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关于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要点分析

蒋磊

杭州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700

摘要:我国是雷电多发国家,雷电灾害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本文则从旅游景区的角度简述各类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雷电灾害防御的要点,并给出一些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范建议。

关键词: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要点

引言: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多起旅游景区雷击伤亡人员事件,但在一些旅游景区,一些常见的防雷措施无法有效展开,给游客安全、社会稳定以及景区形象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何有效提升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防御水平、有效进行旅游景区的雷电防护成为旅游业从业者和相关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概述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由于电压高、电流幅度大变化快,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高温冲击波、电磁场会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雷电袭击人体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雷击、接触雷击、旁侧闪络、跨步电压4种,每一种雷击方式都可能会造成人体的损伤,甚至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在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人都会在节假日旅游度假。地理因素的特殊性使得旅游风景区有更高的雷电活动频率,与此同时,地理因素的特殊性也使得很多一般防雷措施无法有效开展,导致旅游景区雷电灾害事故常有发生。雷电灾害可能发生在一年四季,因为我国夏季温湿气流旺盛,对流性天气较多,使得6、7、8月份更是雷电灾害的频发时段。

  1.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在对我国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不同景区在遭受雷电灾害时的自然特征,将我国的景区分为寺庙、文博馆、人造公园、森林公园、风景五类景区。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出现雷电灾害次数最多的景区为风景类景区。

  1. 风景类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在2010-2021年间,我国风景类景区共出现62次雷电灾害,其中山体类景区出现40次雷电灾害,水体类景区出现9次雷电灾害,其他类型风景景区出现13次雷电灾害,共造成15人死亡,82人受伤。

以索道为载体的雷击是风景类景区雷电灾害的最主要方式,在2010-2021年间,风景类景区共出现索道雷击事故21例,总占比33.87%。由于风景类景区占地广阔,为了方便游客观赏,很多旅游景区都会建造索道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观赏体验。索道的上车处和下车处一般位于丘陵、山坡、河岸边,而索道的支架、钢索等主体则多暴露于野外半空中,由于目的物体积较大,在雷电天气时遭受雷击的概率也较大。在21例索道雷击案例中,有2例对游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其他19例则是对索道本身造成了一定的损坏。索道的支架上配备有自动化监控系统,在索道受到雷击时,电磁脉冲会快速破坏脆弱的电子器件,对索道造成一定的损坏。

以微电子设备为载体的雷击事故也常有发生,在2010-2021年间,风景类景区共出现微电子设备雷击事故11例。微电子设备主要指电视、电话、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夏天时,风景类景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架空线路更多、空气对流更加强烈。

以建筑物为载体的雷击事故也是风景类景区的常见事故类型。在2010-2021年间,风景类景区共出现建筑物雷击事故8例。风景类景区中常有供游客休息的亭子,亭以柱为基底,四面无墙,在突发雷雨季节,游客们常常会进入亭中避雨,但很多旅游景区都没有为亭子安排一定的防雷措施,导致一些亭子在雷雨天气会因雷击而起火。

此外,风景类景区的雷击事故还有人身直接雷击、监控设备雷击、树木雷击等。

  1. 寺庙类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我国很多寺庙依山而建,且寺庙周围一般会存在湖泊、池塘等水体,这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寺庙更容易受到雷电灾害。在2010-2021年间,我国寺庙类景区共出现51次雷电灾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很多寺庙类景区都铺设了通信、安防、电路等硬件设备,为寺庙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这些硬件设备也增大了寺庙景区的雷电灾害概率。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寺庙类景区共出现14起电击事故,占比27.45%。以屋脊、挑檐、吻兽等突出建筑部位为载体的雷击事故也是寺庙类景区的常见事故类型,突出建筑部位雷击事故共发生12起,占比23.53%。另外,寺庙类景区的雷电灾害还有高塔雷击、人身直接雷击、树木雷击等。

  1. 人工公园类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景区来说,人工类公园更靠近于人们的生活区,对人们的出行要求较低,百姓们可以在白天游玩,也可以在晚间散步放松。在雷雨天气时,其他类型的景区可能会拒绝游客参观,而人工类公园一般服务人员较少,也很少限制游客在雷雨天气进入景区。人工类公园景区的自由性、生活化等特点使得雷电灾害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在2010-2021年间,人工公园景区类共发生雷击事故43例,其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有18例,占比41.86%。由于公园类的供电设备、监控照明设备较为分散,线路分布广泛,在雷电天气时,供电设备、监控照明设备也更容易受到雷电侵扰。此外,人工类景区的雷电灾害还有树木雷击、建筑物雷击等。

  1. 文博馆类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在2010-2021年间,共发生12起文博馆类雷电灾害,大多数文博馆都是现代建筑,一般都配备有完善的雷电防护设备,在12起文博馆类雷电灾害中,有10起雷电灾害为微电子设备雷击灾害。

  1. 森林公园类景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森林公园景区一般面积较大,栽种有大量的树木,且地理位置多处于山区附近。2010-2021年间,森林公园类景区共出现12起雷电灾害,其中有9起案例为树木雷击,且有3起案例引起了森林火灾。对于森林公园类景区来说,园内的一些古树古木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因此如何防护树木雷击及其引发的森林火灾是森林公园类景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旅游景区防范雷电灾害的优化建议

  1. 培养百姓的雷电灾害防护意识

雷电灾害虽是自然意外,但如果人人都能具有良好的雷电灾害防护意识,那么雷电灾害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就会大幅降低。我国的旅游局可以带领各个容易发生雷电灾害的旅游景点一起进行雷电灾害预防宣传,培养老百姓雷电灾害防范意识。在长途旅游前,游客应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天气状况,尽量避免雷雨天气出行。在旅游中,如果碰上突发雷电天气,应该尽快回到酒店。如果距离酒店较远,则应该尽快找到安全的建筑物,进入建筑物内避雨避雷,不宜进行室外活动。如果附近没有可以躲避的建筑物,则游客应当及时摘掉首饰、眼镜等金属物,降低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频率,降低引雷概率;不宜奔跑,应缩小脚步避免跨步电压;由于水体导电率较高,因此如果突发雷雨天气,水上游客应尽快上岸。

  1. 完善景区防雷装置体系

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给现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景区,而很多历史悠久的景区没有配备相应的防雷设备。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天气增多,为了避免雷电事故,景区就应该完善防雷装置设备。景区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景区雷电风险评估,对景区进行防雷规划,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防雷标准购买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还可以在雷电多发位置挂上雷电防护警示牌。

总结:为了避免雷电灾害给我国的旅游业及百姓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就要分析雷电灾害的特征,并通过一些雷电灾害预防措施尽量避免雷电灾害事故。本文在对各种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的特征进行简述后,提出可以通过培养百姓雷电灾害防护意识、完善景区防雷装置体系等方式降低雷电灾害的危害,提高旅游景区的安全水平,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娇,石祥南,蔡河章,王思娜,马秀玉.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分析[J]. 海峡科学,2021,(09):42-45.

[2]杨晓云,王佩,陈军,钟亦侠,李迎鑫,房赟,王超琪. 郴州旅游景区雷击风险分析及雷电预警[J]. 湘南学院学报,2018,39(05):20-24.

[3]陈青娇,李公森. 旅游景区雷灾分析及防雷建议[A]. 中国气象学会.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8: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