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程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心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程度探究

旷争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BPRS和IRP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心理干预运用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干预;康复

老年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其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精神挫折、社会、性格以及自身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当前普遍认为心理创伤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1]。当前在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其心理比较脆弱,往往面临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所以加强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心理干预运用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程8个月-6年,平均(3.3±1.5)年,年龄63-90岁,平均(76.2±9.6)岁,其中20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9个月-7年,平均(3.4±1.6)年,年龄64-91岁,平均(76.3±9.7)岁,其中19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两组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加强病房巡视,对患者的身体行为表现和精神状态进行观察;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服药的重要性,监督患者每日服药,在服药后,对患者的舌根部、手心等位置进行检查,预防患者藏药;定时打扫病房卫生,保持空气流通,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再联合运用心理护理:(1)由于患者内心孤独、敏感,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其内心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尊重和理解患者,获得患者的认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2)心理暗示。告知家属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调整自身心态,正视病情,并且多给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请一些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不断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对消极心态进行调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3)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期间,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得到改善,并且可以组织一些病友交流活动,提高患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1)IRPOS评分,总分为0-144分,得分越高,则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越严重;(2)BPRS评分,总分为18-126分,得分与病情呈正比关系[2];(3)护理满意度,有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三个等级可供选择。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和X2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PRS和IRPOS评分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1 两组IRPOSBPR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IRPOS评分

BPRS评分

对照组(n=43)

28.85±9.11

34.56±3.22

观察组(n=43)

19.12±6.45

18.24±4.35

t值

6.498

9.112

P值

<0.05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43)

18(41.86)

15(34.88)

10(23.26)

33(76.73)

观察组(n=43)

30(69.77)

11(25.58)

2(4.65)

41(95.35)

X2




10.545

P值




<0.05

    1.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研究发现,因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再加上治疗环境密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愿意与人进行交流,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3]。在心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从语言上给予患者鼓励,能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并且家属多关心患者,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积极配合治疗[4]。同时,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对患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及时对患者消极、错误的观念进行纠正,正确认识自身病情,积极树立面对生活的勇气,尽早回归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5]

    综上所述,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运用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控制病情进展,使患者的症状减轻,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宇,王书友,陈霞,等. 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271-274.

    [2] 李萍,李雪艳,刘静.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5):41-42.

    [3] 窦思云.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J]. 特别健康,2021(14):218.

    [4] 欧华为.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 医药前沿,2014(12):311-312.

    [5] 吕晓晶. 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J]. 健康之友,2020(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