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潘柯西

中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宣恩分公司 湖北恩施 445500

摘要:公路路基涵洞工程具有综合性,不仅需要关注工期目标的达成,也需要加强工程质量控制,通过科学调控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在实践工作中,应明确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细化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有效保障公路路基涵洞工程顺利完工。

关键词:公路;路基涵洞;施工

1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1.1基坑开挖

针对横向填挖交界位置处的涵洞工程项目,建设时通常在填方一侧进行施工,应保证压实度,避免由于承载力不足引起的问题,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条件允许时,可利用冲击式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处理,保证路基自身的强度达到施工标准。尤其是在基坑开挖环节,应严格控制边坡坡度在1∶0.5,避免出现坡度太陡而引起基坑坍塌等问题。基坑上方开挖到换填底部后,需要提前预留出20~30cm左右的位置,为后续人工整平做基础。开挖到换填层底部位置后,应在合适位置处设置集水坑,将基坑中的积水排放到基坑外,同时,对开挖尺寸以及换填层地面高程等各环节进行检查,在基底换填处理之后,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将基础底面承载力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1.2涵洞基础处理

在涵洞基础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图纸操作,为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盖板涵洞稳定性,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提前预埋直径为16mm的连接钢筋。通常每隔15cm左右布置一排,与钢筋进行有效连接,以保证基础和墙身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实现有效预埋。科学制作钢模板,面板使用3~5mmQ235钢,边框以5.0mm的厚扁铁相互焊接而成,最大限度保证模板和支架安装时的质量。涵洞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每间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涵洞基础通常分为10节,可利用汽车泵浇筑等方式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在运输和振捣环节,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全面有序开展管理工作,以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

1.3涵身浇筑

涵洞墙身的加固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支架搭设和钢板固定的方式现浇,确保支架立柱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并对其加固,安装侧模板要避免出现位移或突出等问题,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必须严格检查,特别是检查具体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垂直度等。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结合相应的方向和顺序逐层逐班浇筑,每层在30cm范围之内。震动时要一边震动一边挪移,提出振动棒时要避免损害锚杆或钢筋模板等,拆模过程要动作缓慢,符合相应要求,避免产生比较大的震动。同时做好养护工作,使混凝土的表面能够保持在湿润的状态。

1.4盖板现浇

支立满堂式钢管支架确保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支架上铺设底模,使模板更加平整,符合相对应的要求,同时绑扎铁丝,提升结实度,保持间距匀称。养护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使混凝土润湿。

1.5涵洞台帽施工

涵洞工程项目的台帽施工主要是利用定型钢模,不可使用竹胶板,定型钢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标准要求进行制作,保证菱角线能够呈现出顺直的状态。将拉杆焊接在对应的墙身预留位置处,使涵洞墙身和台帽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避免墙身和台帽之间出现水平裂缝等问题。

1.6涵背两侧填筑

在涵洞防水层要切实有效地做好保护工作,使混凝土的强度满足既定标准,着重做好涵洞台背回填,确保涵洞两侧对称,与此同时要有效做好填筑工作,超过一米之后,用机械设备压实,每一层压实度要保持一致,不同层次的厚度都要检测,使其符合相对应的设计要求和质量规范,再上报到监理部门确认。合格之后再开展下一层的填筑工作,每一层的填筑厚度要维持在15cm。

1.7涵洞加固

  1. 工字钢框架结构加固。工字钢框架结构加固中,沿公路方向设置的纵向工字钢为承重受力主梁,承受涵洞结构恒载与活载,并将全部荷载传递给纵向工字钢之下的竖向工字钢上,最后传递给工字钢框架基础。在盖板下纵向增设工字钢框架支撑,在纵向工字钢下采用工字钢八字支撑进行加固,可将简支结构体系转化为连续结构,减少涵洞盖板承受的荷载内力。当涵洞跨径或承受荷载较大时,工字钢承担的压力会过大,有失稳的可能,斜撑工字钢增加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2. 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波纹钢板作为加固材料,将其嵌入既有涵洞下方,拱梁之间填充混凝土,从而形成加固体系,利用波纹钢板拱与拱上混凝土相互作用共同承担恒载与活载。波纹钢板与混凝土共同作用形成组合结构,可以把波纹钢板、混凝土与原涵洞形成一个整体承载结构,充分发挥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快速方便的优点,有效提高原涵洞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达到加固涵洞的目的。

2公路路基涵洞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人员施工,确保组建的队伍业务技能强、素质水平高,具有较强责任意识和丰富施工经验,能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控制要求。通过前期技术培训,并组织人员完成技术交底,可以进行施工管理责任划分,确保全员参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

2.2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1. 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在材料方面,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的水泥C3A含量不宜>8%,其他材料如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水、钢筋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从三部分进行检验:初检、生产检验和标准检验。加强材料标准化,强调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混合料及配合比。

  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制定配合比进行施工。强度标准差是反映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强度标准差越小,表明混凝土质量越稳定,说明混凝土的生产水平就高。根据相关操作可知,同一温度下混凝土抗拉强度越低,开裂的可能性越大,这不仅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关,还与变形有关,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约束关系,如果在初次凝固前先浇筑混凝土,则可以避免这一结果。同时要加强现场混凝土带模养护,竖向构件模板不得少于2套,并在拆模之后采用薄膜淋水继续养护控制强度标准差,使商混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等级。

2.3加大工程监督力度

公路路基涵洞工程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涉及环节较多,一旦一环出现问题,将给各部分施工带来影响。从质量和进度控制角度着手,监督人员应当强化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管理职能,针对机械设备使用、现场材料管理等各环节提出明确管理规范。在施工安全方面,可以针对气候灾害等情况制订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责任,将工程质量和进度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全方位监管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施工单位为追求进度或效益忽略施工质量,也能通过有效落实各项管理要求推动工程稳步建设,因此能使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易受违规作业、自然灾害、工艺不恰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无法按期完成,甚至出现质量不合格情况,使之无法顺利投入使用。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应加强对公路路基涵洞施工工艺控制,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从而为工程带来可观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超.既有铁路接长涵洞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175-177+211.

[2]许少龙.高速公路涵洞工程的盖板涵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1,(33):39-40.

[3]牟开.公路涵洞加固方案比选[J].山西交通科技,2021,(05):67-69+100.