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布局与结构的三个层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6-05-15
/ 1
★企业层面:着力于多元构建★资产层面:着力于战略集中★经济层面:着力于利益最高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企改革面对来自外部与内部、横向与纵向的多方面压力,已明显加快,出现了实质性的转折——转入到一个更加艰难但又更加逼近全胜终局的攻坚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国企改革的运行脉络越来越清晰,主要为两条:一是在宏观范畴内继续强力推进以存量为主的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在微观主体上稳健而又积极地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它未必要选择前苏东国家推行的全民配股的激进私有化模式,也不必停留在古典企业或私人大股东控股的业主模式水平上)。这两者互为基础与背景,而相形之下,前者更具有涵盖面和概括性。由于宏观范畴的战略性调整同样也不可能脱离企业微观主体的市场进退变化以及资产消长变化等,因此,从布局与结构的角度来看,所谓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事实上已在而且必将进一步从企业、资产与经济这三个相关层面着力展开,并抵达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直至全面实现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企业层面:着力于多元构建据有关资料,截至2004年8月底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由1998年的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按照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