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王佳佳

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循证医学来减少心血管患者的不良事件,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心血管科患者,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根据循证医学理论,对循证组和常规组护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开展循证护理活动。结果循证组患者在身体功能、精力、情绪、社会功能和心理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医学对心血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循证医学理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循证护理是在临床护理中准确了解患者及疾病,寻找临床问题的最佳证据。应用最佳证据与患者交流,解决等待最佳结果的问题。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基于有效的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具有重要意义,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循证护理也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重症多,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患者采取必要的干预方案,为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智能护理。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每组各140例,年龄63.62岁;常规组年龄65.15岁。对于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基于本研究的开展,对于相关医务人员的参与,均接受了循证医学理论培训。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案进行饮食、教育、治疗及护理措施。循证组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护理,确定临床护理具体问题,护士会根据问题,参考数据库了解患者情况。对每位患者进行总结,小组每周进行开会,以选择证据。证据包括评估、运动和预防教育,评估包括特定评估、性质、疼痛和胸痛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节律和心律变化,了解患者是否有水肿,患者是否便秘,对于饮食、排便方式是否规律,了解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排便时间、血压和体重等,并对患者进行预防教育。调整临床循证随访指标,调整随访指标的比例,使心电图、生化参数、用药患者情况等症状有合适的指标标准。在循证观察的基础上,评估护理的效果,将最佳措施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情况、康复和预防教育等。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对进行分类,以心率表、心肺功能测试作为心脏康复的依据,在运动时呼吸困难监测和促生命体征;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做好患者的饮食管理,同时做好血压和体重控制。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减轻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估,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存在一些便秘,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严重时会引起焦虑和烦躁等,降低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导致治疗失败。一些心血管内科患者存在失眠,可能与医院环境以及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有关,导致过度的心理压力。对于一些必要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一些患者心血管内膜受损,血流量减少。主要原因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与长期卧床以及患者活动减少有关,增加了患者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基于输液反应与药物潜在的副作用有关,还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如果大量静脉滴注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荷,也会导致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1]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精力、情绪、社交能力、心理健康等,同时采用三级标准。

1.4统计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评估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其身体功能、健康、精力、情绪和心理健康的证据,对于循证组患者的评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2]


表1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

身体功能

总体健康

精力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循证组

140

89.31

90.42

91.96

90.82

89.53

常规组

140

77.22

78.59

78.69

80.31

78.32

t


12.51

11.62

12.64

10.29

10.78

p


0.00

0.00

0.00

0.00

0.00

经数据分析,循证组患者满意134例,常规组124例,对于循证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所示。

表2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循证组

140

85

50

5

135

常规组

140

65

60

15

125

X2





6.24

p





0.039

3讨论

基于临床护理的创新,循证护理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科学数据为心血管内科患者提供可靠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医疗工作提供基础,也可以增加对护理的认可度。护理研究大多遵循护理问卷,以随机研究作为检验临床护理方案的主要依据。运用护理研究指导实际工作,并检验实践成果。在循证应用中,从经验性护理转变为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思考和护理。护理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提高护士基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判断、观察、研究、学习和知识获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应用循证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提出相关问题并查阅大量文献,这对护理人员顾能力和事件分析总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以确保良好的使用循证护理的影响。对循证组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表明循证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循证护理的角度出发,总结证据形成总证据。证据来自护理评估、康复和预防教育方面,结合临床患者的情况。循证护理侧重于节约资源的最终影响评估,促进传统护理向科学护理的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提高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本研究中,基于数据的分析,循证组患者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应用,更注重最终的护理结局,同时也更注重护理的细节。因此,以证据为基础制定必要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措施,以患者为核心贯穿护理过程。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左蕾,杜雪红.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1,22(07):105-107.

[2]张伟萍.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临床中的应用现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7):196+198.

[3]叶芹.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