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中医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中医治疗进展

王壮维 1 ,孙晶 2 通讯作者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宫颈癌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现居妇产科恶性肿瘤第二位,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以下简称HR-HPV)持续感染是目前已知的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如何清除HR-HPV病毒至关重要。笔者对HR-HPV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从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字:HR-HPV感染,病因病机,临床治疗

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双链闭环小DNA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种属特性选择性[1],主要侵犯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以及宫颈转化区的化生细胞,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2]。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患者都能发现高危型HPV感染。目前已知的HPV共有160多个型别,其中40余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根据生物学特征和致癌潜能,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分为高危型、疑似高危型和低危型[3]。高危型主要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高级别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有关,低危型主要与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泌尿生殖系统疣、复发性呼吸道息肉有关[4]。研究表明大多数性活跃期女性在一生中都会感染一次HPV,感染高峰年龄在18-28岁,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大部分感染者会由机体免疫系统自行清除感染源,感染时间较短,多在8-10个月之内会自行转阴,其中只有10%-15%的患者不能有效清除[5],进而形成持续感染,约有1%会进展成为宫颈癌。针对HPV病毒持续感染的机理,相关学者认为是病毒的免疫逃逸,一方面病毒在感染机体后在上皮细胞内合成颗粒分子,从而使其处于不能被细胞溶解酶溶解的状态,而减少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HPV感染机体后擅长将自己基因进行整合,整合到宿主基因中,而合成相关蛋白,如L1、E7蛋白,从而使相关蛋白既能表达又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

2.病因病机

2.1正气不足

《黄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机体抵御外邪及清除邪气的功能,机体正气充足,则不易感邪或可及时清除邪气,正气亏虚,则邪气留恋,难以及时清除,故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现代医学中免疫系统主要有防御、自稳与监视三大功能,这与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正气一词颇为相近。且HPV病毒感染机体后又通过相应的免疫逃逸作用而形成持续感染,若机体免疫力减弱,则为病毒的持续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则《灵枢·评热论》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外邪侵袭日久,又会进一步侵袭人体,加重了正气的损伤程度。

2.2湿毒内侵

《景岳全书》妇人规一则记载“妇人阴中生疮,多由湿热下注,或七情郁火...其外证或生虫湿痒,或内窥肿烂疼痛,常流毒水...内证或为体倦内热,经候不调”。清代医家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载“夫带下俱是湿证”,本病之邪可既可由于久处潮湿之地自外而受,又可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湿邪内生。湿邪阻遏人体气机,气不得调达,则不能卫外、驱邪;湿性重浊而黏腻,病势多趋向下焦,则见带下量多,色或黄或白。

3.治疗方案

西医针对持续性HPV感染,针对其不同阶段,对于高级别的处理比较积极,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或环形电切等方法处理原发病灶,但术后仍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对于低级别的处理,常应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的干扰素等治疗,该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清除病毒感染的目的,临床常用干扰素为尤靖安,主要成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通过诱导细胞内产生具有酶活性的抗病毒免疫蛋白,间接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还具有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既往研究表明确有治疗作用,但是存在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耐受度低等不足。另外,随着HPV疫苗的研发,适龄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HPV感。

讨论

宫颈癌作为作为全球女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都具有极大的危害,而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故临床如何有效的清除HPV持续感染始终是热门话题,近年来,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逐步显现。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的认知,把握本病基础病因为正气不足,湿邪内侵,而致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而不得清除,针对相应病机,故予扶正气,健脾胃,祛湿邪,解湿毒等治疗方案,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栓剂及粉剂外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等中医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以“带下病”论治本病,中医药对于HPV感染不仅可以清除病原体,且多方向调整免疫功能,提升机体抗病毒能力,具有疗效优越,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文献多为国内研究,各家说法驳杂,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且中药成分的复杂,单味药药理难以解释复方的整体功效,期待进一步药理实验研究以指导临床,从而为HR-HPV感染提供特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春娇, 仲崇明.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易感因素的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29(19): 2421-2423.

[2] 李聪聪, 朱莉. 宫颈癌的病因及宫颈癌疫苗现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26(20): 3333-3336.

[3] 王华庆, 王岩, 王朝华, 等.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简版)[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9,9(06): 401-418.

[4]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简版)[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12): 1218-1219.

[5]李甜甜, 武丽, 吕霄, 等. 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况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35(18): 2862-2867.

王壮维(1996年3月27日),男,15802470308,硕士,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邮箱1242535495@qq.com

通讯作者:孙晶(1979年10月15日),女,主任医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sunjing790825@126.com,

通讯作者

孙晶,女,1979年10月15日

汉族,辽宁省大连市,博士学历

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邮编:110032

单位级别: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科室: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