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2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46例;年龄从36岁至79岁,平均(54.28±3.91)岁;病程从1年至15年,平均(7.48±0.54)年;观察组中,男56例,女52例;年龄从35岁至78岁,平均(55.07±5.65)岁;病程从1年至15年,平均(7.74±0.68)年;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病程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处理,观察组运用慢病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要做好患者综合病情评估,依据其个人情况做好对应的个性化慢病管具体执行方案。要考虑到一方面慢病管理的大方向流程以及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在细节执行上符合个人喜好以及病情、意愿等,保证人性化、针对性地操作,才能确保最后落实工作的有效性[1]

要做好患者定期电话随访或者微信、QQ等联系,可以与患者或者与患者家属做对应的随访工作沟通,知晓患者的用药情况、血糖变化状况,嘱咐患者做好日常用药以及血糖变化的观察记录,由此保证有关随访工作获取的信息全面真实有效。可以开展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设置专业性的健康短视频或者健康教育公众号文章,将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日常管理注意事项等做全面的了解[2]。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以及患者反馈的情况做针对性的宣教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QQ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来进行医患沟通,了解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解答。

要充分利用社区志愿者,在社区中设定对应志愿者小组,让志愿者对于慢病管理参与的患者做好定期的随访工作,同时通知有关患者参与有关社区义诊,组织患者参与对应的社区慢病知识讲座[3]。由于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人们更加提倡非接触性的活动,也可以将有关健康讲座搬到网络平台上,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积极参与。同时定期的展开对于社区居民的慢病管理健康手册,或者发布对应的健康宣讲文章,提醒患者定期的观看了解[4]。对于慢病管理参与的患者,也开展对应的网络信息互动管理系统开发运用。及时动态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情况,同时做好动态性的记录,也方便开展有关网络层面的互动沟通,提升整体慢病管理的及时有效性,充分地利用时代技术的优势。

1.3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管理后患者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情况。血糖水平主要观察餐前血糖与餐后2h血糖。治疗依从性主要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患者满意度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总满意度=很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情况

如表1所示,在患者餐前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对比(x±s,mmol/L)

分组

时间

餐前血糖

餐后2h血糖

观察组

干预前

8.95±1.47

10.74±2.49

干预后

7.19±1.36

8.89±1.75

对照组

干预前

8.72±1.53

10.56±2.18

干预后

8.11±1.64

9.75±2.02

注:两组干预前对比,p>0.05,两组干预后对比,p﹤0.05

2.2 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分析

见表2所示,在患者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97.12%,对照组88.4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结果[n(%)]

分组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率

观察组

104

75(72.12)

26(25.00)

3(2.88)

97.12%

对照组

104

52(50.00)

40(38.46)

12(11.54)

88.46%

注:两组对比,p<0.05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3所示,在护理总满意率上,观察组98.08%,对照组87.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n(%)]

分组

n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104

76(73.08)

26(25.00)

2(1.92)

98.08%

对照组

104

45(43.27)

46(44.23)

13(12.50)

87.50%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技术的升级,人们观念的提高,有关慢病管理工作的推广方式、形式内容也不断的多样化,更好的匹配个人实际情况所需,同时降低有关慢病管理的成本,提升医护人员在慢病管理工作上的便捷性,优化整体的工作效果。

要充分听取患者的反馈以及诉求,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做好对应的工作内容改良,必要的展开有关患者心理建设、认知建设,提升有关慢病管理工作推进的有效性,避免患者个人认知短缺以及不良习惯而导致的工作阻力。具体处理应对上,需要充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展开工作的合理规划,充分地利用时代资源优势,积极地开展管理工作的创新。

慢病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疾病预防管理理念,更好的控制慢性病发展状况,避免严重化,减少疾病引发的病残率与病死率,提升人们的健康质量。具体处理上,要考虑个体需求,做好与时俱进的优化提升。同时也是一种人性化的疾病管理理念执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优化疾病管理治疗的成效。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可以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整体治疗配合度与病情控制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赵静.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J]. 健康必读,2021(3):262.

[2] 申新林.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0):282.

[3] 胡秀娟. 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5):281.

[4] 刘德营. 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1,18(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