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的悲歌——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封建时代的悲歌——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解亚妮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王村镇上官小学 713312

摘要:鲁迅,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把毕生的

精力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化事业和现代文学事业。特别是他的小说

创作中以农民为题材的占有重要的位置,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都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上的危机,意识上的茫然,语言表达上的朴

讷,性格上的被扭曲。因此,又都是悲剧性的形象。悲剧最能憾人心

弦,并起到震醒民众的作用。通过悲悯的人物形象,对国民精神奴

役和心灵创伤的揭露;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揭示现代中国

人的灵魂,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意在达到唤醒群众,更新观念,振兴民族。更重要的是,鲁迅的

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的“爱”表现,是这种真挚情

感的流露。

前言:鲁迅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和历史血肉

相连的深度,以“立人”为中心,着眼于“国民灵魂”的改造,

开掘深,立意新。他的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明

天》中倍受亡夫丧子之痛折磨,对生活彻底丧失信心的单四嫂子;《祝福》中惨遭封建精神折磨,最后在有钱人的祝福声中凄凉死去的祥林嫂;《故乡》中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然而艰苦挣扎几十年,最终却被旧社会揉搓成木偶人的闰土;《阿 Q正传》中横遭压迫侮辱,欲爱不成,欲活不能,而且连“革命”也不准加入,最后却蒙冤下狱,惨遭冤杀的阿 Q等,无一不是被压榨、欺凌、蹂躏、虐杀的“小人物”。政治、经济、人格、精神等各方面的重压,扭曲了他们的心灵和良知,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贫穷,精神上的卑屈,思想上的迷醉,认识上的愚昧及相互间的互不关注与冷漠。鲁迅通过这些普通平凡的人事,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所熟悉的、甚至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已经有些麻木的生活,从而发现和体味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

一、愚昧麻木的农民形象

鲁迅了解农村更了解农民,鲁迅小说再现了旧中国农民的现状,反映了中国农民苦难的生活。启示人们勇敢地摧毁这个无情的社会,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情怀,道出一曲悲歌。《故乡》中,润土的形象给无数的读者生命的震动,引起对那个时代的反思。三十年前的一个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小“英雄”,而今完全变成了一个迟钝以至于麻木的木偶人了。因为苛捐杂税太多,剥削太重。说不明来龙去脉的苦,只是往肚子里咽。“多子,饥荒,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深沉的感叹,就把压在润土身上的大山全包容了,封建等级观念和迷信思想,造成润土精神上的麻木与落后少年时与“我”友好相处,有着深厚感情,并亲热地叫“我”为“迅哥儿”的润土,在二十年后却十分隔膜起来,十分木纳而且沉默:通过人物描写,表现鲁迅对农民的一种迫切希望,希望他们从政治,经济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向着一种新的,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去寻找幸福。”①把这种深厚的情感全都倾注到他的小说创作中。《故乡》中老实忠厚的闰土,年复一年地在土地的死亡战线上挣扎着。被压榨得说不出话来,变成了木然毫无表情的“石像”。如果说闰土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活,那么阿 Q 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阿 Q,是一个深受封建制度压追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破产农民典型。鲁迅指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人民群众的命运极为悲惨。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使阿Q在经济上没有独立的权力,而过着一种奴隶般的生活。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 Q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喜剧性情节的人物,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农民典型。封建等级观念使阿Q在精神上形成了麻木,落后的性格弱点。通过对润土和阿Q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形成农民麻木、健忘、自欺欺人的奴性性格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村社会的阶级矛盾。”②正是在与农民的亲近中形成深深的“爱”使他对中国农民有深入的了解,在描写农民困苦的同时,鲁迅还在探索着农民摆脱困境的道路。“爱之深,责之切”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土,也深爱着农民,所以他狠狠地鞭挞农民的弱点,唤醒他们起来斗争。

二、苦难受害者的女性农民形象

鲁迅不仅描绘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虐杀,爱姑被夫权主义所残害鲁迅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妇女是受压迫,受歧视,没有社会地位的。而祥林嫂正是这样制度下的产物。夫权的镇压,悲剧人生的开始。祥林嫂被迫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也是很正常的事,在封建社会,娶一个媳妇就是娶一个劳动力。然而丈夫的去世,标志着他就像一件商品那样可以被自由转让,为了摆脱被人摆布的命运,于是逃到鲁镇去做工。然而夫权的强大势力,在人们心里已根深蒂固,没有人敢站出来阻止。儿子阿毛的诞生,使他的生活暂时有了依靠,然而命运又一次作弄,丧夫失子的痛苦,使她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在封建社会里,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了男人之后,是没有独立存在的权利的。族权使她没有立锥之地,接踵而来的就是大伯的收屋,赶她出门。求生的欲望使她第二次来到鲁镇帮工,她面对的是政权的强大打击,被视为“不详之物”,“伤风败俗”之类,不准参与祭祀,这对她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精神的彻底崩溃,使她变得有些失常。祥林嫂死于封建的阶级剥削与压迫,特别是封建精神枷锁的折磨。而好心同情她的柳妈和普通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在精神上摧残她的帮凶。她曾多次向人们诉说儿子被狼吃的经历,渐渐人们脸上也失却了刺激的关注。即当她虔诚地向佛教忏悔之后,鲁四老爷还是不她动祭器,于是一句关于魂灵有无的启发便展现于眼前:封建的卫道者势力只不过是一个杀人的幌子,几句咒骂的语言,就深刻的道出一个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掩藏着虚伪、冷酷、自私、残暴的本性。祥林嫂悲剧的深刻性表现在她想做奴隶而不得,更表现在封建的传统观念作为一把有形与无形的匕首对她的扼杀。“几千年的封建等级观念与制度,规定了人的大小、贵贱、上下,而妇女是处在这种制度的最下层的被人凌虐的受害者。

三、自私,冷漠的地主阶级农民形象

《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传统的观点认为鲁四老爷是一个自私,冷漠,封建卫道者;甚至被看做是逼死祥林嫂的刽子手。鲁四老爷在本文中到底是代表那个阶层?对祥林嫂的死要付多大的责任?要对文章进一步的剖析,从他的语言以及动作对他进行认识。在本文中,开篇作者描写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我”回到鲁镇后前往鲁四老爷家情景。整篇小说作者没有描写过鲁四老爷的外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从这段话中看得出,鲁四老爷具有旧社会普遍的传统老学究的摸样,表面上是斯文儒雅,又自命清高。祥林嫂首次到鲁家做工,中途被婆家劫走后,鲁四老爷说了第一个“可恶!然而……”。区区四个字,即道出了其冷酷、自私及以封建卫道士自居的性格内涵。由此可见,鲁四老爷的确是自私,冷漠,是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是一个缩影,只是我们批判封建文化的一个对象。鲁迅不仅“哀其不幸”,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怒其不争”,揭示他们的愚味与麻木,并着力地进行鞭挞,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

鲁迅文学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文学之祖,是基于人的觉醒和基于启蒙精神的展示。是对个性精神的肯定与民族自强的要求,是对国民愚昧状态的深刻揭露与沉痛反思,是对压迫群众的真挚关怀以及对个性主义、个性解放的深切呼唤。作为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界之战士,他用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把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的小说,既不同于外国的,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光辉灿烂的文学业绩,奠定了他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成为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语言大师,而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注释:

① 鲁迅《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

@鲁迅《鲁迅书信》致董永舒,1933 年8 月 13 日

③茅盾《读<呐喊>》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01)

[2]鲁迅《呐喊》新华出版社[M]2002(01)

[3]葛松超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作家研究 2007(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